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策略
【作者】 阳 丹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城东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建构游戏是融操作性强、艺术性高、思维丰富、创造大胆为一体的活动,是幼儿阶段不可或缺的一种体验。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经常玩建构游戏的幼儿,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有关数量、图形以及空间相关的知识,主要表现在幼儿在搭建和拼插各种作品的过程之中,幼儿们通过利用对称、排列、垒高架空等方式来呈现出作品的美。因此,幼儿园必须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以及材料,以促进幼儿构建游戏的开展。
一、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创新思维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就是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而不是与传统教学一样,学生的学习知识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复制与粘贴,它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发现,在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每名幼儿都是天才,都有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建构游戏大都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作为中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通过构建游戏来反应周围的现实生活。一个良好的构建游戏设计,不仅能够将幼儿如同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他们保持高度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够激发幼儿独立的去构思所构建的游戏主题和游戏内容,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分动写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比如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在引导幼儿利用积木搭建机器人的游戏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幼儿们播放了一段有关机器人的录像片,然后引导幼儿根据视频中机器人的形象搭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于是幼儿们的游戏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在搭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搭建的初期他们大多幼儿模仿视频中机器人的形象,但随着游戏的推进,幼儿的想法越来越多,有的幼儿说:“这么多机器人,他们应当怎么吃饭呢?”有的幼儿说:“这么多机器人,他们的衣服谁给洗呢?”还有的幼儿说:“这么多机器人,他们要生病了应该怎么办呢?”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在游戏中自发的组成了合作小组,有的幼儿在搭建洗衣机器人,有的幼儿在搭建医生机器人等。如此,他们在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完成不同机器人的搭建,使他们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与游戏素材
以往建构游戏的作用往往只是为了打发幼儿碎片化的时间,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安排随时终止自己的游戏进程,严重影响幼儿思维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建构游戏的有效作用,我们首先要保證幼儿建构游戏合理的时间安排,使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一个完整的建构项目,比如每天为幼儿统一安排40分钟左右的建构游戏等。还可以以建构游戏为主题,每两周组织一次家园联动,促进亲自互动,使他们共同完成亲子构建项目。此外,我们还应当保证幼儿建构素材的充足和合理性,在进行素材采购时,充分考虑到幼儿成长发展的需求,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幼儿在游戏中既能体会到游戏的新鲜感,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性。
三、丰富幼儿知识,促进幼儿对构建物体的感性认知
幼儿只有自身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和建筑物有着细致的观察,才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产生构建物体的主观愿望。因此,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当培养幼儿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幼儿对自己常用的玩具,家中的电器、日常用品、身边的建筑物等进行仔细观察。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引导幼儿掌握物体的主要特征,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区分不同类别或者同种类别不同造型物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他们自己在构建物品时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们还应当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播放一些工人劳动的图片或视频片段,使学生对真实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在引导幼儿拼接海军基地的游戏时,我们可以首先为幼儿播放真实海军基地壮观的场地,然后通过对图片的关键部分进行放大,使学生看到基地内部构造的完整性,然后再组织学生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基地的拼插,不仅能够加深幼儿对于所要拼接物体的感性认识,还能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构建游戏中来。
四、关注构建过程,发展幼儿用心构想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建构游戏中游戏素材的堆砌、排列和组合等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对各种材料性能的了解,还能够帮助幼儿建立一定的空间观念,认识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比如在引导幼儿进行“动物的家”游戏构建时,我们首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话说有一天,猴子一家三口去森林参观旅游,忽然一个美丽的城堡映入他们的眼帘,小猴子兴奋极了,对爸爸妈妈说:“我太喜欢这个房子了,你们能帮我也建一个同样的房子吗?”猴子爸爸、猴子妈妈着急坏了,要怎么样才能建造这样一个美丽的房子呢?这时便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能帮小猴子建造这样一个美丽的房子吗?”于是,顺利的将幼儿带入构建房子的游戏情境之中,在幼儿进行搭建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幼儿考虑到猴子一家的实际需求,比如他们一家三口需要为他们建造几个房间呢?除了卧室,还应当为他们建造其他什么房间等等,引导幼儿先构想出房子的样子,然后再动手构建。在幼儿构建时,我们还应当认真的观察每名幼儿,对于他们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及时给予指导性意见,使他们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能够锻炼自己独立构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注重与其他游戏建立联系,培养幼儿对游戏的执着与热情
建构游戏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游戏有着密切的关切,尤其是与角色游戏关系最为密切。建构游戏在完成对某一事物或场景的构建之后,应当融入相应的情节与角色,以彰显游戏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比如在完成大型“游乐场”的构建之后,我们可以组织构建的负责人充当导游,然后班级内的幼儿充当游戏,让导游带着大家对自己所构建的游乐场进行参观,既能锻炼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又能够使幼儿在带领同学参观的同时收获成功的喜悦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总之,建构游戏不应当只是一种简单的构造活动,更应当是一种融合多种技能的创造性组合活动和全面促进幼儿综合发展的活动,对幼儿有着广泛的教育意义。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构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现状出发,加强对幼儿构建游戏的指导,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成,使幼儿成为游戏与未来生活的主人。
