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研究

【作者】 王 科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九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当前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张,而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学科来说,教师应当从提高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通过“趣味化”的方式展开授课,以此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研究美术知识,并积极的练习绘画的技巧,让学生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美术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美术;趣味教学;授课方式

  小学美术属于一门艺术类学科,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不过美术作品以及知识的难度比较高,很容使学生丧失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因此小学的美术教师要利用更具趣味性的手段实施授课,以此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同时提供课堂的实践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小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一、趣味化教学对小学美术课堂的作用
  (一)可以有效提高教师授课的效率
  美术知识具有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学生很难做到快速理解,同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小学生的能力还比较弱,无法领会画作当中的含义,这会降低美术教师的授课效率,而现在教师利用趣味化的手段实施授课时,教师会围绕“趣味化”设计授课的方案,要使授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乐趣,并且通过更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为快速的学习不同的美术知识,这样在趣味化的课堂中,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轻松快乐,而且还将轻松的学生美术知识,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也将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和理解,使小学生可以高效的掌握美术知识,不断提高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的成果。
  (二)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如今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效率,还更应该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可以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生活还有成长做好铺垫。现在当教师采用“趣味化”模式授课时,学生将有更为明显的提高。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为了贯彻“趣味化”模式,会转变课堂的授课形式,利用更多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的方式进行教学,给予学生课堂更多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美术知识,这样就是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而且在实践当中不断的锻炼自身的各项能力,使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美术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二、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的方式
  (一)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实施美术教学
  在美术教材中的内容是以“平面”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在观看课本的时候,难免会感觉比较的枯燥,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前多媒体工具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主流,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立体的展示丰富的学习内容,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施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在授课前,教师应当为学生准备好生动有趣的课件,将美术知识、绘画方式、美术作品的背景以直观的方法呈现出来,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准备更多书本中没有的美术内容,当授课时,通过多媒体工具进行播放,并进行细致的授课。这样利用多媒体授课,教师可以用直观化和立体化的方式降低美术难度,毕竟借助丰富的课外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并更快的掌握美术知识。
  例如教授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时,教师先将“写生”方式以立体动图的模式展示出来,而后在网络中下载各式各样的优美风景图片,当上课时,教师用多媒体工具展示教学的课件以及风景图片,这样学生既能够简单明了的学习“写生”的技巧,并且领略各式各样的风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展开“风景写生”,提高了小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采用活动模式提高课堂活跃性
  美术教师在实施授课的时候,要想更为高效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那么“游戏活动”模式应当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手段。比如教师可以展开“绘画比赛”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授课的时候,美术教师先要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实施详细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了解绘画的方式方法,而后为学生安排绘画比赛的主体,学生需要围绕教师设定的主题自由的进行绘画创作,这样利用比赛活动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美术课堂的活跃性,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将会更为专注的研究绘画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掌握绘画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小学生美术能力和核心素养。
  例如教授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鸟语花香”时,教师在课堂中先将创作“花”和“鸟”的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绘画中抓住创作的关键点,而后教师用“花”“鸟”作为比赛的主题,让学生自由的展开创作。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为自由的学习和练习绘画方法,同时在比赛活动中的提高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小学生获得良好的美术能力。
  (三)运用多人合作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美术教师在授课时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合作自主”模式展开教学。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以美术小组的形式研究美术内容与绘画方法,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对美术知识的看法,并且通过相互探讨的方式解决自身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可以轻松越快的进行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合作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有效的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以及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式,使小学生提高学习美术的效率。
  例如教授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奥运精神”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自主研究活动,要求学生围绕“奥运会”主题设计宣传海报。学生们将会在小组当中表达自己对奥运会的理解,同时通过交流确定宣传海报的具体形式,这样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可以自由发表看法,提高了课堂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锻炼绘画技巧,不断提高美术能力,同时在自主探究中,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将得到锻炼,使小学生获得良好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之,趣味化教学对小学生学习美术积极的作用,美术教师在充分贯彻“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通过采用直观性、丰富性、立体性、实践性以及自主性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可以充分的体会到美术课堂的乐趣,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可以高效的学习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志军.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J].中华志愿者,2021(5):220.
  [2]陈映荷.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人文之友,20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