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探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 彭 龙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八二一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在高中阶段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创新管理理念”、“构建师生关系”、“优化管理模式”、“营造良好氛围”的策略,希望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性建议。【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探究
在高中阶段,有效的班级管理对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在管理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身心发展、性格特点等因素,结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班级的实际状况,设立有效的管理方案。通过良好的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
在目前阶段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大多数教师更加注重结果,忽视了管理过程和方法。在管理工作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导致学生们学习压力大,在班级管理中存在逆反心理。并且对于管理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常常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单向输入”的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反思,强硬、枯燥的管理模式让学生们难以接受,使班级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作为班主任要意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运用良好的管理模式改变现状[1]。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策略。
(一)创新管理理念。
在高中阶段,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更新并转变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工作中,不能采取“强制式”、“压制式”的管理方式,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采用“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模式。
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能及时对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改善。班主任要通过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模式,使自身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并且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二)构建师生关系。
在高中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学生们学习压力较大。因此,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和不良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要想有效的开展管理工作,要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特长。比如,个别同学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担当班干部,发挥其管理能力。
班主任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能一味地职责和批评。教师要客观地看待问题,并帮助学生分析,引导学生改变自身的不足。教师要走进学生、关心学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2]。
(三)优化管理模式。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对自身和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用创新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在传统管理模式中,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学生只能被迫执行教师的管理方案。其实则不然,班主任不仅是管理者也是管理工作中的引导者,而学生并不只是被管理者,也可以作为管理者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
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可以运用民主化的自主管理体系进行班级管理。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任命班干部,并实行班级干部轮流制。教师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亲身参与,使其在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自主商讨并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民主化的自我管理模式,提高了学生们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3]。
(四)营造良好氛围。
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等方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也很重要。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对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4]。
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们共同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设置“信息栏”、“读书角”等,为学生提供整洁、温馨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或交流会等活动,通过学生们在活动中的反馈,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充分意识到在高中教学工作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班级就是一个集体,更是学生和教师生活和学习的家庭,班主任合理科学的开展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从各个方面照顾学生、教师要及时的内省以及选拔优秀的班干部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班主任要在更新管理理念,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和调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要“多理解”、“少批评”。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班级管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莫翠云.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1(8):77-78.
[2]李颖慧. 探究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 南北桥,2021(4):192.
[3]赖志良. 谈如何做好新阶段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J]. 中外交流,2020,27(4):122-123.
[4]陶政. 解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 魅力中国,2020(1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