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析“双减”政策背景下 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方法

【作者】 杨翠娥

【机构】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双减政策的提出让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双减理念成为当前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分析,紧扣目标设计教学,密切关注学情,为学生的主体发挥留出充足的空间,并对课堂教学中的“加法”与“减法”进行科学的把握,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阵地。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小学高年级主题阅读能力提升的方法,以期能够为今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自主学习;教学实践;双减政策

  自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落实“双减”工作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双减”的政策下,全体教师队伍为全面打造全新的教育模式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减量不减质,不断提高整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帮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双减”政策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有利于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双减”政策背景,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主题阅读教学是把阅读教学的视野和课堂结合起来,将阅读教学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充分重视个体经验,在与多个文本(素材)的碰撞交融中重过程、重生成、重理解,建构一种开放的语文阅读立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究,现就所做的探究谈几点方法:
  一、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定好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调子”
  高年级(小学第三学段)语文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实现怎样的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实质上是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认为,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新课标总体目标里面关于阅读教学的四点目标,就是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学习的基调: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会浏览。
  3.积累词语,辨别词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二、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教学策略
  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要经过长期养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长足的进步。对于教师来讲,要知道学生阅读哪方面已经学会、哪方面还没有学会,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重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弱势部分。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学习中,学生往往对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不是很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之前根据要阅读的文章出题,其题目要紧贴文章中心思想,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阅读,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从而能够真正读懂文章。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所提高。
  三、精选阅读材料,强调阅读技巧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而主题式阅读教学法则能十分有效地教授学生一种非常好的阅读习惯,利用文章主旨为中心把握全文。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这一阶段,教师可以经典文章为素材,精选阅读材料,教授总结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至于如何精选阅读材料,则应分类择优择典,总结归纳不同主题的典型特点。通过一定数量精选素材的阅读训练的积累后,学生就能更加容易分类掌握各种阅读技巧,为处理后续阅读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其实语文阅读教学是有法可依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训练,教授一类回答阅读问题的技巧,使学生以文章中心思想为阅读导向,更有效地应答阅读理解的题目,使其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但只局限于一道题、一篇文章的讲解,不懂延伸,依然不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因此,要以经典文章为教学落脚点,从主题出发,然后延伸至这类主题的相关文章。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学习过程中便可以利用这类文章的阅读技巧进行文章的分析,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总结出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典型的几类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挑选课外优秀范文作为主题式教学的扩展教材,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增强学生对各类主题阅读技巧的掌握。这种围绕一个主题,多个阅读素材的阅读训练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但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课外阅读素材的呈现方式不应拘泥,应丰富多彩,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时下小学生喜爱的漫画影视等元素纳入素材的搜集范围。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创建主题式阅读教学情境。
  总之,小学主题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应根据学情,整合课程资源,创设主题阅读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课文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阅读教学必须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文本延伸到文化;阅读教学既要追求知识的积淀,又要促进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这一实践探索,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增强了信心,我们将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继续实践下去。
  参考文献:
  [1] 吴晓玲.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探究[J]. 明日, 2021(16)
  [2] 陈波. 浅析“碎片化”阅读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 语文新读写, 2021(10)
  [3] 罗盛兴.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有效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