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体育中考带来的利与弊

【作者】 卢淑萍

【机构】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我国的体育科目正式地纳入中考中,随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发展到2006年,体育中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和实施,体育中考的推进,促使学校开始全面重视体育教育,成为了锻炼学生体质的主要方法。随着体育中考的不断实施,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是随着我国体育中考制度的实施,很多弊端也开始显现出来,对于学生的生长造成了阻碍。本文以下,对体育中考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加大体育中考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中考;利弊;对策

  一、体育中考带来的利弊
  (一)体育中考带来的弊端
  1.体育锻炼功利化思想的凸现
  (1)考什么,教什么
  在初中体育课程发展之初,学校就秉承着中考什么,学校教什么的原则,开展体育项目教学,这就导致考试项目成为了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中考时会考验学生800米/1000米,在日常教师就会让学生每天跑,其他的素质和技能被忽略,体操、乒乓球等项目逐渐地被弱化。
  (2)考什么,练什么
  将中考的项目,作为日常体育训练的项目,每节课程的内容都是重复的对这些项目进行训练,体育知识学习的目的也成为了满足中考的考试需求。在中考结束以后,很多学校就停止了体育课程,用文化课占据了体育课程,促使体育科目的持续发展受到了抑制。
  2.初中体育课内容的单一枯燥
  在体育中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功利性的行为,考什么,练什么现象的出现,更促使体育教材出现了单一化的情况,导致体育课内容非常的枯燥。再加上,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将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体育成绩方面,使用的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和简单,甚至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出现了厌烦的情绪。
  3.初中生及家长的负担加重
  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课业繁重,知识的难度较多,尤其是初三的学生,不仅有新知识的学习,还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应付各种考试,体育锻炼甚至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有些学生盲目的、没有技巧的训练,甚至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伤。同时,在体育中考中还加入了平时分,也就是由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对学生平时体育训练的打分以及上课的表现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也增加了很多教学的压力。
  4.不公平现象滋长
  与其他文化科目的考试相比,体育考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考试的成绩需要实际的去测量和计算,其中人为的影响因素很多,常会失去公平、公正性。中考体育需要考什么,不需要考什么,如何去科学的评价等,这些内容均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促使不公平的现象滋生,这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体育中考带来的优势
  1.是强健体魄的学习基础
  将体育科目纳入中考之中,本意是非常好的,体育中考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日常体育学习中产生运动的兴趣,积极地对自己的意志进行磨炼,为其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尽管,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中,体育教育并不会受到重视,但是因为中考的要求,学校还是会开展体育课程,而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觉到了轻松,促使很多学习喜爱体育课程的学习。所以,中考制度的存在,给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处于初三的学生由于马上要面临中考,不仅要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对旧的知识进行复习,做各种类型的习题试卷,学习压力繁重,根本没有体育锻炼的时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没有中考压力的约束,想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现阶段,利用强制性的体育考试手段,才可以让学生被迫地接受,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的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促进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
  体育成为中考科目以后,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学校也开始纷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多样化体育教学的方式,促使初中学生体育教育的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加大体育中考实效性的对策
  (一)从思想根源上,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
  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不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发挥出体育教育本身的功能。所以,初中的体育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向前发展,落实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
  (二)从体育教学内容上,强化学生的体魄
  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应刻意的追求与中考体育项目一致,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多样性,在包含中考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教学内容,可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精神,强化学生的体魄。
  例如,在包含中考项目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男女生个性上的差别,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与男生相比,女生在力量、素质方面都要相对较低,所以女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较为柔和的方式来进行体育锻炼,如跳绳、呼啦圈、基本瑜伽等,都可以作为锻炼女生体育素养的教学内容。而男生可以进行篮球、铅球、标枪等项目。当然,教师还需尊重学生的兴趣,来进行体育运动。
  (三)从各部门管理上,加大公平力度
  体育作为中考的科目之一,肯定会被相关部门关注,这就需要各个部门要发挥出自己的职能,强化体育中考的公平性。体育中考的进行必须要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切勿出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行为。在进行体育考试前,必须要结合各地的考试情况,制定公平、合理、严谨的中考制度。在各个中考考点中,要设置专门的举报站,并设立举报电话,给群众举报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吗。此外,要对中考体育考场进行封闭式的管理,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教育部门人员,要加强对体育中考过程的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的监考员制度,对考试过程进行全方位的信心化管理,最大化地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从学校层面来说,必须要重视课外体育课程的开设,多给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时间,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优化体育教育流程
  1.注重过程性评价
  需要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对体育教育进行过程性评价,当然评价制度的建立,还需与学生日常的体育知识学习、锻炼情况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在体育教育中,中考所起到的作用,是结果性的评价,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评价。此外,评价的方式也较为单一,大多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也是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运动技能、身体技能等方面进行记录。而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我们可知,体育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互评、自评的方式等进行教学评价,但是中考体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多难以实现这一点。针对这种情况,可组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的考核小组,对学生的日常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众的评价,发挥出学生的监督作用。虽然,目前这个成绩仅占很小的比例,但重要的是,它已体现了新课程关于学习评价的理念。
  增加分值,优化测试内容、标准
  可对其他地区优秀的中考经验进行学习,适当地增加中考的分值,适当的优化测试的内容和标准。首先,本文认为可将中考体育的分值,调整到45分左右,也可将800/1000米作为必考的项目,同时增加体育、球类、武术等项目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考核。其次,体育中考的主要框架可有以下几部分,即必测项目:1000米(男)、800米(女);50米、立定跳远二选一;球类、体操、武术类技能任选一项;最后,《国家学生体质锻炼标准》对中考的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进行制定,对男生、女生各项考试分值进行科学的设定,保证评分成绩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3.严密组织体育考试
  对于中考体育的管理流程、考场设置、测试程序等方面均要进行具体的明确,考场也必须要进行封闭式的管理,并设立监察部门,对考试的各项流程进行监督,对个各项工作都严格的要求。此外,要制定紧急事件处理制度,如学生在跑步、投掷等项目中出现意外,可及时地得到治疗,避免出现其他类型的损伤。
  总结
  中考体育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且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而通过对现今中考体育的情况来看,还存在较多的弊端,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以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对中考体育的各项流程进行完善。同时,要在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对体育教育课程进行设置,严格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创新初中体育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裴猛.浅析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利弊作用[J].科研,2016(9):00017-00017.
  [2]刘熙.浅谈初中体育中考制度的利与弊[J].2018,(010):212.
  [3]柳昭洋.浅析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利弊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001):75-76.
  [4]本刊综合.体育中考利弊之争[J].晚霞,2014,(012):39-39.
  [5]潘玉青.浅析体育中考的利与弊[J].基础教育论坛,2019,(01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