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语文课堂需要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性
【作者】 郑贵凤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东街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性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与感悟、实践与思索中要奋起锻炼意志,勤学常练,加强自身素养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性;提高
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文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种情形:不同老师讲授同样的内容,有的寥寥数语就能使学生心领神会,有的洋洋千言却使学生不得要领。可见教师的语言修养,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是多么重要。
一、实践与感悟
优美的教学语言,让人心潮澎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我国特级讲师王崧舟执教的《长城》的课堂实录课。在教学即将结束时,看了真让人惊叹教学语言的博大和绝伦之妙。视频播放的画面是一段长城的录像,在背景音乐渲染下,王老师激情解说:“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千百万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让每个炎黄子孙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永不流泪、永不低头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在这结课部分。王老师优美的语言,精湛的教学艺术令人击节!只见孩子们小脸通红,神情激动,王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引起他们无限的遐思。我不禁深深感叹:语言美之于语文课是多么重要呀!
语文课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引领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启迪孩子们的思想,可以说教师的语言是语文课的骨架。语文课上,教师用自己美的教学语言打动孩子的心灵,使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灵动的,才是充满生机的,这样的语文课才有了语文的灵魂,才有了语文的味道。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重视自己教学语言的锤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也尝试着重视语言美,酿造语文味。在教学《看海》这篇课文时,由于没有多媒体课件,也没有合适的挂图。怎样激起孩子们对大海的向往,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呢?我在课前设计了这样导入语:“大海深蓝无边。天空中,海鸥尽情嬉戏,享受着属于他们的世界;海面上,渔帆点点,汽笛声声;海滩上,捡拾贝壳的孩子留下脚印串串。看!一朵朵浪花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奔腾着,欢笑着朝我们扑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海的世界尽情嬉戏吧”短短的几句话把孩子们带到了大海的世界,激发起他们想学习课文的欲望。美的教学语言,可以创设良好的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与思索
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更好地锤炼教学语言呢?在一堂堂的语文课中,我不断尝试不断反思,有了这样几点体会:
(一)加强语言基本功练习,说好普通话。带给学生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做到字正腔圆,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会从教师纯正的普通话中感受到语言的优美,激发起学习语言的兴趣。纯正的普通话能在课堂中减少许多废话,使课堂内容更集中,也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在课堂中妙语连珠,吐气如兰,游刃有余,让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老师,在语文课中,能够侃侃而谈,那么潇洒,那么自如,学生听起来轻松愉快。而有的老师尽管课前认真备课,甚至把每一句话都准备到位了,可是,在课堂上还是显得拘谨,语言缺乏灵气,不流畅,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怎样加强文学修养呢?我认为要多读书,多积累,加强学习,做一名书香老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了解孩子的心灵,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样视野就会不一样,课堂语言就会更儿童化,更贴近孩子的心,感染他们的情绪。除了读儿童文学作品外,其他的好书也是我们学习的途径。只有在多读书后,你心中,你脑中才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在语文课堂中美的语言才能呼之欲出,运用自如,语言才会连贯流畅。
(三)加强课堂准备,精心设计教学用语。认真备课,认真准备课堂语言是课前设计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顺利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的教学语言是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的教学语言必须给学生以示范性,因此不能太随意。所以我们在课前必须好好准备课堂语言。特别是一些总结性的语言和一些过度性的语言更不能马虎。只有在课前认真准备语言,在课堂中才能少说废话,少说空话,避免重复罗嗦,做到教学语言凝练,课堂结构才会更加紧凑,学生注意力才会更集中。
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美的教学语言就是蜜,它可以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上教师的语言优美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一环紧扣一环,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孩子们的心会随着教师的语言而快乐,随着教师的语言而伤心,随着教师的语言而安静,跟着教师的语言去思考。只有重视语言美,才能酿造语文味,语文课才会绽放出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
[1]李美琴,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初探[J].魅力中国,2018年。
[2]高志阳,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初探[J].考试周刊,2019年。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性;提高
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文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种情形:不同老师讲授同样的内容,有的寥寥数语就能使学生心领神会,有的洋洋千言却使学生不得要领。可见教师的语言修养,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是多么重要。
一、实践与感悟
优美的教学语言,让人心潮澎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我国特级讲师王崧舟执教的《长城》的课堂实录课。在教学即将结束时,看了真让人惊叹教学语言的博大和绝伦之妙。视频播放的画面是一段长城的录像,在背景音乐渲染下,王老师激情解说:“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千百万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让每个炎黄子孙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永不流泪、永不低头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在这结课部分。王老师优美的语言,精湛的教学艺术令人击节!只见孩子们小脸通红,神情激动,王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引起他们无限的遐思。我不禁深深感叹:语言美之于语文课是多么重要呀!
