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简析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莫 玲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沙汀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互动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初中科学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做好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应用,就要了解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过程,做到合作探究,体验互动活动;创设情境,生成互动问题;拓展应用,开放互动空间;欣赏感悟,发展互动评价。同时要注意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互动;模式;科学
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目标是拓宽教学信息传递的渠道,丰富教学信息传递的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双赢。互动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初中科学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起了互动的科学课堂教学体系,促成了课堂多向互动局面的出现和互动教学关系的生成。我在初中科学的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过程
1、合作探究,体验互动活动
互动课堂教学要积极设计和实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让师生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共同经历成长过程。教师在初中科学课上应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努力将某个学生的财富变为更多人的财富,在讨论交流中自主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我们特别强调应切实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使课堂变为“活”的课堂、学生自己的课堂。
2、创设情境,生成互动问题
创设情境是情感活动的激发阶段、思维活动的启动阶段。在教学中引入具体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有价值的问题是有意义的互动的源头,作为初中科学课上情境的创设,应当有利于学生自主提出有价值地探究问题。为此,科学课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社会生活、学习经验、知识基础等创设能激发学生参与情感、创新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新性学习动机。
3、拓展应用,开放互动空间
拓展应用是一个人学习的主要动机,是本教学模式追求的目标之一。我们可以把“身边的科学”引入课堂,再把“科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这样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科学的真谛,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促进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从而体会科学的价值。这时得出结论并不是最后的结果,可以利用生活中或其他方面的现象作出新的解释,并在解释的过程中对已得的结论做进一步验证,或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最后,还可以通过科学作业等形式连接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延展互动活动的内容,延续互动活动的时空,使兴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使探究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4、欣赏感悟,发展互动评价
互动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应当调动更多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以评价为手段进一步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在评价中应坚持“以情感感动情感,以情感激励发展”。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互动评价中欣赏他人所长和自己所长,让每一位学生在成功感悟中主动进行自我反思,促进自我发展,取得更大成功。
二、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更加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营造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间的交往应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民主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要相信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力,大胆告别满堂讲,实行教学民主,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氛围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师生关系的传递由传统的单向知识传递关系,变为民主、平等、合作得多向信息交流互动关系,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多边互动成为教学的主要形态,教师的讲授和示范成为点睛之笔。
2、互动式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初中科学互动式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可以实践和总结出不同的规律和不同的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其特殊性,因此不能照搬。在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认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过程的发展互动评价可以在完成一个教学环节后进行,也可以视教学情况在完成多个环节后一起进行。
在互动过程中,我们因学习任务和教学内容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大体上来说,像一些容易的知识技能我们应尽量采用自学交流式,探索性的思考题、拓展性的宜采用探究的方式。像分析题、多步骤的操作题这些难度较大的,就要发挥大家的力量,宜采用导学讨论的方式来进行。
3、要注意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作为教学的认识主体,其认知水平、行为能力是不完善的,是处于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因而,学生还难以独立的充当教学的认知主体。在互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承认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的不完备性,注重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4、走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误区
不能说有了小组学习,就实现了生生互动,或者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就进入了互动,或者热热闹闹的课堂就是互动。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诱发学生与学生、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但是,并不是说,有了这种形式,就一定能实现互动。情境的创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诱发师生互动,但要真正产生互动,要符合学生的需要,要贴近学生实际;热热闹闹的课堂,只是互动的外在表现。真正的互动,应该是思维在互动、情感在交流。学生思维启动活跃起来,情感调动投入进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有时候即使没有互动的外在形式,只要思维在碰撞,情感在交流,就会产生互动。
做好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要明确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过程,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就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意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几个问题,这样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文秀.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互动.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09
[2]郑金洲.互动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03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06
【关键词】 互动;模式;科学
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目标是拓宽教学信息传递的渠道,丰富教学信息传递的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双赢。互动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初中科学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起了互动的科学课堂教学体系,促成了课堂多向互动局面的出现和互动教学关系的生成。我在初中科学的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过程
1、合作探究,体验互动活动
互动课堂教学要积极设计和实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让师生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共同经历成长过程。教师在初中科学课上应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努力将某个学生的财富变为更多人的财富,在讨论交流中自主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我们特别强调应切实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使课堂变为“活”的课堂、学生自己的课堂。
2、创设情境,生成互动问题
创设情境是情感活动的激发阶段、思维活动的启动阶段。在教学中引入具体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有价值的问题是有意义的互动的源头,作为初中科学课上情境的创设,应当有利于学生自主提出有价值地探究问题。为此,科学课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社会生活、学习经验、知识基础等创设能激发学生参与情感、创新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新性学习动机。
3、拓展应用,开放互动空间
拓展应用是一个人学习的主要动机,是本教学模式追求的目标之一。我们可以把“身边的科学”引入课堂,再把“科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这样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科学的真谛,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促进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从而体会科学的价值。这时得出结论并不是最后的结果,可以利用生活中或其他方面的现象作出新的解释,并在解释的过程中对已得的结论做进一步验证,或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最后,还可以通过科学作业等形式连接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延展互动活动的内容,延续互动活动的时空,使兴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使探究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4、欣赏感悟,发展互动评价
互动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应当调动更多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以评价为手段进一步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在评价中应坚持“以情感感动情感,以情感激励发展”。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互动评价中欣赏他人所长和自己所长,让每一位学生在成功感悟中主动进行自我反思,促进自我发展,取得更大成功。
二、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更加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营造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间的交往应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民主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要相信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力,大胆告别满堂讲,实行教学民主,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氛围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师生关系的传递由传统的单向知识传递关系,变为民主、平等、合作得多向信息交流互动关系,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多边互动成为教学的主要形态,教师的讲授和示范成为点睛之笔。
2、互动式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初中科学互动式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可以实践和总结出不同的规律和不同的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其特殊性,因此不能照搬。在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认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过程的发展互动评价可以在完成一个教学环节后进行,也可以视教学情况在完成多个环节后一起进行。
在互动过程中,我们因学习任务和教学内容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大体上来说,像一些容易的知识技能我们应尽量采用自学交流式,探索性的思考题、拓展性的宜采用探究的方式。像分析题、多步骤的操作题这些难度较大的,就要发挥大家的力量,宜采用导学讨论的方式来进行。
3、要注意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作为教学的认识主体,其认知水平、行为能力是不完善的,是处于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因而,学生还难以独立的充当教学的认知主体。在互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承认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的不完备性,注重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4、走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误区
不能说有了小组学习,就实现了生生互动,或者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就进入了互动,或者热热闹闹的课堂就是互动。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诱发学生与学生、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但是,并不是说,有了这种形式,就一定能实现互动。情境的创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诱发师生互动,但要真正产生互动,要符合学生的需要,要贴近学生实际;热热闹闹的课堂,只是互动的外在表现。真正的互动,应该是思维在互动、情感在交流。学生思维启动活跃起来,情感调动投入进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有时候即使没有互动的外在形式,只要思维在碰撞,情感在交流,就会产生互动。
做好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要明确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过程,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就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意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几个问题,这样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文秀.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互动.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09
[2]郑金洲.互动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03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