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数学教学中促进主体积极学的策略探寻
【作者】 姚春梅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九龙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主体积极学是新课改的倡导的一种理念的实施方法,要让学生从传统被动接受中扬起主体积极学帆,就必须进行着力引导,让他们通过自我思考、建构、消化,习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素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主体积极学;引导;实践策略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初中数学在新课标精神映照下再掀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实施中要改变那种过于注重接受、死记硬背、题海操练的做法,倡导主体理念落实,通过有意义地搭建平台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主动参与、自主合作、乐于探究这样的新型学习方式。但主体积极学不是凭天而降,这是基于“学生是学习主体”理念而诞生的一种学改模式,是在传统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方式的“扬弃与否定”中推行的,相对于以教师为主体的他主学习。其意义就是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学生经历独立分析、走过探索实践之路,以及由此而提问、创新等手段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学习方法。倡导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从被动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自我主宰,有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选择学习进度的权利。具体说来,就要在如下方面体现主体积极学的主动权。
一、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这是主体积极学的前提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理想结果,对学习过程有规划和指导作用。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由学习者在教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自我确定。比如在《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中我试图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和数学“最近发展区”,向他们提供经验支持,让他们自我确定目标,更具有针对性。有些同学觉得自己应该能学会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律,并熟练运用;还有的认为还要复习二次根式的化简等。这样,当学生明确了主体积极学目标就会在自学中有的放矢,找到重点学习内容了。这并不是教师们的“硬命令”和“不作为”,也并非教科书上一成不变的目标要求,而是由参与者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原来的数学知识基础所提出的,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达到这个目的有了情感和基础的支持,能有效地完成自我设定的学习目标而取得数学进步。这儿的所产生的体验又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学有了更强的动力。
二、自我选择学习方法,这是主体积极学的重点
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省时、高效,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对于初中学生,前期的数学学习可以说奠定了良好学习能力和方法基础,培养学生的主体积极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其方式不同则也有差异。例如,有些人在读书时比较喜欢自己想,有些人则比较爱和人沟通。前者呈现出一种独立的姿态,而后者呈现出一种依赖型的学习思想。这两种不同的认识类型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影响不大,都有好处,都可尝试,最好交叉开展。也就是我们在实施时不能坚持一成不变,要善于指导他们,让他们在自己的发展中找到合适的学习途径。例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以合作探索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构建、以绘图的形式构建知识框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形成知识单元、以照片形式展示个人风采,以表演形式展现学习成果等。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你能把你所学的东西都学会了,你的课堂学习成绩就会变得很好。它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认识风格和对学习方法的尊敬。让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既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释放,又能使他们得到愉快的经历体验,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与追求成功的毅力。我们可以看到对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选择的认可与尊重,鼓励他们用主体积极学取代他主学习就是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新理念的新做法,是课改的倡导,是有效的教学。
三、自我反馈学习效果,这是主体积极学的支撑
“以馈定教”是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新理念,这种理念要求在新课教学起始阶段安排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而自设学习目标开展主体积极学,教师再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开展下步教学。因此,自我反馈学习效果是新课教学调整策略的一个重要依据。安排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整理学习效果、反思学习收获、找到学习难关。最后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向教师或全班同学汇报反馈学习成果。例如我在九年级数学的《图形的旋转》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画的形式来巩固和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很从学生在操作理解到了旋转点、旋转角、旋转中心等概念。这样,学生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反馈而且使自我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体验到了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带来的学习愉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经历旋转操作后发现所得到图形与原图形的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发现形成结论。这样教学,少了强宣,多了自主积极学,学生收获在经历、体验中得到了升华。这一点如果仅采用教师宣讲,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而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积极学,他们很容易获得这种认识,建构这种知识。
主体积极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赋予的责任重托,也是我们义务教育必然要承担的教育使命。在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中,要让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竞争者要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现在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竞争利器——良好的自学能力。数学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我们在授予学生的同时,更要辅以方法和能力,提高数学的综合素养。当然,强调主体积极学,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让学生有更多的、能独立进行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其龙,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学的方法[J].学周刊,2021年。
