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沟通技巧探究
【作者】 阿卜杜艾则孜·肉孜麦麦提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中学
【摘要】【关键词】
【摘 要】 初中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学校应极大化关注学生身心的科学化成长。中学班级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这对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班级管理的实践教育经验,针对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沟通等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沟通技巧;策略探讨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目标是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由于初中生年龄相对较小,对社会层面的内容缺少认知,身心发展也不完善。师生沟融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在教育活动中师生沟通、互动是不可替代的,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管理工作中,我们依靠师生沟通环节渗透工作目标。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师生沟通难题造成了工作质量上升的瓶颈,对此要求我们理性分析问题并提出管理对策。
一、探究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意义
初中班主任跟科目的教师任相比在学生们的眼里是不同的存在。需要更多的关心学生们的心理和生活状况,让学生在学校里也能感受到温暖和爱。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校住宿,学生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到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初中班主任就相当于这些学生的父母,学生有什么事情都需要与班主任汇报。班主任是学生们在生活上直接接触的老师,学生们在生活上遇到的事情可能会很多,所以班主任在生活方面更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班主任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一个更为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更是对班主任的教学带来了便利。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做好有效沟通,保护学生自尊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处于逐渐发展的阶段,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该首先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能够从心里接受,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否则会促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造成了师生之间的矛盾升级。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该以朋友的角度、运用温和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沟通,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学生肯定,能够真诚地与学生进行良好交流,才能够与学生的和谐相处,以此取得学生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班级中的一些事物,从而让学生及时明确自身的不足并积极改正,学生与班主任建立信任感之后,能够及时将自身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能够促进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相处,从而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促进班级建设的良好发展。
(二)提高沟通技巧,拉近学生距离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当教师去找学生进行谈话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采取一个比较顺从的一个态度,并且在教师询问学生一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也不会去看教师的眼睛,而去看别的地方,很多时候学生都是低头的。那么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和学生的一个沟通的方式不到位。学生从内心中是对教师有一种心理上的畏惧的情感的,那么教师就需要提高自己的一个沟通技巧,并且选择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对学生进行一个交谈,这样的话可以减少学生内心的一个紧张的程度,从而缩短学生的之间的一个距离,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是没有隔阂的,让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从而更好的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三)实施情感教育,了解学生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融入情感教育。在日常管理班里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心理变化。特别是学生刚入学的时候,或者初二有些学校可能会进行分班,学生到新的班级对于陌生的环境肯定不会适应,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主动增加与学生沟通的频率,去了解学生,让学生主动融入新的班级。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实施情感教育,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可以让学生获得认同感和尊重,也可以增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例如可以传授学生一些自我调节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课下对学生加强情感心理咨询和辅导,平时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调动学生融入集体的积极性,由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站学生角度思考,以亲切的方式沟通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年龄问题存在代沟,因此,在学生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直呼理解不了,甚至是学生们的很多观点与认知也得不到班主任的赞同与理解,在观念存在差距时很容易出现冲突事件。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不应以传统管理观念和沟通方式开展现下的工作,应当在新时期当中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与认知,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聆听他们的想法,体会为何他们在出现问题时会存在这样的行为,发现他们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式,从而以此为切入点,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以走进学生的心里,找到他们的需求,向他们表达自己理解的心理,包容他们,并尝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班主任的管理更具人性化,管理效果也更显着,从而提升班主任的沟通能力,让沟通更具人性和艺术性。
(五)教师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力量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还健全,对事物的好坏还不能做清晰的辨别,所以很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接收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会使价值观产生歪曲,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成长;而受到优秀作风的指引,就会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初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中,班主任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人,很多的表现和谈吐都会受到学生的模仿,所以班主任要以更加规范的行为要求自己,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和言谈举止,遇到困难要不轻言放弃,取得优秀的成绩要戒骄戒躁,面对问题时要理智应对。在平时的教学中,班主任要能够通过一些小事来影响学生,使其逐渐形成更加规范的言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保持稳定的心态,积极地面对人生。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良好的沟通行为,班主任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和观点,在密切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维护每一名学生的利益以及整个班级的集体利益。因此,在今后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对沟通形式优化的详细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提升师生沟通质量。
参考文献:
[1]殷姝.沟通技巧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启迪与智慧(中),2019(12):95+94.
[2]李昌达,魏国琴.试分析沟通技巧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