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实现“以学定教”

【作者】 玛依努尔·麦麦提

【机构】 新疆若羌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以及认知作为教学活动的前提。单一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课程目标改革的需要,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依靠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完善备课环节抓住核心问题、把握导学课堂抓住重点难点、分层教学及时巩固的方式实现以“以学定教”为目标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相信通过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每一位学生以更良好的态度面对数学这门学科。
  【关键词】 数学课堂;以学定教;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目标标准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也随之进行。学生在初中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使得课堂改革刻不容缓,每一位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但在课堂改革的过程中,不免会以错误的思路进行错误的引导。尤其是初中语数英等专业课课堂,教师将提升学科成绩的方法聚焦于学生的课堂时间,认为能在一节课之中向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便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而这样的课具有着一种共性,那便是“填鸭式”教学。教师习惯性地将注入知识作为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个性需求,因而导致了学生学习以机械式的模仿训练为主,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以学定教”应当成为未来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主流,通过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以及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为教学起点,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每一位学生以良好的趋势向上发展。
  1、完善备课环节,抓住核心问题
  以教学大纲作为备课中心是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最为普遍的备课方法,老师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备课能够迅速完成教学进度,但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并不有利于学生吸收课堂知识。初中数学的总体难度相比于小学来说是增加了许多的,对于刚刚上中学的学生们来说数学的思维需要被进一步打开。例如初中数学中教学的立体几何题,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求学生对空间进行想象。但许多同学或是尚未掌握到抽象的三维图形想象方法,或是并未适应立体几何的题型,因而面临着学习上的困境。当学生尚未突破该困境时,老师的教学进度已经进入到下一阶段,那么这一空缺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会越来越大。因此,在老师备课时可以准备一些真实地几何物体,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多边的不常见的几何物体,以实代虚,如此来加深学生对立体几何概念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注意加入一些教学建模,以ppt动图的演示方式为学生进行完整的立体几何展开及合成的过程,从而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
  2、把握导学课堂,抓住重点难点
  传统教学模式中,导学课堂的作用被严重忽视,教师认为将预习任务布置下去后,仅依靠学生自觉学习意识便能达到导学的效果。事实上,导学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课堂内容,达成课堂目标,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导学课堂的设计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计划。例如在基础较好的学生,导学的任务可以更难一些,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则可以降低导学课堂的难度。通过印发与学生自身特性相符合的导学课堂教案,对导学课堂充分加以利用能够使学生明确未来学习的主要任务。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解决部分问题,发现部分问题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据充分的主动权。例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对三角形等知识点进行教学,导学课堂可以让学生画出不同种类的三角形,并去发现不同种类的三角形如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之间的角度、长宽高各有什么特点。并且可以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将自己的疑问进行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安排自由讨论时间和统一答疑时间为学生的问出题进行解答如此一来来,学生由被动学的的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模式,从而让学生得到最为有效的训练。
  3、分层教学,及时巩固
  “以学定教”的重点在于根据学生自身特性来制定教学方案,那么分层教学便是“以学定教”当中最为突出有效的方法。学生刚上初中通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同学生在小学期间所掌握的数学基础依然有所区分,且学生之间在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上也具有差异。因此制定相同的教学方案会拖慢学生的教学进度。“以学定教”便是要求改变无差异化的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开展教学。具体而言就是针对与学习能力较强、数学思维较灵活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除了完成基础性练习之外多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不以完成数学任务为目标,以锻炼良好的数学逻辑为目标;而对于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兴趣式教学,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引导鼓励为根本目标进行教学,在稳定他们成绩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当注重基础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在将学生基础知识打牢的前提下再做速度和思维的要求。例如初中数学当中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课时,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对该关系进行思维性发散训练,基础中等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实物练习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先通过导学课程了解基础知识。由此分层教学来达到“以学定教”之目的。
  通过分层教学学生能够学习到许多新的数学知识,但是知识的记忆一般是短暂的也是会根据人体记忆规律曲线式下滑,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新内容时要及时巩固总结。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老师通常是通过家庭作业这种方式来让学生巩固其学习成果。尽管这种方式依然适用于现代化的教学,但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课后的作业不宜过多,实践中得出通过大量的课后作业进行巩固只会过度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并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在“以学定教”的思想贯彻之下,老师应当要适当地布置家庭作业并且留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自我探索实践。比方说,学生可以将自我探索的问题和自我解答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展示,老师可以通过其表现给予一定的免除作业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巩固学生所学到的新知识,能够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结语
  “以学定教”是我们未来教学当中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善的教学思维方式,尽管其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在适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都需要数学老师们通过实践经验的探索来发现解决,并针对其不足之处设计出更完善的教学方案。总之,“以学定教”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式,也是未来教学的大势所趋。老师应当逐步转变其教学思维,向“以学定教”的行为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梁春丽.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实现“以学定教”[J].新课程,2021(25):100.
  [2]唐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