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修文县高中生体质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 杨 超

【机构】 贵州省修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质持续下降成为不可轻视的问题,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学生教育的职能部门——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监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教育者,特别是体育教师,对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更是责无旁贷。笔者曾经通过文献法分析过我县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与下降的原因。通过分析本文对提高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出具体建议,以促进本县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修文县;高中生体质;原因分析;建议

  1.高中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
  1.1教育体制问题
  虽然国家教育方针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教育方针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有效地贯彻、在以高考为最终测评结果的现行教育体制下,“智”即考试成绩被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而德、体、美则被不同程度的忽视。中小学阶段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多数学校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抑制学生的运动天性,造成学生锻炼时间少,运动能力差。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必须围着分数转,大家把精力都集中在一张张试卷,一个个分数上,却没有真正重视过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
  1.2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
  “一说到体质健康,大家都很关心、很重视,但是一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规则的指标和评价体系中,就轻轻带过。”王登峰指出,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都没有把体质健康列入其中。体育课新课程改革把学习兴趣的培养摆在教学目标的首位,过分强调学生兴趣即“运动参与”等“软性指标”,然而基础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心任务——促进体质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体能类指标的提高,从以前的过度重视到现在的淡化。对学生体质方面的要求过于放松。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上面误以为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不管形式不管内容,学生玩得高兴就可以,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项目和指标不再是重点,这成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有些学校的“放羊式”教学,造成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运动技术、技能的弱化无疑等于自毁学校体育的学科基础,无疑等同于进一步降低体育教师的期望地位,意味着体育课谁来上都行。
  1.3学校体育设施的缺乏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都存在着基层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其中体育设施投入不足现象尤其严重。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依托,它是由一系列互相联系的要素组成,其中场地设施的数量、分布、便捷及开放程度反映场地设施资源供给水平重要指标。操场面积小,许多必要的运动和教学器材没有配备,空间的狭小影响了学生们运动,体育设施的缺乏使教师不能完全按照体育与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体操、游泳、健美操、轮滑等项目。
  2.提升高中生体质的对策分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是健康素质,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刻不容缓。现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提出几点建议:
  2.1从学校体育方面
  学校应该摆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实施全民健身重点在青少年,抓住了青少年体育也就抓住了全民健身的基础和根本。
  2.2提高体育课的质量
  学校要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新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弱占用体育课,更不得出于安全的理由,因噎废食,使体育课“空壳化”、“休闲化”、“走过场”。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采取有效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
  2.3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
  场地器材不足时阻碍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体育教学可利用的资源非常匮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学校应合理分配办学经费,增加体育经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学校要根据课时计划,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樊莲香,张德新,李静波.学生体质与健康事关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与存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29(12):1661-1662
  [2]肖伟君,李峰.从当前青少年体质的状况看我国学校体育的异化[J].赤峰学院学报,2019,28(3):150-152
  [3]崔政.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学校体育应对之策的研究[J].实践与探索,2021,3(12):225-226
  [4]许福岩.现阶段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7,29(5):529-530
  [5]陈燕飞,刘成.再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5)
  [6]张凤玲,蔡玉燕等.探究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途径[J].体育世界,2019(1):86-87
  [7]刘鹏.促进体育改革发展,服务和谐社会[J].体育科学,2017,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