[2]维德军,初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2019年。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主体积极学;引导;实践策略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初中数学在新课标精神映照下再掀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实施中要改变那种过于注重接受、死记硬背、题海操练的做法,倡导主体理念落实,通过有意义地搭建平台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主动参与、自主合作、乐于探究这样的新型学习方式。但主体积极学不是凭天而降,这是基于“学生是学习主体”理念而诞生的一种学改模式,是在传统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方式的“扬弃与否定”中推行的,相对于以教师为主体的他主学习。其意义就是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学生经历独立分析、走过探索实践之路,以及由此而提问、创新等手段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学习方法。倡导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从被动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自我主宰,有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选择学习进度的权利。具体说来,就要在如下方面体现主体积极学的主动权。
一、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这是主体积极学的前提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理想结果,对学习过程有规划和指导作用。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由学习者在教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自我确定。比如在《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中我试图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和数学“最近发展区”,向他们提供经验支持,让他们自我确定目标,更具有针对性。有些同学觉得自己应该能学会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律,并熟练运用;还有的认为还要复习二次根式的化简等。这样,当学生明确了主体积极学目标就会在自学中有的放矢,找到重点学习内容了。这并不是教师们的“硬命令”和“不作为”,也并非教科书上一成不变的目标要求,而是由参与者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原来的数学知识基础所提出的,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达到这个目的有了情感和基础的支持,能有效地完成自我设定的学习目标而取得数学进步。这儿的所产生的体验又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学有了更强的动力。
二、自我选择学习方法,这是主体积极学的重点
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省时、高效,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对于初中学生,前期的数学学习可以说奠定了良好学习能力和方法基础,培养学生的主体积极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其方式不同则也有差异。例如,有些人在读书时比较喜欢自己想,有些人则比较爱和人沟通。前者呈现出一种独立的姿态,而后者呈现出一种依赖型的学习思想。这两种不同的认识类型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影响不大,都有好处,都可尝试,最好交叉开展。也就是我们在实施时不能坚持一成不变,要善于指导他们,让他们在自己的发展中找到合适的学习途径。例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以合作探索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构建、以绘图的形式构建知识框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形成知识单元、以照片形式展示个人风采,以表演形式展现学习成果等。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你能把你所学的东西都学会了,你的课堂学习成绩就会变得很好。它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认识风格和对学习方法的尊敬。让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既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释放,又能使他们得到愉快的经历体验,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与追求成功的毅力。我们可以看到对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选择的认可与尊重,鼓励他们用主体积极学取代他主学习就是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新理念的新做法,是课改的倡导,是有效的教学。
三、自我反馈学习效果,这是主体积极学的支撑
“以馈定教”是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新理念,这种理念要求在新课教学起始阶段安排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而自设学习目标开展主体积极学,教师再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开展下步教学。因此,自我反馈学习效果是新课教学调整策略的一个重要依据。安排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整理学习效果、反思学习收获、找到学习难关。最后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向教师或全班同学汇报反馈学习成果。例如我在九年级数学的《图形的旋转》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画的形式来巩固和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很从学生在操作理解到了旋转点、旋转角、旋转中心等概念。这样,学生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反馈而且使自我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体验到了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带来的学习愉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经历旋转操作后发现所得到图形与原图形的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发现形成结论。这样教学,少了强宣,多了自主积极学,学生收获在经历、体验中得到了升华。这一点如果仅采用教师宣讲,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而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积极学,他们很容易获得这种认识,建构这种知识。
主体积极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赋予的责任重托,也是我们义务教育必然要承担的教育使命。在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中,要让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竞争者要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现在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竞争利器——良好的自学能力。数学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我们在授予学生的同时,更要辅以方法和能力,提高数学的综合素养。当然,强调主体积极学,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让学生有更多的、能独立进行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其龙,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学的方法[J].学周刊,2021年。
[2]维德军,初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