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个性化作业才能满足学生语文学习需求

【作者】 郑 华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铺芽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双减”下语文作业切忌“一刀切”。要使作业这个教学延续能提效提质就必须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使其满足学生个性化语文学习需求,从而在“两个充分”前提下使作业功能全而惠及学生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

  太凡作业,不论是哪个学科还是哪种形式,如果没有在个性化设计上作文章,那这样的作业就不会得到众多学生认可。原因就在于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不可能都有相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不管是课堂练习作业还是课外的家庭作业都要体现这种理念落实这种行为。要知道,作业并不是独立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添加”,而是教学上的延续,是课内领课外的拓展。在这个拓展的育人平台上其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巩固知识和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鉴于这样重要目的,我们的作业一定要结合所教内容和实际学情以及作业空间认真考究,尽可能使作业功能充分发挥,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这样,两个“充分发挥”成就我们预期。这就是我们设计个性化作业的“别有用心”。
  一、作业形式需要创新优化
  每个人都有求知欲和好奇心,尤其是小学生。假如我们的作业每天都是一模一样的“抄抄写写”,或大体相同的“读读背背”,久而久之,同学就会生腻而且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希望,好奇心也会逐渐消退,只能一遍遍的做着自己的功课,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调整作业方式,做到创新优化,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能力等多种个性方面的需求,赢得他们的“乐其作”。
  (一)合作式作业。独学而无友。过于注重自主学习容易造成“独学”,长期独立又容易步入“孤陋则寡闻”的窘境。这对处于竞争激烈下的人来说是不能这样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需要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也应有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担当意识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因此,我们设计合作式作业,也正体现了这一点,其旨在让每位儿童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并在其中扮演多种角色,获得多种发展。这是传统独立自主做作业所不能实现的,实现了育人宽度上的扩展,是一种增质的实践。例如,节假日中安排的作业就要尽可能地体现合作性,让同一小区或社区的同学合作,完全合作式作业。
  (二)表演式作业。对于情节性强的课文,我们在所教的当天或前一天我们就可以设计这种作业,要求学生三三两两组合,化课文为剧本,仔细研读内容,揣摩人物角色形象,各自设身处地去扮演相关角色。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角色扮演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认识,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记忆文本、创新文本。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在情景中出现来表演。这种表演虽以语言剧居多,但可以让同学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理解。这样的演出不但可以快速的将抽象的课本内容呈现出来,而且可以让其他学生快速地进行领悟。当学生演得越是逼真,听众的学生都会看得越是开心,甚至当起了评委,对扮演者进行评价。这实际上是对教材的“二次创作”。
  二、丰富作业内容
  如果天天做功课,时间一长,就会让同学们失去学习语文的热情,有的同学不仅会对功课不感兴趣甚至连江语文老师都不想看到。如果只是机械重复,那就太没有趣味了。曾经我们看到很多学生第二天上学没有作业,原因就在于他们感受不到这种“一刀切”作业的趣味性,也不符合他们需求。所以,要实现个性化的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作业内容的变革和创新入手,丰富内容,增强新颖性,激发他们的作业热情,使作业成为学生需求中的一种,从而调动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主体作用去完成。在这些年语文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研究中我发现,真正能满足学生需求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去完成的作业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除了形式上满足新、奇、活、趣之外,在内容上一定具有生活性、情境性、合作性。特别是生活性,这是所有学生都面临的共性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在作业内容设计上一定要结合学生经历的生活来进行,如让学生调查社区宣传时间、更新频率、宣传内容以及社区人们对此的反响等。而是现实中我们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所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抄写生字或背读诗文。这样的作业不是不可以,只是内容过于单一,使人容易生腻。而且,研究发现,过于重复性的工作并不能使主体作用发挥,反而还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在作业内容设计我们倡导内容要丰富,听说读写画都可以设计进去,而且各途径可配合进行。如学习了古诗之后,可以改传统抄写为画诗配解说的方式进行语文作业,也可以要求学生配乐朗诵,诗文拓写等。至于学生选哪种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去选择实践方式。这样更符合学生个性化作业需要。
  当然,关于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还要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创新或者优化,但总的来说更需要使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能满足学生语文学习需求。只有这样的作业不管课内的还是课外的作业才会得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支持。随着“双减”推进,作业改革迫在眉睫。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坚信只有精心设计下的作业才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才是一种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的有效方法。落实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不断地进行作业方式的改革,使作业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能力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林芳,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研究[J].教育学文摘,2019年。
  [2]李冰竹,“双减”下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探略[J].素质教育,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