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作者】 张 欢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孔迩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正如小学侧重听说,中学更多是发展读写。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更侧重于听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农村小学,英语起步晚,教师更侧重于单词与对话的教学,阅读课往往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但是学生到了高年级如只是听说,学习能力发展不快。
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相对匮乏,而英语需要大量地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接触英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阅读。所以,只有在小学阶段培养包括阅读在内的各种技能,才能适应上中学后英语进一步的学习。因此,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就不应忽视一项重要能力的培养――阅读。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英语课标语言技能中的一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英语中高年级教学应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阅读是学生语言学习发展的重要环节。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应从小培养。教师应认真剖析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质内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身水平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让小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学会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一、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小学生阅读效率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其本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取决于其认知机制与参与程度。小学生词汇量少,语感能力不成熟,缺乏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且他们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不同,以及背景知识不同,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小学生的有效英语阅读。
二、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教师可利用丰富生动的阅读材料背景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用故事、笑话、游戏等进行导入,促使学生迅速进入高效阅读状态。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关歌曲、电视、录像等特殊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采用图片、录像等辅助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现阅读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去阅读文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并能让学生准确感知的阅读材料
在不同的英语阅读教学阶段,有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和阅读教学内容。同样,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来安排不同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应因校而异、因生而异。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可源自多种渠道,但必须要符合学生的阅读程度,应明确阅读要求,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而定。如:对一些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只要求学生能够看懂英语阅读材料其中10%至15%的内容,之后再逐渐增加阅读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较弱,且自学能力还未养成,教师必须手把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随着学生英语基础的提高和对阅读方法策略的掌握,再逐渐放手。高年级的学生已有写的能力,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就所学内容进行拓展训练,可在阅读后进行一些口头、笔头相结合的训练,如:复述、表演、重编、续写或改写短文,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指导
在小学于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阅读策略指导。
1、师生互动策略
这种策略比较适合在低、中年级的小学生中使用,教师通过表演、讲故事、录像、实物或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导入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水果”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图片和实物及录像并结合自身动作展开教学,这便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老师的动作动起来。之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布置明确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组内阅读训练,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能够在交流中评估自己的阅读水平,从中了解自身的不足,还能总结和巩固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2、自主开放策略
有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技巧,因此,可在高年级使用以课外读物为主的阅读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寻找切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课外读物,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阅读,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要让学生去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要让学生去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要让学生去想……努力做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并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其成为自主的阅读者
教师应在学生阅读后,引导学生检查评估阅读质量。如果是合作式阅读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学生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在完成閱读任务后,学生交流各自的认识和感想,在自我评估中互相评估。在这种评估中,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阅读成果或缺憾,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方法方式,以达到阅读目标,能够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在阅读后把短文内容通过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如:角色表演或朗诵等,帮助学生整体掌握和运用阅读材料,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的语言,再将语言加工输出,这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阅读能力转化的一种升华,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使其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能够为其自主阅读和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单靠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并不断探索。因此,教师有必要探讨与研究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我们应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一个人的阅读速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因而教师应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阅读的能力,并不断探索和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及策略,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提供更好、更有效的阅读舞台,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相对匮乏,而英语需要大量地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接触英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阅读。所以,只有在小学阶段培养包括阅读在内的各种技能,才能适应上中学后英语进一步的学习。因此,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就不应忽视一项重要能力的培养――阅读。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英语课标语言技能中的一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英语中高年级教学应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阅读是学生语言学习发展的重要环节。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应从小培养。教师应认真剖析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质内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身水平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让小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学会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一、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小学生阅读效率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其本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取决于其认知机制与参与程度。小学生词汇量少,语感能力不成熟,缺乏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且他们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不同,以及背景知识不同,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小学生的有效英语阅读。
二、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教师可利用丰富生动的阅读材料背景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用故事、笑话、游戏等进行导入,促使学生迅速进入高效阅读状态。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关歌曲、电视、录像等特殊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采用图片、录像等辅助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现阅读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去阅读文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并能让学生准确感知的阅读材料
在不同的英语阅读教学阶段,有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和阅读教学内容。同样,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来安排不同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应因校而异、因生而异。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可源自多种渠道,但必须要符合学生的阅读程度,应明确阅读要求,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而定。如:对一些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只要求学生能够看懂英语阅读材料其中10%至15%的内容,之后再逐渐增加阅读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较弱,且自学能力还未养成,教师必须手把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随着学生英语基础的提高和对阅读方法策略的掌握,再逐渐放手。高年级的学生已有写的能力,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就所学内容进行拓展训练,可在阅读后进行一些口头、笔头相结合的训练,如:复述、表演、重编、续写或改写短文,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指导
在小学于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阅读策略指导。
1、师生互动策略
这种策略比较适合在低、中年级的小学生中使用,教师通过表演、讲故事、录像、实物或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导入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水果”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图片和实物及录像并结合自身动作展开教学,这便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老师的动作动起来。之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布置明确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组内阅读训练,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能够在交流中评估自己的阅读水平,从中了解自身的不足,还能总结和巩固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2、自主开放策略
有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技巧,因此,可在高年级使用以课外读物为主的阅读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寻找切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课外读物,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阅读,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要让学生去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要让学生去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要让学生去想……努力做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并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其成为自主的阅读者
教师应在学生阅读后,引导学生检查评估阅读质量。如果是合作式阅读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学生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在完成閱读任务后,学生交流各自的认识和感想,在自我评估中互相评估。在这种评估中,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阅读成果或缺憾,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方法方式,以达到阅读目标,能够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在阅读后把短文内容通过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如:角色表演或朗诵等,帮助学生整体掌握和运用阅读材料,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的语言,再将语言加工输出,这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阅读能力转化的一种升华,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使其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能够为其自主阅读和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单靠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并不断探索。因此,教师有必要探讨与研究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我们应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一个人的阅读速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因而教师应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阅读的能力,并不断探索和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及策略,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提供更好、更有效的阅读舞台,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