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面临的挑战
【作者】 赵文君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教学方式、模式、理念等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与我国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乃至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都存着极大的不同之处。这其实就是英语教学的阶段性特征。理论上要求英语教师应当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英语的教学阶段更容易、更应该得到充分发挥。转变学生的课堂角色,也是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注意到的。具体分析如下所述。
一、小学英语阶段特征分析
(一)更加注重英语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看,在我国当前教育的整个体系里,小学英语可以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开始和启蒙。在此期间的英语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要注重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并且要帮助和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极高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将来长远的英语学习提供充沛的前提条件。我们知道,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一定会涉及字母、音标、基础词汇以及日常用语等方面的内容。那么,通过这些较为简单的英语内容板块的接受和学习,学生容易循序渐进、渐入佳境,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开个好头。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基础的夯实是至关重要的。
(二)内容大众化
因为考虑到小学生基本上都还是低龄儿童,他们的知识接受水平和实际应用的日常需要是优化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目前教育系统中最为基础、最为低端的学校教育板块。相比较中学生而言,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的接受、消化能力大多还只是处于发育的起步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还是处于比较弱的状态下。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必须要非常简单,趋向大众化与普通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英语学习中会涉及日常用语如打招呼、请求、感谢等,如此这般贴近学生生活,更有情景性,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英语学习与学生实际需要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是学有所用,而不是空中楼阁的抽象理论,从而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小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形势下,小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其一就是,小学英语的师资队伍水平和分布方面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本人对当下小学英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很多小学的英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还达不到理想水准。而某些较为落后和贫困的地区对小学英语的学习远远不够重视,甚至直接忽视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很多小学英语教师本身并非英语专业出身,这就直接导致了其不够专业。这些教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都认识得不够深刻,没有很好地掌握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二就是,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学习与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的衔接工作没有做到位。我国目前的小学英语教育更关注的是学生英语语言的听和说两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读和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则关注度不够。恰恰相反的是,初中英语则更加侧重的是学生英语的读写能力。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后,无法适应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而显得无所适从。在这种条件的影响下,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基础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不断退化,从而极易沦为“哑巴英语”的境地。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致使英语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其初中阶段的英语成绩也会随之下降。这同时也是我国目前英语教育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师资力量
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部门应当要给予小学英语教学以充分的重视。积极为当地小学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本领过硬的英语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英语学习,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针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应当为师资力量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吸引更多的优秀且专业的英语教师,投入当地的小学教育事业之中。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的配合,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策略以吸引人才。另外,小学英语教师自身还应当不断与时俱进,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摆脱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窠臼,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的课堂氛围。
(二)加强衔接工作
教育部门有过规定,学校在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时,必须要充分关注到学生未来学习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学习来说,更加要增强对初一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关联性。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要随着小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而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调整。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帮助小学生平稳过渡到初中英语学习思维和模式中来。这样在学生真正进入到初中以后,就会很容易融入初中英语的学习,不再手足无措了。当然,英语教师也不能一味地、生硬地将学生置于初中英语的语境里面,而应该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特点,借用初中英语学习的方法,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英语的语用能力。
(三)对学生实行激励性教育
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都应该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尤其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让他们回答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加以夸奖,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又能让他们对英语产生更浓的兴趣。
总之,对于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生涯来说,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关系着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和知识的储备和夯实,还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未来的英语学习产生着最初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认清小学英语教学的阶段性特点,明辨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和调整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应对一切难题。
一、小学英语阶段特征分析
(一)更加注重英语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看,在我国当前教育的整个体系里,小学英语可以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开始和启蒙。在此期间的英语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要注重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并且要帮助和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极高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将来长远的英语学习提供充沛的前提条件。我们知道,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一定会涉及字母、音标、基础词汇以及日常用语等方面的内容。那么,通过这些较为简单的英语内容板块的接受和学习,学生容易循序渐进、渐入佳境,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开个好头。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基础的夯实是至关重要的。
(二)内容大众化
因为考虑到小学生基本上都还是低龄儿童,他们的知识接受水平和实际应用的日常需要是优化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目前教育系统中最为基础、最为低端的学校教育板块。相比较中学生而言,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的接受、消化能力大多还只是处于发育的起步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还是处于比较弱的状态下。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必须要非常简单,趋向大众化与普通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英语学习中会涉及日常用语如打招呼、请求、感谢等,如此这般贴近学生生活,更有情景性,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英语学习与学生实际需要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是学有所用,而不是空中楼阁的抽象理论,从而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小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形势下,小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其一就是,小学英语的师资队伍水平和分布方面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本人对当下小学英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很多小学的英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还达不到理想水准。而某些较为落后和贫困的地区对小学英语的学习远远不够重视,甚至直接忽视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很多小学英语教师本身并非英语专业出身,这就直接导致了其不够专业。这些教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都认识得不够深刻,没有很好地掌握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二就是,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学习与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的衔接工作没有做到位。我国目前的小学英语教育更关注的是学生英语语言的听和说两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读和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则关注度不够。恰恰相反的是,初中英语则更加侧重的是学生英语的读写能力。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后,无法适应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而显得无所适从。在这种条件的影响下,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基础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不断退化,从而极易沦为“哑巴英语”的境地。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致使英语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其初中阶段的英语成绩也会随之下降。这同时也是我国目前英语教育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师资力量
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部门应当要给予小学英语教学以充分的重视。积极为当地小学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本领过硬的英语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英语学习,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针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应当为师资力量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吸引更多的优秀且专业的英语教师,投入当地的小学教育事业之中。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的配合,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策略以吸引人才。另外,小学英语教师自身还应当不断与时俱进,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摆脱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窠臼,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的课堂氛围。
(二)加强衔接工作
教育部门有过规定,学校在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时,必须要充分关注到学生未来学习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学习来说,更加要增强对初一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关联性。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要随着小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而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调整。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帮助小学生平稳过渡到初中英语学习思维和模式中来。这样在学生真正进入到初中以后,就会很容易融入初中英语的学习,不再手足无措了。当然,英语教师也不能一味地、生硬地将学生置于初中英语的语境里面,而应该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特点,借用初中英语学习的方法,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英语的语用能力。
(三)对学生实行激励性教育
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都应该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尤其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让他们回答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加以夸奖,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又能让他们对英语产生更浓的兴趣。
总之,对于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生涯来说,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关系着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和知识的储备和夯实,还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未来的英语学习产生着最初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认清小学英语教学的阶段性特点,明辨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和调整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应对一切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