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语文加强学法指导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陈克春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加强学法指导是语文作为奠基教育学科的重要要求,也是“去应试化”的现实需求。因此,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要加强学法渗透指导。
  【关键词】 初中语文;学法指导;加强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的话,他解释道:“教者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能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应更多地体现为授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教师教给的方法、技巧下自主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发展学习能力。这是新课标倡导我们实践做的,要求我们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既要获得语文素养的培养,更要应以现有素养为基础进行再学习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法指导呢?我谈谈实践体会。
  一、语文教学加强学法指导的意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了授予方法比讲解知识更重要。而我们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更能道出加强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学法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旧的知识信息储存于人的记忆中,人们在接受新的知识信息时,可借助于原有的信息储存,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系统,这种学法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就能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二)加强学法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激增,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就必须增强“会学”的能力。语文作为各种信息基本载体的工具学科,从广义上说,学生学习语文的途径不仅在课堂上,还可在生活中习得。因此,语文教学就不应囿于使学生“学会”课本的知识,而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他们善于从生活的各种信息中获取、运用知识。
  (三)加强学法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信。正确的学法指导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往往较多地研究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却忽视了研究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而没有情感基础的学习,是不可能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也不可能把知识内化为智能。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以切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以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着眼点,使学生知道那个活动的目的和根据,从而激活了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去获取成功的动机,并让他们在初步的学习成功中体验凭能力实现自我的成功感,从而激发起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期望。这样,学生的“情”和“知”就会在语文学习中结合起来,形成刻苦认真,不畏困难,探求真知的良好的学习心理。
  二、语文教学加强学法指导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培养能力的第一步,也是加强学法指导的重点所在。我们可想,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他们不想学习,即使有方法,也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所以,我们加强学法指导的起步内容就是要激趣,使兴趣成为他们学习内驱力,推动他们去学习。在教学中,可经常渗透些自学成才的名人事例,如李存葆仅初中毕业,但通过自己的刻苦自学,写出了催人泪下的《高山下的花环》等一部部佳作;也可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多让学生带着题目进行野外“采风”、现场“素描”,及时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确实把学生带入情境,体察情境,使其有所感,动其情,写作兴趣不断增强。这样学语文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起来。
  (二)明确学法指导内容。我们常说加强学法指导,在实践中,我们到底从哪些地方进行指导,才能让学生获得有效地学习方法。我认为,只有需要学生学的,而学生现目前又没有好的方法的地方都应加强学法指导,这种方法最好不要“明示”,而是导在其中,让学生边实践边感悟,从这样获得的方法,比直接授予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印象深刻。针对语文学科,我们常在这些方面加强指导:一是背景分析上指导、二是阅读思路上指导、三是知识迁移上指导、四是语境分析指导、五是写作方法上指导,六是积累运用上指导。除了这些地方应加强指导外,我们还应注重方法上的指导,如演绎推理法、类比法、求异思维法、循环的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系统思维法……这些方法的指导和应用,都要依据本学科的具体教学情况来参照执行。而学生对各种学习方法的熟练掌握离不开长期进行的使用性训练。为此,对于学法进行指导乃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绝不可以指望着“一蹴而就”。
  (三)因人而异开展指导。人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不能“一刀切”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中都应因人而异的指导,从学法上帮助他们解决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与其它学法指导相比较,因人而异的学法指导更具针对性,因而也更切合不同层次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在进行这一指导时教师对学生的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善于观察适时探询,以期不失时机地指导;对其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的及时在课堂上提出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
  总之,加强学法指导是语文作为奠基教育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去应试化”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要重视学法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落实,把方法教学渗透其中,让学生既长知识,又添方法。确切地说,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各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同时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我们要把学法指导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王敬晴,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课堂内外,2019年。
  [2]费春城,初中语文学法指导中的重点探析[J].科普童话,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