语文课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引领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启迪孩子们的思想,可以说教师的语言是语文课的骨架。语文课上,教师用自己美的教学语言打动孩子的心灵,使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灵动的,才是充满生机的,这样的语文课才有了语文的灵魂,才有了语文的味道。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重视自己教学语言的锤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也尝试着重视语言美,酿造语文味。在教学《看海》这篇课文时,由于没有多媒体课件,也没有合适的挂图。怎样激起孩子们对大海的向往,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呢?我在课前设计了这样导入语:“大海深蓝无边。天空中,海鸥尽情嬉戏,享受着属于他们的世界;海面上,渔帆点点,汽笛声声;海滩上,捡拾贝壳的孩子留下脚印串串。看!一朵朵浪花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奔腾着,欢笑着朝我们扑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海的世界尽情嬉戏吧”短短的几句话把孩子们带到了大海的世界,激发起他们想学习课文的欲望。美的教学语言,可以创设良好的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与思索
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更好地锤炼教学语言呢?在一堂堂的语文课中,我不断尝试不断反思,有了这样几点体会:
(一)加强语言基本功练习,说好普通话。带给学生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做到字正腔圆,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会从教师纯正的普通话中感受到语言的优美,激发起学习语言的兴趣。纯正的普通话能在课堂中减少许多废话,使课堂内容更集中,也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在课堂中妙语连珠,吐气如兰,游刃有余,让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老师,在语文课中,能够侃侃而谈,那么潇洒,那么自如,学生听起来轻松愉快。而有的老师尽管课前认真备课,甚至把每一句话都准备到位了,可是,在课堂上还是显得拘谨,语言缺乏灵气,不流畅,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怎样加强文学修养呢?我认为要多读书,多积累,加强学习,做一名书香老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了解孩子的心灵,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样视野就会不一样,课堂语言就会更儿童化,更贴近孩子的心,感染他们的情绪。除了读儿童文学作品外,其他的好书也是我们学习的途径。只有在多读书后,你心中,你脑中才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在语文课堂中美的语言才能呼之欲出,运用自如,语言才会连贯流畅。
(三)加强课堂准备,精心设计教学用语。认真备课,认真准备课堂语言是课前设计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顺利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的教学语言是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的教学语言必须给学生以示范性,因此不能太随意。所以我们在课前必须好好准备课堂语言。特别是一些总结性的语言和一些过度性的语言更不能马虎。只有在课前认真准备语言,在课堂中才能少说废话,少说空话,避免重复罗嗦,做到教学语言凝练,课堂结构才会更加紧凑,学生注意力才会更集中。
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美的教学语言就是蜜,它可以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上教师的语言优美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一环紧扣一环,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孩子们的心会随着教师的语言而快乐,随着教师的语言而伤心,随着教师的语言而安静,跟着教师的语言去思考。只有重视语言美,才能酿造语文味,语文课才会绽放出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
[1]李美琴,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初探[J].魅力中国,2018年。
[2]高志阳,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初探[J].考试周刊,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