一、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创新思维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就是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而不是与传统教学一样,学生的学习知识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复制与粘贴,它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发现,在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每名幼儿都是天才,都有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建构游戏大都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作为中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通过构建游戏来反应周围的现实生活。一个良好的构建游戏设计,不仅能够将幼儿如同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他们保持高度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够激发幼儿独立的去构思所构建的游戏主题和游戏内容,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分动写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比如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在引导幼儿利用积木搭建机器人的游戏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幼儿们播放了一段有关机器人的录像片,然后引导幼儿根据视频中机器人的形象搭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于是幼儿们的游戏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在搭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搭建的初期他们大多幼儿模仿视频中机器人的形象,但随着游戏的推进,幼儿的想法越来越多,有的幼儿说:“这么多机器人,他们应当怎么吃饭呢?”有的幼儿说:“这么多机器人,他们的衣服谁给洗呢?”还有的幼儿说:“这么多机器人,他们要生病了应该怎么办呢?”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在游戏中自发的组成了合作小组,有的幼儿在搭建洗衣机器人,有的幼儿在搭建医生机器人等。如此,他们在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完成不同机器人的搭建,使他们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与游戏素材
以往建构游戏的作用往往只是为了打发幼儿碎片化的时间,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安排随时终止自己的游戏进程,严重影响幼儿思维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建构游戏的有效作用,我们首先要保證幼儿建构游戏合理的时间安排,使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一个完整的建构项目,比如每天为幼儿统一安排40分钟左右的建构游戏等。还可以以建构游戏为主题,每两周组织一次家园联动,促进亲自互动,使他们共同完成亲子构建项目。此外,我们还应当保证幼儿建构素材的充足和合理性,在进行素材采购时,充分考虑到幼儿成长发展的需求,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幼儿在游戏中既能体会到游戏的新鲜感,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性。
三、丰富幼儿知识,促进幼儿对构建物体的感性认知
幼儿只有自身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和建筑物有着细致的观察,才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产生构建物体的主观愿望。因此,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当培养幼儿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幼儿对自己常用的玩具,家中的电器、日常用品、身边的建筑物等进行仔细观察。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引导幼儿掌握物体的主要特征,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区分不同类别或者同种类别不同造型物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他们自己在构建物品时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们还应当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播放一些工人劳动的图片或视频片段,使学生对真实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在引导幼儿拼接海军基地的游戏时,我们可以首先为幼儿播放真实海军基地壮观的场地,然后通过对图片的关键部分进行放大,使学生看到基地内部构造的完整性,然后再组织学生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基地的拼插,不仅能够加深幼儿对于所要拼接物体的感性认识,还能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构建游戏中来。
四、关注构建过程,发展幼儿用心构想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建构游戏中游戏素材的堆砌、排列和组合等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对各种材料性能的了解,还能够帮助幼儿建立一定的空间观念,认识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比如在引导幼儿进行“动物的家”游戏构建时,我们首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话说有一天,猴子一家三口去森林参观旅游,忽然一个美丽的城堡映入他们的眼帘,小猴子兴奋极了,对爸爸妈妈说:“我太喜欢这个房子了,你们能帮我也建一个同样的房子吗?”猴子爸爸、猴子妈妈着急坏了,要怎么样才能建造这样一个美丽的房子呢?这时便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能帮小猴子建造这样一个美丽的房子吗?”于是,顺利的将幼儿带入构建房子的游戏情境之中,在幼儿进行搭建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幼儿考虑到猴子一家的实际需求,比如他们一家三口需要为他们建造几个房间呢?除了卧室,还应当为他们建造其他什么房间等等,引导幼儿先构想出房子的样子,然后再动手构建。在幼儿构建时,我们还应当认真的观察每名幼儿,对于他们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及时给予指导性意见,使他们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能够锻炼自己独立构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注重与其他游戏建立联系,培养幼儿对游戏的执着与热情
建构游戏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游戏有着密切的关切,尤其是与角色游戏关系最为密切。建构游戏在完成对某一事物或场景的构建之后,应当融入相应的情节与角色,以彰显游戏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比如在完成大型“游乐场”的构建之后,我们可以组织构建的负责人充当导游,然后班级内的幼儿充当游戏,让导游带着大家对自己所构建的游乐场进行参观,既能锻炼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又能够使幼儿在带领同学参观的同时收获成功的喜悦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总之,建构游戏不应当只是一种简单的构造活动,更应当是一种融合多种技能的创造性组合活动和全面促进幼儿综合发展的活动,对幼儿有着广泛的教育意义。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构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现状出发,加强对幼儿构建游戏的指导,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成,使幼儿成为游戏与未来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