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作者】 陶俊臣

【机构】 四川省开江县普安镇杨柳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进步。在新时代下教育事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在教学中学习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因此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与时代脱轨,更与当今的教育目标不同。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形结合;策略探讨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形结合”理念融入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的运算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能够采取数形结合的方式,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作用分析
  在初中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图形是其接触频率最多的数学图案,基于此,初中阶段的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认图的水平和能力。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引入应用,已然成为了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急需重视与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初中教师需要以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为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将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渗透,从而让学生可以透过图形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这一思想的渗透不仅能对传统灌输式数学教学的不足与弊端进行改善与革新,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最终使其数学综合能力能够得以增强。
  二、明确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的原则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进行解题的重要工具,但是,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也需要遵守一定的使用原则,符合一定的条件要求,才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双向原则。有的学生在学习或者是解题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自己本身的习惯问题,对于以形助数或者是以数助形存在自己的偏好,解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倾向于某一方,这在实际教学中会对数形结合对教学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简化原则。无论是几何图形或者是代数的出现,都是为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的开展而服务,同样的,数形结合的出现也具有简化题目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更加简洁高效的一种解题方式。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简化的原则,带领学生判断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性。
  三、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分析
  (一)改变老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探索
  目前许多教师都是在遇到一道数学题后,直接给学生做出思维演示,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倘若每次的解题过程都是靠学生被动地接受,他们便很难自己掌握。因此在课堂上,应该是老师抛出一个数学问题后,同学们自发地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数形结合这个思想,他们就会将这个思想更深地植入自己脑中。这样,在遇到其他的数学问题时,他们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将这个思想迁移过去。
  (二)优化教学案例,实现数形结合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仅仅通过偶尔几次的教学,学生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含义与知识运用并不全面,只有在反复的训练与强化中,才可以合理的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行解题。由此,教师需要更为注重案例的选择,注重对教学案例的合理分析讲解,整合实际教学重点、学习需求、教学目标等进行合理方案设计,积极深化与创新教学设计,合理地在其中落实数形结合思想,保证学生在其中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合教学主题以及数学思想方式的渗透,落实趣味性的教学内容等,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与生活中的数学相联系,运用数形结合法加深学生的认识
  大部分初中生已掌握了图形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辅助绘图。数学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工具学科,它可以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提炼出一些重要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而使数学成为一种有利的工具,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讲授《有理数》这一课内容时,这一课涉及到了数轴的知识。结合实际生活,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做一些具体的模拟情境。比如学校的教学楼在食堂和图书馆之间。教学楼距离食堂有200米远,而教学楼距离图书馆有300米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标出教学楼、食堂以及图书馆的位置,以此表明学校建筑的位置关系。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了数学知识,以此使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全面的贯彻。
  (四)促进学生深度思维发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其中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向学生进行细致深入地解读、解答,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概念的底层含义。在此期间,数形结合思维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进行直观深刻地学习、探索,并且教师在发展学生深度思维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元素能够起到显着的思想育人功效,同时借助数形结合思想也能够实现对学生积极有效地逻辑思维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对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形成较为深刻的学习影响,比如在讲解数轴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对于初一阶段的学生还无法更加高效地理解负数相关概念,而教师借助数轴相关知识,结合图形知识以及数字知识,教师能够将负数点位的实物坐标位置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区分负数和正数的概念,以此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字思维、数学思维,促进学生长远稳定地成长发展。
  数形结合思想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此外,数和形的结合将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构建系统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同步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使其能够充分融入教学环节,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数学能力的多维发展,这也是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重要目的,能够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徐慧.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0(52):86.
  [2]翟绪栋.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研究[J].新智慧,202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