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学生成为美术学习主人的策略探寻

【作者】 屈 阳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思源实验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欲让每名学生都能成为美术课程下的学习主人,就要使美术课堂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快乐性和德育性,只有确保让每个不同潜质的的学生都得到其现有美术基础上的最大化发展,才能使其成为主人而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美术素养的提升过程中。
  【关键词】 小学美术;兴趣培养;快乐教学法;德育渗透;主人;成为

  随着国家对美育实施重视程度的要求加大,美术在学校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渐渐浮出水面而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强化美术教学不仅是育“能”——发展创美能力增强绘画实践能力,而是“育心”——提升人的审美情趣陶冶净化心灵,正是因为这个作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但在“应试”当道的影响下,成为“豆芽科”,其意义被忽视,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宣科”多,画一幅图就是一节课的多,不注重学生积极性调动,没有过多注重有效性策略的选择与利用问题思考,导致低效出现。在践行重美育、促提升的今天,美术作为学校美育担当的主担科目,自然就想方设法让学生获得优质的美术教育,承担起应有责任。在这几年美术教学中我认为只有让学生成为美术课堂中真正的学习主人了那我们教学预期也就可以实现了,即让学生快乐学美术而且可以达到新课标要求。下面,我把近几年在美术学科中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一些教学实践感受倾述之。
  一、加强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
  让学生对学习持有强烈兴趣是让学生成为美术学习主人最直接的方式。很多教师大家关于这一点已说得过多。作为一种经验我们最好把其变成教学行为运用起来。为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和动力加持,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主体理念,通过使掘出美术学科魅力,让美术课堂既有活力又有趣味,互动性大大增强。首先要高度重视,改变传统不考不教的错误认知,精心设计和教学实施,如课时安排、教学设施及工具、室外美术活动等,都要做到和其他列入统考学科一样的教学备课与上课以及其他环节,特别应在激趣上下足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功夫,尽可能通过多样化的策略使其受到美术学科的趣味性影响而发出“我要学”之需,这样他们才会更主动更有动力参与到美术这门重视觉性特征的学科中来。所以,培养学生兴趣成为美术教学的一件头等大事。而且还必须以优化的策略来落实。
  二、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美术教学要面向全体,要实现让每个学生“能在他们现有美术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实施中来成为学习主人。要达到这样目标,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对于小学生,实施愉快教学法便是其中很好一辙。
  (一)良好教态开启愉快教学法。良好的教态给人可亲感,信任感,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他们会在教师笑容中感受到安全与自由。所以在实施中,教师要做到友善、自然,与同学一起营造融洽、愉悦的氛围。“教态”是指在课堂中教师给人的“晴雨表”,是学生能感受到的“外在表现”,也是学生窥知教师“内心性情”的窗口。而良好的教态,总是能使直接接触者感到亲切,对话愉快,给人愉悦轻松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心理自由感。所以,要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老师就得是一脸笑容,一副亲切的样子,能使同学们产生愉悦的联想和思维上的“放纵”,从而学有快乐。
  (二)在优化辅导环节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愉悦。辅导是美术课堂上占据时间最长的环节,在创美过程中教师应对学有困难的每位学生有着特别引导,这是利用学习成功带来愉悦体验促进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有效方法。在巩固形成能力阶段,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非常讲究的,要重视教学法的引导,使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融入自身的创美过程中。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适时的指点帮助,对有学习任务有难度的同学要有启发性的建议;对于优秀的作业,应予以鼓励与赞扬,并请他们说说做法,以激励他人。
  三、加强德育渗透让学生获得以美育心的教育
  培人先培德,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人文性和实践性,作为美育实施和心灵陶冶的有效载体,它的每一笔、每一线、每一颜色和每一个形态,无不蕴含着作者的心灵和情感表达。当然,一个完整的美术作品,其自身就是一部内涵德育资源的教材,每线每笔都代表着艺术形象,有着德育因子,其在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和品德意志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培育作用,特别是“以美育心”增强发奋学习情感更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我们每当看到一个好的作品时心理总有一个我是能画出这样的作品就太好了的想法,这就是自我激励。而教师就要利用这种心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通过平台搭建和科学诱导学生主体作用就会形成并发挥出来。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为了美术课堂上的“好之者”。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物古迹的介绍或“数字化”游览——看视频,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他们的国家荣誉感和自信力。课堂上我利用3D动态软件制作的课件让学生随着视频播放去游览万里长城、敦煌壁画、云岗等历史遗迹;让学生在探寻中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阅读拓展,就可以在浸润心灵的过程中实现以美育心的效果。
  总之,美术教学实施是学校这个育人阵地培养学生审美、创美的重要平台,作为担当的教师应必须想方设法搭建培育平台,通过行之有效的实施举措,鼓励学生在教师精心实施听美术课堂中充分发挥作用,发展美术素养,提升自我创美、赏美的实践能力,为终身美育打好基础。这是我们小学美术教学应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月建,新课程视域下的小学美术快乐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8年。
  [2]李红琴,美术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人的策略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