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宋勇波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积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与习惯,以实现地理教学有效性,本文基于有效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结合有效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从而更好地助力学生发展。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管理

  初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得不到提升。为了更好地保证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改变当前的教学理念,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提升学生自学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
  1、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必要性
  1.1能锻炼每个学生
  在面对一个共同的任务时,几个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优点都可以充分发挥,通过小组的交流和学习,还可以学习其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有的学生领导能力强,在小组合作时就可以作为领导者存在;有的学生组织能力强,在小组合作时就可以统筹规划;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小组合作时就可以承担思考的重担;有些同学比较善于协调,在遇到矛盾时就需要他们的调节。千人有千色,以往比较笼统的教育,没办法展现每个学生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尝试,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的教育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之间交流多了,矛盾也变少了,班级更加和谐,这样的环境也利于学生的成长。小组合作除了能锻炼到学生,还能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
  1.2教师的教学更轻松
  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总是承担了太多的工作,而导致教师生活负担的加重。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一些问题和任务,就不需要教师去完成和解决。教师只需要将一些适合学生的问题和任务分到小组头上,在过程中适当指导就可以了。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针对小组来进行指导,比一个学生接一个学生指导的任务轻松很多。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都会主动参与到任务中去,教师不用担心有的学生不完成布置的任务了,小组的成员就会督促学生去完成,这样也侧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小组合作式学习,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交流,使整个班级变得更加和谐,教师在教学时也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调节学生的矛盾了。小组合作式学习,可以为教师带来很多的好处,也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值得在初中地理课堂尝试。如何实现小组合作式学习,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2、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策略
  2.1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分组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会习惯性处于主导地位,忽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不注重分组。因此,想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教师首先改变当前的教学理念,充分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内涵,重视分组。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兴趣爱好、基础知识水平等,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小组成员以4~6人为宜,并且让小组自行投票选举出队长,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意识,产生合作学习的愿景。同时,教师应该制定一些小组竞争原则,可以选择积分制等,增加学生的小组荣誉感,从而更愿意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保证小组合作效率。
  2.2适应身份转变,加强指导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想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教师还需要充分使用这种身份的转变,发挥出自身引导者的效果,注重课堂指导。与传统授课方式不同,小组合作学生本身具有十分高的自由性,如果不能保证课堂纪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就很难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指导,确保学生始终处于正确的主题之上,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先制定一些课堂管理制度与奖惩措施,给每一个小组都采取一定的约束。同时,在合作讨论之前,应该预留出足够的自学时间,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和缓冲,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学会适当的控制气氛,保证小组合作探究效果。
  2.3注重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合作
  问题引导与学习任务的布置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充分注重合作过程中的问题设计,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确保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小组合作效果。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注重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其难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把握,可以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一点一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逻辑能力。其次,要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本质是为教学服务,因此,在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充分融入其中,确保学生探究的主题不会偏离,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形式。我们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探索,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孙燕.加强初中地理教学小组合作思想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79-180.
  [2]王华.浅谈初中地理课堂小组的合作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236-237.
  [3]王喜婷.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初中地理合作学习组织策略[J].现代教育,2018(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