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丁丽丽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九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当前在我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双重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了更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每位教师都在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而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为了高效的完成教学工作,开始利用“合作教学”的形式实施授课,让学生利用多人合作的方法研究语文知识,以此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并且在合作中锻炼小学生的不同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应用方式

  在小学阶段中,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是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语文的兴趣不是很强烈,同时他们也无法快速理解语文知识和课文,影响了小学生自身的发展,而教师采用“合作教学”法来授课,学生可以在多人合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小学生更为轻松自由的学习,并发散他们的思维,帮助学生可以更为高效的学习语文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虽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高效的降低语文难度导致,教师缺少相应的手段,使得学生的学习依然比较复杂困难,导致了小学生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现在我国信息化产业非常的发达,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运用感到信息化工具,不断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效率,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实施授课,让学生既能够更快的理解语文知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在进行正式授课之前,教师需要根据课本当中的知识点和课文内容为学生制作或者下载相应的图像和视频内容,而当具体教学时,教师要用多媒体播放器将准备好的课件呈现到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多媒体中丰富立体的图像能够有效降低语文内容的难度,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语文知识点和课文的内容,同时在结合问题讨论时,能够利用课件中的内容来发散思维,并在多人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思考角度,使小学生既能够高效的掌握语文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成长。
  例如教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收集真实的“春节”影像,将各地的民俗习惯以及春节特点以视频的方式保存下来,而在上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准备好的“春节”视频,并让学生结合视频来展开探讨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能在视频和多人合作的帮助下,先对文章和知识点有一个大致了解,而后教师在展开详细的授课,这样学生能够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通过情境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合作的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他们喜好更加具有活力的事情,而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大多数都是围绕语文知识点本身展开授课,这样的模式过于单调,小学生体会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使得小学生无法专心投入到语文研究中,降低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效率,同时也影响了语文教师的授课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安排更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活动”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情境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依靠多人合作的形式,表演出语文课本当中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将学生分组之后,先要对课文展开讲解,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课文中的所有人物和故事大概,而后让学生在多人小组当中,更加教师的讲解以及自身的理解将课文以表演的形式具现化,这样小学生在表演活动的带动下,能够更为主动的研究课文,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其次,在实际表演中,学生通过多人合作交流,能够对文章展开进一步的理解,在相互探讨和亲身演绎中,有效加深了对语文知识和中心思想的认知,并且不断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此让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同步提升。
  例如教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先在课堂中将课文的内容以及人物挑选出来,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当中根据教师的讲解来排练,而后让学生来到课堂前展开表演活动,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实践当中能够亲自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了解文中人物的伟大,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同时通过亲自表演,学生将全面锻炼自身的不同能力,让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综合能力和思想品质同步提升。
  三、教师围绕学生合作学习结果展开针对教学
  在实际授课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完全靠个人能力来学习知识,如果单纯的让学生完全自主的研究语文内容,那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无法学习到正确的语文知识点,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还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每节课的最后,针对学生合作当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性的教学。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合作的时候展开认真仔细的观察,要时刻注意学生讨论的过程,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比较激烈的讨论现象时,要及时的询问具体原因,并进行记录,同时还要观察每一个小组在具体的合作讨论环节时的效率,要观察是否有学生没有融入到小组当中,而当学生结束合作讨论后,教师先要让学生自主发言,不仅要回答语文问题的答案,同时还要提出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后教师在将所有问题汇总后,进行最终的总结性针对教学,这样教师授课的内容将完全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可以高效的找到自身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以此使教师开展“探究合作”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
  例如教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时,文言文的难度比较大,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当中进行自学,同时要求学生统计在合作当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在探讨之后,教师要安排学生自主进行翻译,同时汇总学生的问题,最后教师针对文言文本身以及学生之间的实际问题来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文章的全部内容,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
  结束语
  总之,探讨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师要积极在课堂中开展合作教学,同时改变授课的具体模式,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实践的方式来让学生高效的在小组当中进行多人合作学习,以此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并锻炼他们不同的能力,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使小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于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探讨[J].散文百家,2021(17):134-135.
  [2]蒋永景.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