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析基于200米标准跑道200米跑的训练方法
【作者】 莫学厘
【机构】 贵州省修文县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高中体育训练改革不断深入,对高中体育训练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适应高中体育训练的需求。体育训练方法得到进一步创新,结合式训练法已逐渐被应用到体育训练中。
在200米短跑训练中,运用结合式训练方法,对于提高高中生的耐力素质和下肢爆发力具有积极的效果。耐力素质和下肢爆发力都是取得较好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应在高中短跑中积极应用和推广结合式训练方法。
高中200米短跑训练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提高高中生的短跑训练兴趣,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一、200米跑的力量素质训练
有关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在积极加速阶段,下肢伸肌的蹬伸力达到460~800公斤。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力量耐力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在200米短跑力量训练中,必须处理好伸肌与屈肌的协调关系以及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重复次数与组数、组间休息时间的关系。
1、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作为常规的训练方法,是体育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就是在运动强度和动作结构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按照既定的动作要领不断进行重复跑动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不断重复的训练,可以帮助高中生快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提高训练效果。这种训练方法的不足在于训练内容较为单一,训练方式较为单一,重复性的训练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很难充分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2、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采取间歇休息的方法进行训练。就是在训练者完成一次训练后,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过来时,就进行下一次的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使训练者进行中高强度的训练,间歇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者的抗缺氧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训练者的机能潜力,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间歇性训练的要素主要包括每次练习的距离、练习次数、练习速度以及两次之间的间歇休息时间。间歇训练法的适用范围较广,优点在于练习期间,可以通过严格的间歇时间控制、运动强度控制,将个人的心率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这种训练方法在体育训练中的运用,有效提高了训练者的训练效率,提高了训练者的训练兴趣,增强了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身体机能水平。
3、力量素质训练法
在现代短跑训练中,力量素质已成为影响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加强200米短跑力量素质训练,是提高高中生200米短跑成绩的重要练习方法,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力量素质,才能为速度素质的提高提供保证。力量素质的基本练习方法主要有负重跑、跳跃练习。
负重跑练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小腿部位绑重量不等的沙袋,强化下肢力量练习,通常是负重情况下,进行50-60米短跑,连续进行4组练习,每组2次。为了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也可以通过背同学的方式进行身体力量练习。跳跃练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进行立定跳远练习,连续进行5组练习,每组进行3次练习。单足跳跃练习,指导学生连续进行6组,每组进行5次练习,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跳跃摸高练习,连续进行5组练习,每组进行15次练习。
4、力量训练与柔韧训练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力量训练是短跑训练的核心,核心力量的核心肌群包括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如果这些核心肌肉不够强健的话,就不可能发挥最好的成绩,因为这些核心肌肉为短跑的最后冲刺、长时间维持最有效的跑步动作提供所需要的稳定性、动力和耐力,而且还可以避免肌肉和各关节的损伤。练习方法:负重体前屈,正压腿时教练给予外力阻止或减慢学生躯干前倾的速度,2人一组,一人压腿或体前屈,另外一人给予外力阻止或减慢学生躯干前倾的速度,每组练习时间2分钟,进行8组练习,每组间隔休息2分钟。
二、200米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在200米短跑训练中,教练员运用各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因为不同的高中生在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上存在差异性,因此,注重因材施教,对高中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是在提高高中生200米短跑成绩的训练过程中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2、在训练过程中,还应带领高中生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使高中生以最好的状态参与到200米短跑训练中。这样既可以提高高中生的短跑训练信心,又可以有效避免高中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3、在饮食结构、作息时间等方面,教练员应引导高中生注意合理膳食,摄取充足的营养,训练后要做好身体的放松和休息,注重身体的保暖。
结语
对高中生进行200米短跑训练时,不仅要注重提高高中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以及爆发力,同时还要加强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使高中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同时,高中200米短跑训练也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提高高中生的短跑训练兴趣,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海棠.如何提高学生200米跑的成绩[J].新课程(高中),2013(07):60.
[2]谭友谊.提高高高中生200米跑成绩的实验与研完[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3):125-126.
[3]陈俊达.对高中200米跑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8):65-67.
