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

【作者】 张贵臣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开设政治教学的目的是开展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举止做出很大的贡献。想要改变现状,教师就需要做到:帮助学生培养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师生关系也要有效改善,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课堂效率提高。
  一、通过结合情感教育和政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政治中,教师只顾着教学课本内容,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产生不了兴趣。很多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好好学习并背诵是为了应付考试,把学习知识当成一种任务。而不是真正对政治知识感兴趣,更不会花时间和心思了解关于政治的知识。所以政治课堂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也是提升学习能力的主要基地。政治课堂能让学生体会社会生活,了解民生,还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的阶段,对那些情感的事情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将情感教育和政治学习结合起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比如“我与父母交朋友”中,父母与孩子的血缘关系始终存在,孩子即便处于叛逆期也始终用别扭的方式关心着父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不要引入課堂主题,先分析学生与父母的现状,如教师可以说父母伴着我们成长,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到现在,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什么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却离父母越来越远了呢?这是每个学生都面临的问题,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会不自觉集中精力,进行深度的思考。思考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怎么会变成这样,思考如何解决隔阂……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言,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问题讲出来……学生在倾诉完后会急切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教师可以将要讲的课堂内容引入,然后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进行教学。这样充满真实情感的课堂,学生都听得很认真,教学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通过素材将生活和政治知识联系起来
  不管是怎样的知识,它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政治也不例外。不过政治知识太过枯燥乏味,教师若是一味地讲课本内容,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厌烦心理[2]。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素材将生活与政治知识联系起来,在找素材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内容,从而帮助学生透彻掌握课本知识。
  比如“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中,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说出在生活中学生所知晓的不良诱惑,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不良诱惑的图片和危害展现在学生面前。耳听百遍,不如眼见一遍。在看到多媒体技术呈现的图片学生都受到了震撼,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还处于拓展阶段,会提出很多新奇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在听到这些看法的时候,先不要进行否定,要让学生尽情发言。然后等学生说完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客观评价,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学生的行为是否正确。有了这样的互动和生动化的讲解,学生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认清了不良诱惑的危害。
  三、通过改变师生关系和地位鼓励学生自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呈主体地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出来的学生思维受限,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所以在新课改中强调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做主体,让学生通过自学,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初中政治课本不会将重点独立呈现出来,所以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先整理一本重点内容供学生阅读。有了这本重点导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分清楚轻重,减轻学习难度。
  在课本中有很多素材和知识是值得学生去体会的,比如“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明白阅读目标,带着疑问进行学习,总结重点,画出难点,然后进行交流探讨,将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求知识。这样一来,教学质量就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有了提高。在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差不多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举出事例,让学生讨论事件主角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从而得到提升。
  四、有的放矢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就是读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枯燥无味,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而探究式教学法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成为会问、会学的人。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自己质疑,指导学生自己解决疑问,以达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新知。
  五、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组织探究课的能力。在问题探究教学法中,学生会跨学科、多角度去质疑,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同时,还应当具备跨学科多元知识结构、多向和谐的教育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才能真正当好学生探究知识的“导演”,才能太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总之,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氛围也很枯燥乏味。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身心在逐渐成熟,但是还带有一些小孩子心性,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改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