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议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

【作者】 迪丽胡玛尔·祖农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阅读、写作都离不开汉字的学习,它甚至还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效果,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的教学是语文学习的最重要任务,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围绕汉字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方式,让低年级学生喜欢汉字,从而喜欢语文,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 汉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历经数千年,见证时代变迁,记载着成千上万的光辉岁月,并且汉字自身也从形象、复杂的甲骨文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简笔,它是我国不可或缺的存在。学生在整个求学过程中离不开汉字,所以,识字教学应作为语文课程的起点,更利于学生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本文以创新识字教学方法为主题,探讨研究更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和文学素养的方法。
  一、让识字变得好玩,激发学生兴趣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进程不断加快,小学语文教师的科学识字教学应进行整体思路的转变、新型方法的研究。巧妙融入新鲜元素,激发学生识字兴趣【1】,教师要善于利用低年级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容易产生好奇心,并且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巧用多媒体设备,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可以在课件中添加图像或动画,学习课文《雾在哪里》(二年级上册,部编版),讲解“屋”字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用动画演示“屋”字字形演变过程,并且在黑板上画出“屋子”的简笔画用以对比,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衍生“房”这个字,将两个字进行对比和讲解两个字的相同、不同之处,使得学生在学习本课的生字以外,还能够拓展到新的知识。新科技,新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简单的动画让学生对字更了解且增加字的记忆点,如“散”字可以是一堆小点点散开的动画,“消”可以是一个小点点在图画中不见了的动画等等,通过动态地、简单的动态图能够使得学生对“字”有初步的了解,并集中精力在课堂上。
  (二)形象记忆识字教学
  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地要求学生重复抄写。这样,学生不仅记得慢,还忘得快,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识字的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造成的【2】,人的记忆通常对文字没有太深的印象,而对色彩斑斓的图形更容易记忆,而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多姿多彩的图还能更有趣些,所以要想学生将“字”印在脑子里,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字”转换成图像。举个例子,教师在上《望庐山瀑布》(二年级上册,部编版)这一课时,“川”字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画出“川”的图形,然后再将川字放在旁边对比并讲解,同样的“井”、“山”、“木”等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将“字”做形体对比,如“人”加了一杠,就是“大”,也就是人长大了就会多了责任;“人”字加一竖就是“个”,一个人的意思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进行汉字中的合体字的讲解,如“不”“正”即“歪”,“小”“土”即“尘”,“不上不下”即“卡”等等。诸如此类的认字方法,教师皆可以通过在黑板上板书、画画让学生更能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体验其奇妙之处,产生对“字”的喜爱。
  (三)游戏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游戏的教学往往是最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的,更重要的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轻松、欢乐的环境下获得知识。在进行学字、认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猜字谜,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下册,部编版)这一课的认字学习,“休”的字谜是人靠着树休息;“邓”的字谜是又有一个耳朵;“茁”的字谜是小草出头了等字谜游戏,教师在学完本课后,便进行猜字谜的游戏,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该课文的字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防止学生走神。教师可以玩“猜猜我是什么”的游戏,教师随意在字上写下一个汉字,接着让同学提问,教师回答是或者否,直到猜对为止,比如,教师在纸上写下“狗”这个字,然后学生开始询问与该字相关的问题,“是动物吗?是本课课文中的吗?是左右结构的吗?”等问题,对答对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文具或者糖果,这样才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心,让学生能够更认真的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识字巩固,记忆尤深
  (一)复习巩固课
  小学生经常是学的快,忘的也快,那么教师应当时不时的便进行复习、小测,让学生能够巩固知识。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对字进行归纳总结,让他们在记住字的同时还能够拓展课外知识,例如,在《我是什么》(二年级上册,部编版)课文中“海”“洋”两个字都是与水有关系的,所以是它们都是三点水的部首,“洗”“灌”“涮”等字也应该和水有关系;而“傍”“作”是单人旁,所以是和人有关系的,“借”“伴”“信”应该也是和人息息相关的等等,让学生了解偏旁部首,那么以后遇到生字,看到偏旁部首便能大致猜出字的含义。另外,同样的字换了偏旁部首,就是不一样的字和义,如“如”和“知”,“杨”和“场”,“柱”和“注”等等,教师通过字与字的对比,加深印象,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复习以前学过的字。学生按照以上方法将学过的字进行分类、归纳,掌握了汉字的学习规律后,通过举一反三便能够实现认字、阅读、写作,提高学习能力。
  (二)识字作业
  作业是能够直接反馈教学情况和学生吸收知识情况的手段,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有排斥作业的心理情况出现,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精心设计趣味性的识字作业,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作业。其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叠字作业,比如,单木是木,双木成林,多木为森;单人是人,双人为从,多人乃众等等。其二,教师给出几个汉字,并让学生组成新的字,如“五”“口”“木”“斤”“又”“土”等可以组成“吾”“吐”“杏”“圣”等字。其三,词语接龙,让学生认字并且组词,“字词句”本是一家,这样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认字的同时了解词组的意思,能够更进一步学习好语文,完成读写部分,从而有效提高语文素养,提升语文理解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教学离不开汉字的学习,而识字更是语文教学的入门阶段,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喜欢上汉字,进而能够自主研究探讨汉字,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写作等更深一步的语文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并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秋白.小议微课在小学语文科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6):240.
  [2]吴丽姣.浅谈识字教学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