[4]张广标,刘科强.论关于提高高中生200米成绩的训练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2(26):229.
[5]宗丹.对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探究[J].赤子(上旬),2014(17):70.
在200米短跑训练中,运用结合式训练方法,对于提高高中生的耐力素质和下肢爆发力具有积极的效果。耐力素质和下肢爆发力都是取得较好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应在高中短跑中积极应用和推广结合式训练方法。
高中200米短跑训练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提高高中生的短跑训练兴趣,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一、200米跑的力量素质训练
有关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在积极加速阶段,下肢伸肌的蹬伸力达到460~800公斤。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力量耐力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在200米短跑力量训练中,必须处理好伸肌与屈肌的协调关系以及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重复次数与组数、组间休息时间的关系。
1、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作为常规的训练方法,是体育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就是在运动强度和动作结构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按照既定的动作要领不断进行重复跑动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不断重复的训练,可以帮助高中生快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提高训练效果。这种训练方法的不足在于训练内容较为单一,训练方式较为单一,重复性的训练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很难充分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2、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采取间歇休息的方法进行训练。就是在训练者完成一次训练后,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过来时,就进行下一次的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使训练者进行中高强度的训练,间歇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者的抗缺氧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训练者的机能潜力,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间歇性训练的要素主要包括每次练习的距离、练习次数、练习速度以及两次之间的间歇休息时间。间歇训练法的适用范围较广,优点在于练习期间,可以通过严格的间歇时间控制、运动强度控制,将个人的心率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这种训练方法在体育训练中的运用,有效提高了训练者的训练效率,提高了训练者的训练兴趣,增强了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身体机能水平。
3、力量素质训练法
在现代短跑训练中,力量素质已成为影响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加强200米短跑力量素质训练,是提高高中生200米短跑成绩的重要练习方法,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力量素质,才能为速度素质的提高提供保证。力量素质的基本练习方法主要有负重跑、跳跃练习。
负重跑练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小腿部位绑重量不等的沙袋,强化下肢力量练习,通常是负重情况下,进行50-60米短跑,连续进行4组练习,每组2次。为了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也可以通过背同学的方式进行身体力量练习。跳跃练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进行立定跳远练习,连续进行5组练习,每组进行3次练习。单足跳跃练习,指导学生连续进行6组,每组进行5次练习,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跳跃摸高练习,连续进行5组练习,每组进行15次练习。
4、力量训练与柔韧训练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力量训练是短跑训练的核心,核心力量的核心肌群包括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如果这些核心肌肉不够强健的话,就不可能发挥最好的成绩,因为这些核心肌肉为短跑的最后冲刺、长时间维持最有效的跑步动作提供所需要的稳定性、动力和耐力,而且还可以避免肌肉和各关节的损伤。练习方法:负重体前屈,正压腿时教练给予外力阻止或减慢学生躯干前倾的速度,2人一组,一人压腿或体前屈,另外一人给予外力阻止或减慢学生躯干前倾的速度,每组练习时间2分钟,进行8组练习,每组间隔休息2分钟。
二、200米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在200米短跑训练中,教练员运用各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因为不同的高中生在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上存在差异性,因此,注重因材施教,对高中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是在提高高中生200米短跑成绩的训练过程中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2、在训练过程中,还应带领高中生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使高中生以最好的状态参与到200米短跑训练中。这样既可以提高高中生的短跑训练信心,又可以有效避免高中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3、在饮食结构、作息时间等方面,教练员应引导高中生注意合理膳食,摄取充足的营养,训练后要做好身体的放松和休息,注重身体的保暖。
结语
对高中生进行200米短跑训练时,不仅要注重提高高中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以及爆发力,同时还要加强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使高中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同时,高中200米短跑训练也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提高高中生的短跑训练兴趣,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海棠.如何提高学生200米跑的成绩[J].新课程(高中),2013(07):60.
[2]谭友谊.提高高高中生200米跑成绩的实验与研完[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3):125-126.
[3]陈俊达.对高中200米跑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8):65-67.
[4]张广标,刘科强.论关于提高高中生200米成绩的训练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2(26):229.
[5]宗丹.对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探究[J].赤子(上旬),2014(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