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施策略
【作者】 陈 英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仁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课堂活跃气氛、巧用诙谐幽默语言和采用多媒体施教等方法加以培养实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随着“五育合一”课改推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来展开教与学已成为“三活课堂”创建的重要理念支撑。作为教学对话的一方,如果没有“对话”的兴趣和动力,即使一方再努力付出也不会收到良好成效。故而我们在语文教学时不能只顾任务的完成而应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再进行实施。这样他们才能心向神往,以一个“好之者”甚至“乐之者”角色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不再是负担。这样,不但主体性强,而且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都空前活跃,自然我们的教学实施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效果了。再回看传统语文教学,为了完成任务而采取直截了当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式,结果看似任务完成了但学生根本没有达到学习目标,不仅效果差而且还让学生在一味地机械认读、反复抄写背诵中丧失了学习兴趣,加重了负担。在今天,为了提效提质的语文课改已启航,学生主体理念已成为我们现在语文教学向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做到先激趣后教学,让学生在兴趣内驱下成为主体与教师共同创建高效课堂。
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向师性强,利用“亲其师而乐其学”关系就可以实现爱屋及乌的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产生积极情感我们就应加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实施,使其感受到师爱和关心,得到如同父母般的呵护,这样他们才能教师的亲切和平易近人,进而乐学我们所教的语文学科。在这种关系建立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要与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对立,常板着脸,特别是对差生,很容易提不起笑脸。这样的情绪不仅对差生本人有很大“杀伤力”,而且还波及其他学生,使其他学生同样不敢放开思维禁锢想象得不到心理自由。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注意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让学生持续受到关爱受到积极情感的“阳光关照”,成为语文学习自信人。
二、以课堂活跃气氛营造激发学生兴趣
除了要充分利用师生关系这个途径激趣外还要让课堂气氛活跃,“三活课堂”中“活力再现”效果的实现的一个直接方法就是要求教师积极营造愉悦和谐教学氛围。这一点我们很多教师也是容易忽视的,不注重的,导致新课教学开始了学生主体性却还没有上来。这样的教学实施就得不到学生全力支持,缺少人脉。相反,我们如果采用趣味性教学以营造愉悦和谐氛围来进行,抓住学生认知需要在教学中施以适宜的“阳光”和“养料”,就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其中。为此,我们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趣味元素,课堂中灵活实施,使教材中的趣味元素伴着趣味的教学手段而更好地呈现出来,如进行课本剧表演、分角色的朗读、趣味接龙、“画古诗”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的实施,就可以使课堂迅速点燃竞争性的火焰,促使学生学习更主动,课堂更生动。在这样的情境性强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然就非常有兴趣的,其学习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巧用诙谐幽默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学得更好,最理想的实施方法英国学者鲍门认为就“应当达到教学艺术化水平”。在语文教学实施中,我们不仅要做到教学语言亲和力强,更要在适当时候使用幽默、隐喻、诙谐的笑话等富有哲理的语言来时行,或者利用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民谚、童谣、顺口溜等类似语言,使教学语言成为学生兴趣产生的有效源头,从而实现激发兴趣和课堂活力再现的效果,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体味到诙谐幽默语言之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如我在今年假期中浏览到《春晓》这首诗教学的课堂实录时,镜头中那位教师看到好几个孩子睡意朦胧,她不仅没有着急,而是将《春晓》一诗进行了这样改装:“春眠不觉晓,上课伸懒腰。待到醒来后,后悔知多少”。正是这样一句,那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短暂的教学停顿迅速地实现了帮助学生“捉瞌睡虫”的效果,而且还能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瞬时聚焦并迅速点燃学习激情。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作为语文教师,提升语言艺术化水平是极其重要的,从简单地一说,激趣就可立竿见影,良好教学效果也随之而来。
四、利用图文并茂多媒体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智能教学一体机“进课堂”的“班班通”工程的普遍实施,多媒体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整合迎来了创新实践的春天。我们知道,这些媒体与学科整合都是基于多媒体课件而实施的,一个良好的多媒体课件总是图文并茂的代名词,不但刺激物多,图、文、声、动样样俱全,而且在恰当的光效和声效配合下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综合发挥作用,使学生主体性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为了激发兴趣就不可放弃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相反,为了使其作用更好地助力我们激趣提效,那就要利用其为语文教学定制的功能创设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来促进预期的实现。例如《棉花姑娘》这篇科普文的教学实施,如果没有多媒体助力,即使通过头饰课本剧的表演也无法让课堂活动再现和充分激趣,更不能实现使我们的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等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喜欢吃什么的科学常识介绍的教学目的。而有效利用智能教学一体机这种功能强大的多媒体辅助,不仅实现了这些预期而且还使课文寓生物常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积极性发挥,使他们能够在较长的学习时间里能做到主动参与和积极互动,实现信息交换。
总之,为了让语文教学活力再现和提效提质,达到“双减”促发展目的,我们一定要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兴趣培养,使其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在他们语文素养提升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章丽烛,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2021年。
[2]曹莉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