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有效应用
【作者】 冯巧安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第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摘 要】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要积极探索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作用,既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使他们形成长期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融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借助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真正实现高效教学和趣味教学。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游戏教学;策略探讨
体育游戏的应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学上的新突破。学生将对体育课程进行改观,以全新的角度去关注体育运动,加大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让教师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得以创新,让教学效率有了稳步提升,因此,发挥出体育游戏的有效性就很重要。其能够利用体育游戏构建高效性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掌握游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契机,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全新的体验,锻炼自身的体魄,提高其体育学习质量和水平。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的很多学校中,教师都会采用应试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并没有对体育这门学科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软件的更新也处于滞后的状态。正是因为这些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感到课堂的枯燥无味。其次,大部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开展教学时,都是以考试作为目标进行教学,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这门学科在改革的理念中着重的突出了体育在中考中的所占比重,这就表明校方应该给予极大的关注。所以,不注重理念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难以得到激发的。
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计体验式体育游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实际教学中,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应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构建动态化课堂,增强课堂趣味性,同时还应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平台,在体育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体验运动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将体育游戏融入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抢位子”“贴膏药”等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保证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课堂教学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引入游戏时,教师应注意体育游戏的选择,选择的游戏不仅要能带动学生整体肌肉伸张,保证学生充分活动,还应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符合,兼顾课堂趣味性及练习技术性。
(二)注重组织管理,渗透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体育教师在此期间要重新做好管理者的角色。因为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将体育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告诉学生,却没有深入其中,对学生的状态进行整理。导致体育活动的出现,即使有游戏也发挥不出其优势所在,所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体育游戏渗透组织管理的规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需要体育教师注重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方便为学生讲解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方式,避免学生在游戏中毫无目的的玩耍,属于浪费时间;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对体育教师展开管理的培训。因为只有体育教师明确了整个课堂开展的目标,才会将学生带入其中,让体育游戏变得更加具有秩序性。当然,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也可以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
(三)在热身运动中应用体育游戏,唤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热身运动是重要的体育教学环节,也是唤起学生参与兴趣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化的热身形式,如慢跑热身,通过游戏来提升热身运动的效果。比如,青蛙跳、穿梭跑、触球追人、解脱接力等,都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开展和实施。不同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适应性是不同的,特别是今天的初中生,体能普遍不足,很多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奔跑和锻炼。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改善教学方法,通过热身运动来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借助于体育游戏,对不同学生的体能和心理进行了解,然后才能在接下来的体育训练中有的放矢,给每一位学生设计契合其自己的训练模式。
(四)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化开展游戏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就会产生差异。在游戏教学中,学生处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要想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差异性。为此,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在开展课程之前,应该首先收集学生的学习意向,根据差异作出正确的导向,让学生在意愿项目学习时,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例如:教师进行接力赛教学时,像男生和女生之间的身体素质不同,就要进行不同的男子女子接力赛训练。比如在进行球类教学时,男生爱打篮球,女生一般就对篮球了解不多,因而要进行不同的教学。通过这样差异化个性化地游戏教学,学生的体育水平得到切实地提升,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发展。
(五)结束环节设置游戏,放松学生身心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渗透游戏内容,不仅体现在课前热身环节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运用到课程结束环节,贯穿于体育课程的始终。这是由于经过一节课的体育训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产生了一定的紧张感,需要通过游戏来使身体机能得到放松和恢复。这样,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在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借助体育游戏,为下节课的教学打好基础。在对学生进行跳高和跳远项目训练指导时,由于此项目对体能要求较高,而且在运动过程中对体力的消耗也较大,学生经过项目训练,身体容易产生疲惫感。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结束之前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的小游戏。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科目的教育中,把游戏教学法应用起来不但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健孩子体魄。因此教师在运用体育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游戏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为达到良好的效果,老师应在参加教学活动时,合理地与游戏教学方法相结合,有效地充分发挥活动教学方式的功能,使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掌握运动基本知识,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贺建宝.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2(02):149.
[2]宫名.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