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作者】 陶俊臣
【机构】 四川省开江县普安镇杨柳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清问题的条件,明确解题的方向,从而得出正确结果。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之中,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与多元性的审题教学训练方案,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审题能力,达到有效、快速解题目的。【关键词】数学教学;审题能力;策略探讨
小学阶段,数学教师所策划的教学活动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应该把握合适的教学时机,不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活跃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解题,审题是解题的基础条件,也是高效解题的前提。审题能力与解题正确率息息相关。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提升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当下的教学当中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这也就表明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审题作为数学学习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过程,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人们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学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设备,使得审题的形式不再单一,这也是学生审题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影响了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作为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黄金阶段,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和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并且当下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通常会出现马虎的情况。因此,针对上面分析的几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十分有必要。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信息技术,培养审题能力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应用的过程中,构建信息化的数学课程内容,是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审题能力发展的一种关键形式。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是为学生讲解不同的例题,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例题掌握相应的数学概念。那么在构建信息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听化的教学语言来增强不同数学题目条件的直观性,从而深化学生对不同数学问题的理解,有效增强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利用迁移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中包含广泛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能够演变出不同的题型,虽然题型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其核心包含的知识点却大同小异,所以,这些题型都是按照统一的知识点迁移而生成不同的类型。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学习经验不足,在知识迁移过程中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理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通过开展迁移训练的方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审题能力。在迁移过程中学生能够构建系统性与完整性的知识体系,并且在理清解题思路和步骤过程中,把握每一个题型的细节,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思考的全面性,又促使了学生数学能力的科学化发展。而且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采取采取对比、反思等不同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积极的审题,并总结出不同题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在综合性的训练之下,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具备良好的审题能力。
(三)数形结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审题能力肯定有所发展。在进行审题时,适当加入数形结合、图形结合思想,更有利于对题目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中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通过数形结合、图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数字就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学生很容易融入其中,解决自己经历或身边的问题,用画图和方式,让数、形和图的结合,理解也更深刻。通过图形分析,逻辑思维得到发展,从数字到空间,从表象到本质,形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和能力。
(四)有效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小学生由于生理年纪所限,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无法掌握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的方法。语言的描述过于单一化,教师通过言语表达无法对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且形象的情景再现。学生脑中无情境,自然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审题。而互联网作为信息革命下的产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课件的制作,而学生在各大学习网站上也可以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习题下载和视频讲解课程的观看学习。
(五)以数形结合加强学生审题练习,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通过形象思维展开思考的,所以和文字相比,显然学生更喜欢图片和视频,图片视频的学习能力也更强。教学中,教师们以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前提展开数形结合下的课堂教学,指导学生们直接以绘制图形的方式展示出题目中的文字,减少审题难度,以此种趣味性较强的审题方式落实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其次,数形结合下的审题训练中,教师们要注意对问题陷阱的设置,锻炼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审题经验,使其在深化的数学学习中高效审题,正确解题。
(六)创新审题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审题能力
数学是连贯性极强的学科,表现到中年级的数学题目上,就要求学生在审题时具备一定的逻辑表达能力,能够对题目中的因果信息进行有效地理解和描述。因此对于审题教学模式的创新,本质上就是对思维逻辑培养的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以上内容提到的方法,针对细节,其实就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转换能力。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但是对于抽象的数学表达,还是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把题目的抽象表达转换为具象表现,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到逻辑,提高思维理解,进而迁移到审题能力的应用。
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知晓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有利于获得学生的积极配合。除了上述途径外,教师还可以从其他途径进行渗透,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采取有效方式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将审题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方面,为学生数学学习综合能力的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温彩霞.浅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学周刊,2022(01)62-63.
[2]胡婉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