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初中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作者】 伍成红
【机构】 贵州省修文县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相应的技巧可循,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立定跳远作为体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项运动,教师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关于这项运动的知识,而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言传更要身教;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增添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要有效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更加全面地讲解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也要有主有次地进行教学,不断探索创新,寻找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尽管部分学生在立定跳远之前摆出了正确的姿势,但是跳远的结果也不是特别理想。这时,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去问学生:“你们在整个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有感受到立定跳远的准备动作对于跳远距离的作用吗?”也许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七嘴八舌,那就让学生多试几次,感受一下双腿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学生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双腿好像弹簧一样,让身体能够弹跳出去。这时,教师就应该抓住机会,问同学们:“双腿能够像弹簧一样,让我们的身体弹跳出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是绷直的呢?”很明显是我们的下半身,这时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整个过程中,从准备到最后的落地,我们都要学会利用我们下半身肌肉的爆发力,通过不断地摇摆上肢来完成整个过程。学生在掌握相关技巧之后,通过不断地练习一定可以改善跳远的成绩。
二、合理运用体育游戏,锻炼学生立定跳远的技巧
学生的韧性和下肢的爆发力是立定跳远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这两项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立定跳远这项运动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立定跳远的预摆技巧。究其根本,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自身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恐惧以及不自信,在预摆过程中掌握不到规律。“熟能生巧”,除了让学生不断练习,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外,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给予个别指导,训练学生的腿部肌肉的爆发力。我们在让学生熟悉完立定跳远的基本姿势之后,可以通过一定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锻炼的同时,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比如,可以将学生有计划地分成若干小组,进行5人立定跳远的接力比赛。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会让学生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练习立定跳远,所以立定跳远接力赛可以让同学们在竞争中不断练习,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维护好课堂的秩序,观察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姿势、动作等,游戏结束后进行分别进行指导,规范学生的动作。诸如此类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也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师生感情。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感悟
大部分体育课都属于室外教学课,教师只有通过言传身教将各类技巧传递给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教学,更需要学生的认真观看。这种教学模式,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反复动作中,逐渐消磨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课堂教学进度的提升。如果能够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融入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那么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合理运用已经普及的移动终端设备,将立定跳远的各项要领动作制作成微课,可以利用视频暂停、快进、慢放的特点,有主有次的给学生讲解,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突破传统体育课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课堂效率。比如,立定跳远中腾空这一技术动作,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可能停止在空中告诉学生应该注意什么;而且这一动作的落地时间较快,学生很难看清并及时把握。如果教师能够提前做好微课,将其发到教育云中去,让学生自己下载学习,然后再进行讲解,就能够大大地改善体育课的效率。
四、有选择性的重点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决定性因素,立定跳远是由许多体育动作组成的一个体育项目,每一个动作都影响着立定跳远的距离;然而,蹬地的力度决定了跳远的远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主有次的进行教学,要加强学生蹬地力度的训练。在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口诀:“腿蹬手摆要协调,蹬地快速而有力,背部用力需及时”。将总结出来的口诀告诉学生,再让他们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教师在一旁仔细观察,并指出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正确的掌握起跳蹬地的技巧。快速有力的起跳是影响跳远高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最终跳远距离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将各项体育技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跳得远,要不断锻炼姿势的协调性以及身体下肢的爆发力。教师可以在日常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利用绑沙袋、蛙跳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确保学生在立定跳远的瞬间拥有足够的爆发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立定跳远能力,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五、结语
立定跳远作为体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项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关于这项运动的知识,而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这是一项姿势决定远近的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各类技巧告诉学生,也要将技巧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纠正学生错误,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效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林辉.初中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教学方法探析[J].新课程,2019,(6):78.
[2]张仙萍,余建军.中学生立定跳远项目优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体育时空,2017,(2).
[3]潘从善.中学体育立定跳远技术能力形成途径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1,(6):37.
[4]刘霭峰.立定跳远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J].魅力中国,2017,(5):111.
【关键词】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尽管部分学生在立定跳远之前摆出了正确的姿势,但是跳远的结果也不是特别理想。这时,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去问学生:“你们在整个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有感受到立定跳远的准备动作对于跳远距离的作用吗?”也许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七嘴八舌,那就让学生多试几次,感受一下双腿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学生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双腿好像弹簧一样,让身体能够弹跳出去。这时,教师就应该抓住机会,问同学们:“双腿能够像弹簧一样,让我们的身体弹跳出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是绷直的呢?”很明显是我们的下半身,这时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整个过程中,从准备到最后的落地,我们都要学会利用我们下半身肌肉的爆发力,通过不断地摇摆上肢来完成整个过程。学生在掌握相关技巧之后,通过不断地练习一定可以改善跳远的成绩。
二、合理运用体育游戏,锻炼学生立定跳远的技巧
学生的韧性和下肢的爆发力是立定跳远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这两项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立定跳远这项运动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立定跳远的预摆技巧。究其根本,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自身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恐惧以及不自信,在预摆过程中掌握不到规律。“熟能生巧”,除了让学生不断练习,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外,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给予个别指导,训练学生的腿部肌肉的爆发力。我们在让学生熟悉完立定跳远的基本姿势之后,可以通过一定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锻炼的同时,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比如,可以将学生有计划地分成若干小组,进行5人立定跳远的接力比赛。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会让学生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练习立定跳远,所以立定跳远接力赛可以让同学们在竞争中不断练习,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维护好课堂的秩序,观察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姿势、动作等,游戏结束后进行分别进行指导,规范学生的动作。诸如此类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也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师生感情。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感悟
大部分体育课都属于室外教学课,教师只有通过言传身教将各类技巧传递给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教学,更需要学生的认真观看。这种教学模式,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反复动作中,逐渐消磨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课堂教学进度的提升。如果能够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融入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那么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合理运用已经普及的移动终端设备,将立定跳远的各项要领动作制作成微课,可以利用视频暂停、快进、慢放的特点,有主有次的给学生讲解,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突破传统体育课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课堂效率。比如,立定跳远中腾空这一技术动作,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可能停止在空中告诉学生应该注意什么;而且这一动作的落地时间较快,学生很难看清并及时把握。如果教师能够提前做好微课,将其发到教育云中去,让学生自己下载学习,然后再进行讲解,就能够大大地改善体育课的效率。
四、有选择性的重点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决定性因素,立定跳远是由许多体育动作组成的一个体育项目,每一个动作都影响着立定跳远的距离;然而,蹬地的力度决定了跳远的远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主有次的进行教学,要加强学生蹬地力度的训练。在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口诀:“腿蹬手摆要协调,蹬地快速而有力,背部用力需及时”。将总结出来的口诀告诉学生,再让他们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教师在一旁仔细观察,并指出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正确的掌握起跳蹬地的技巧。快速有力的起跳是影响跳远高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最终跳远距离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将各项体育技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跳得远,要不断锻炼姿势的协调性以及身体下肢的爆发力。教师可以在日常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利用绑沙袋、蛙跳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确保学生在立定跳远的瞬间拥有足够的爆发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立定跳远能力,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五、结语
立定跳远作为体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项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关于这项运动的知识,而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这是一项姿势决定远近的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各类技巧告诉学生,也要将技巧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纠正学生错误,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效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林辉.初中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教学方法探析[J].新课程,2019,(6):78.
[2]张仙萍,余建军.中学生立定跳远项目优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体育时空,2017,(2).
[3]潘从善.中学体育立定跳远技术能力形成途径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1,(6):37.
[4]刘霭峰.立定跳远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J].魅力中国,2017,(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