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增强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趣味性
【作者】 袁浩川
【机构】 四川省筠连县筠连镇景阳小学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来临,对计算机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趣味化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计算机知识。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才能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计算机学课中有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不是很容易能被学生所理解的,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在上课的时候,将深奥的知识讲的通俗易懂,这就要求我们多钻研教学方法。【关键词】小学计算机课堂;趣味教学;策略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太过单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为被动,而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厌倦。这种形势下,只有通过实施趣味性教学,才可以促进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培养学生学科思维,使得学生在趣味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在小学计算机教育中,教师要把握这种发展趋势,努力进行趣味化教学。
在实施趣味化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小组协作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在分组时,教师要对分组进行合理分配,使组员能够通过协作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在趣味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从而使趣味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取得理想教学成果。
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科兴趣。小学阶段,孩子们思想活跃,对各种新奇事物都有浓厚好奇心,其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在学习计算机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讲一讲其所知道的计算机知识。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在网上搜索有关电脑发展的照片、动画等,供同学观赏。以直观方式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有清晰认知,以促进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望之情。通过提问和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摆脱了传统的沉闷气氛,借助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又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力,增加计算机教学乐趣。
开展游戏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天性是“玩”,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比理论知识更强烈。在教室里玩游戏,既可以创造一个很好的教室气氛,又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要创造出相应游戏场景,让学生进入到游戏氛围中,同时也要把游戏内容和规则讲明,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游戏”体验感。这就意味着,在游戏中,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游戏进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团体,组织团队赛,让学生在比赛中相互学习,在游戏难度和时间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科学指导,保证游戏顺利进行,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教师要对学生在比赛中的成绩进行及时评估和总结,并指出学生的不足,指导学生改正。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适当奖励,提高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要鼓励成绩稍差的同学,不要打击其学习热情。
巧构教学内容,增强课堂吸引力。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计算机设备。因此,小学生从小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计算机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由于小学计算机课程所学内容和所涉及知识相对较少,学习起来相对容易,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从内心上对计算机未产生深刻认知。为此,要求老师在准备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点,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巧妙设计,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课上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感染力。
运用趣味语言,激励学生有效学习。小学计算机课程知识中存在晦涩难懂且抽象的语言,若教师采用传统理论式教学方法,则难以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就应采用趣味语言,直观展示计算机知识。比如,可以用人的大脑来形容计算机CPU,这样即可使得学生进一步掌握CPU关于计算机运转机制的制约功能以及运转结果储存功能。又如,在画图教学之际,教师即可结合斑斓黄皮袄以及百兽之王谜语内容点燃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迅速地掌握绘画小老虎的技巧。当教师采用趣味语言教学时,即刻为课堂增添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促进其自主探究。
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一般计算机教材安排的内容顺序,从总体上体现了由基础到应用、由易到难的思路。但计算机教材的内容并不像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一样,其知识点的衔接相当紧密,没有前面的基础,就无法学习后面的内容,而计算机教材的内容一般呈模块化分布,很多内容尤其是介绍具体应用软件的内容,其位置顺序可调整的灵活性就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视情况而定,以使内容的安排顺序更有利。如在教学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后,一开始上机,就发现总有一小部分同学喜欢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的密码,这样,一些好奇的同学也跟着随意设置,结果造成了误操作,如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的密码、改变windows的外观显示等,不但影响了上课的进程,还给机房管理添了很多麻烦,此时不妨把教材中的这些内容提到前面来,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实践,懂得每项设置的含义,并使他们在以后的计算机课中不会再做同样的误操作。这样,不但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把趣味教学法引入小学计算机课堂极有必要。教师要顺应时代变化潮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课堂上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其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发展。此外,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重视实施趣味教学,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计算机课堂,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权英.小学计算机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9(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