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初探

【作者】 杨 星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三百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革的推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兴趣作为教学的入手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主去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进而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历史教学新模式。本篇文章主要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初中历史教学起到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对策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在初中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让他们用客观公平的态度去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历史教学的理念,不断地创新教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热情,弥补传统历史教学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重视度不够
  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是以成绩来界定的,存在着主课和副课区别,中考要考察的科目是主课,那么剩下学科就统一归属在副课内,历史成绩暂时不计入中考总分,因此初中历史就被归为副课,从学校到家长普遍不重视历史教学,这也就使得学生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历史课堂教学引不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导致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过于随性,经常在历史课堂上看一些课外书,或者是做主课作业,进而降低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教学观念过于落后
  虽然新课改革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但是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还没有转变教学落后的教学理念,历史教学采取的是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课堂的主体是教师,一节45分钟的历史课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十分的少,历史课堂教学的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地讲解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他们缺少主动学习历史的意愿,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完全来自于教师,缺乏自身的思考和探究,这样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进而导致历史教学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3、重教轻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教轻学现象,没有充分地尊重学生历史学习的主体地位。历史成绩虽然暂时不计入中考总分,但是历史考试仍然存在,大部分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历史考试中取得高分,将历史学习变成了记忆和背诵。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重点讲解历史考试要考察知识点,其他的内容则是一笔带过,这样学生就会认为学习历史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听不听讲无关重要,考试前突击背诵依然能取得好成绩。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是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历史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历史学习和记忆划上等号,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致使这门学科失去了本该拥有的魅力,学生错误的认为记忆是历史学习的全部,因此在历史学习的时候就不会去主动思考和分析历史,这样就不能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历史教学也就丧失了现实意义。历史教学不是为了教,而是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历史知识,让他们要学以致用,这样才能使得历史教学实现明智和借鉴的目的。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解决对策
  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历史教学中,和教师一起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积极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这样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进而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鉴,并且能学以致用。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字、图片、影像于一体的特点,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将历史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带给他们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这样学生就会有个性化的历史学习体验,进而会爱上历史课堂,历史教学中会更加投入和主动。在历史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资料和视频,然后将其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呈现出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还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这样他们就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时候会更加公正客观。
  初中学生普遍对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历史这门课程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历史教学的导入环节可以引入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会一下子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受到历史这门学科的魅力,进而会主动学习历史。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影视剧导入、历史小记者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增强师生互动
  初中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讲故事,而是要让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同时,让他们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才能使得历史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讲解完了一个历史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这样就能将他们的思维引入到更深层面,学生对历史人物和时间的认识也会变得深刻,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历史学习中的不足,进而有意识的去进行引导。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互动变多了,课堂氛围会更加活跃,学生对历史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会主动的去分析历史问题,并且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去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吸取历史经验的同时借鉴成功经验。另外,历史教学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为烈士扫墓等,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进而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至关重要,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识,还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态度,这样他们就会站在客观公平的角度去评判历史,以历史明智的同时,还能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这样就可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艳. 浅谈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J]. 赤子(上中旬), 2015(23):337-337.
  [2]陈修良.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J]. 新课程(中), 2016(9).
  [3]陈志雯.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 2(1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