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冯世伟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七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新时代的背景环境下,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及理念正在不断地涌出,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其中赏识教育得到了许多体育教师的关注重视,对初中体育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将对初中体育教学当中采用赏识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体育;赏识教育;素质教育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赏识教育的应用得到了许多院校的支持,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初中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下文将对赏识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该模式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1、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是根据当前课改要求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教育方式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行为进行指导强化,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信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同时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教师若想开展相关的体育教学工作,需要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模式,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及技能。简单来说,教师需要根据初中生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模式。利用赏识教育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同时确保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时的身心安全,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体育技术和知识,强化师生之间的联系,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落实各项体育教学任务。
3、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教育形式化
对于许多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对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缺乏一定的重视,对赏识教育缺乏应有的认知,这就使得体育教学过于形式化,例如,教师在应用赏识教育模式时,只是一味地鼓励学生去运动,并没有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存在较强的抵抗情绪,导致教学效果得不到显著改善。此外,许多教师开展体育教学任务时,往往没有真正落实赏识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得不到明显提升。
(2)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许多教师在应用赏识教育进行体育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例如,教师往往只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说教教学,该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地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当中缺乏应有的兴趣。此外,目前学生受到各种网络平台的影响,其性格特点过于明显,教师若在应用赏识教育时,对学生采取过多的说教,将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严重的抵制情绪,从而使得教师无法顺利地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进一步地提升赏识教育的应用效果。
4、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体育老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
对于体育教师而已,不仅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同时也是赏识教育的落实者,为了进一步地确保体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落实,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了解沟通。教师需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让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当前所面对的疑惑和困难,并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当前的情况,通过面谈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目前的身心发展状况,但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许多初中生由于所接触的成长环境不同,可能会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隐私,从而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这就使得教师与此类学生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隔阂,导致赏识教育无法顺利地开展。因此,为了确保赏识教育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有助于为赏识教育的落实打下一定的基础,不仅可以有效地了解掌握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同时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体育知识及技能。
(2)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体育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素质水平,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需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引导工作,从而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来合理地安排教学工作,尽可能地避免对学生进行呵斥或是采取一些不好的行为来伤害学生的自信心或自尊心。例如,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若有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按照要求进行锻炼,甚至影响其他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对该学生进行提醒,避免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对其进行批评,同时在课后可以主动地与其进行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能够在以后的体育课程中按照要求来进行运动锻炼。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赏识教育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交流合作活动,例如,在进行体操姿态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师从旁进行辅助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体操技巧,之后可以让每组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潜移默化地开展赏识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又或是可以开展一些趣味竞走、跑步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于运动设备的要求较低,对于各地区的院校来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内部空旷场所来开展相应的趣味活动,同时在及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设备来调整体育运动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所开展的趣味足球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运动规则,一定程度地不仅丰富了该趣味活动的形式,同时还可以降低该运动的整体难度,让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当中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同组学生之间的鼓励帮助来进一步地提升赏识教育的应用效果。
5、结束语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的体育教学工作,同时可以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运动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运动锻炼当中。
参考文献:
[1]程凯丽. 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2).
[2]宋家宽. 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18).
[3]郭新华. 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7, 000(010):101-102.
【关键词】 初中体育;赏识教育;素质教育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赏识教育的应用得到了许多院校的支持,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初中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下文将对赏识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该模式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1、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是根据当前课改要求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教育方式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行为进行指导强化,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信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同时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教师若想开展相关的体育教学工作,需要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模式,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及技能。简单来说,教师需要根据初中生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模式。利用赏识教育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同时确保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时的身心安全,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体育技术和知识,强化师生之间的联系,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落实各项体育教学任务。
3、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教育形式化
对于许多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对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缺乏一定的重视,对赏识教育缺乏应有的认知,这就使得体育教学过于形式化,例如,教师在应用赏识教育模式时,只是一味地鼓励学生去运动,并没有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存在较强的抵抗情绪,导致教学效果得不到显著改善。此外,许多教师开展体育教学任务时,往往没有真正落实赏识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得不到明显提升。
(2)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许多教师在应用赏识教育进行体育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例如,教师往往只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说教教学,该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地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当中缺乏应有的兴趣。此外,目前学生受到各种网络平台的影响,其性格特点过于明显,教师若在应用赏识教育时,对学生采取过多的说教,将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严重的抵制情绪,从而使得教师无法顺利地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进一步地提升赏识教育的应用效果。
4、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体育老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
对于体育教师而已,不仅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同时也是赏识教育的落实者,为了进一步地确保体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落实,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了解沟通。教师需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让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当前所面对的疑惑和困难,并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当前的情况,通过面谈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目前的身心发展状况,但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许多初中生由于所接触的成长环境不同,可能会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隐私,从而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这就使得教师与此类学生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隔阂,导致赏识教育无法顺利地开展。因此,为了确保赏识教育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有助于为赏识教育的落实打下一定的基础,不仅可以有效地了解掌握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同时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体育知识及技能。
(2)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体育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素质水平,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需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引导工作,从而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来合理地安排教学工作,尽可能地避免对学生进行呵斥或是采取一些不好的行为来伤害学生的自信心或自尊心。例如,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若有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按照要求进行锻炼,甚至影响其他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对该学生进行提醒,避免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对其进行批评,同时在课后可以主动地与其进行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能够在以后的体育课程中按照要求来进行运动锻炼。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赏识教育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交流合作活动,例如,在进行体操姿态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师从旁进行辅助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体操技巧,之后可以让每组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潜移默化地开展赏识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又或是可以开展一些趣味竞走、跑步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于运动设备的要求较低,对于各地区的院校来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内部空旷场所来开展相应的趣味活动,同时在及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设备来调整体育运动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所开展的趣味足球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运动规则,一定程度地不仅丰富了该趣味活动的形式,同时还可以降低该运动的整体难度,让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当中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同组学生之间的鼓励帮助来进一步地提升赏识教育的应用效果。
5、结束语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的体育教学工作,同时可以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运动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运动锻炼当中。
参考文献:
[1]程凯丽. 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2).
[2]宋家宽. 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18).
[3]郭新华. 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7, 000(01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