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群文阅读的几个有效途径

【作者】 周敏樱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振兴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它由教师提出多个议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对几篇文章同时进行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群文阅读方式的实行使学生能够同时完成几篇文章的阅读,这就很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关键词】 群文阅读;抓关联点;设计问题;思维导图;比较异同

  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思想,它是以建立模块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应该从教材着手,让学生尽快了解群文阅读的真谛。当学生对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便可以适当开展课外阅读。而这种课外阅读应该以教材作为出发点,已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最后,教师应该在模块的具体学习中,设立具体的阅读主题。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通过适当交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感悟。那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呢?
  一、巧妙抓关联点,有效开展群文阅读
  在现行的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不是问题,但是教师往往忽视了阅读对学生理解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想更好地实施群文阅读首先要控制阅读时间同时也要精选阅读文章。在群文的选择要寻找群文间的关联点,选择一些学生易理解和感兴趣的文章让学生在自我阅读过程中掌握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
  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对于神话故事,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奇与兴趣,教师可以抓住文章的关键部分给出提示,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然后根据课前预习询问学生曾听过的神话故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激烈的讨论中,更加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时,教师给出《女娲补天》《神笔马良》《大禹治水》《嫦娥奔月》几个传统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让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学生带着同一个目标阅读地津津有味,在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的同时,还提升了阅读的数量与速度。最后,学生通过阅读复述大概内容,并且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精心设计问题,实现高效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在有限的时间里组织学生读多篇文章,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按部就班地从字词开始,到句式、结构、内容、主题面面俱到地进行教学,我们必须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引导学生将那些散乱无序的阅读信息,整合成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升华成系统化的语文知识。在这方面,教师需要有效设计群文阅读问题,如比较性问题,迁移性问题,冲突性问题等,将一群文章优化组合起来,引发学生激烈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实现高效的群文课堂阅读。
  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这四篇文章分别从古今中外等不同方面表现了人的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质。所以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是,设置了以下两道问题:
  1.迁移性问题:你觉得这四篇文章是根据什么主题联系在一起的?
  2.比较性问题:试从不同的文章中选出精彩的片段或句子,加以比较、赏析。
  有了这两道问题的引导,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质疑,不断探索,相互合作,不断发现。
  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这三篇文章,它们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促进学生将文本与生活链接起来。如:①你在大自然中都听到过什么样的声音?见到过哪些小动物?②你见过小刺猬吗?你知道刺猬有什么习性吗?③你闻到过鸟的气味吗?你还闻到过什么动物的气味?④说出一种你所熟悉的动物,讲一讲它的习性。如此,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可以与生活建立牢固的链接,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到文本的生活化。
  三、比较群文异同,深化群文阅读认识
  教师在采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时,必须确保选入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关联之处,以达到强化主体的作用。在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學生领会和洞悉群文阅读中各篇文章的差异点和相同点,以便使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对每一篇文章都有领悟。从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在日后的阅读活动中,对文章创作主旨以及中心思想的把握水平有了提高,对所学文章的语言风格能够加以借鉴和运用,对文章的整体分析能力也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这几篇文章,它们都是描写秋天的。教师可以将这一单元进行整合,作为群文阅读来开展。这几篇文章的文体不同,因此在语言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每篇文章在描写秋天的时候,都是有所侧重的,结构也都是不同的。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边思考边填写。学生通过文章间的比较,对这几篇文章的主题、语言和结构就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组文阅读《三亚落日》《美洲之夜》《观莲拙政园》《五彩池》都是写景物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我就设计以下表格:





  四、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群文阅读方式
  群文阅读的阅读量要远远大于单篇阅读,因此,很多学生会感觉阅读起来抓不到重点,理不清头绪。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鱼骨图、花瓣、放射图等)来优化群文阅读,帮助学生理清阅读脉络。
  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和《母鸡》《白鹅》都是描写动物的文章,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这三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文章的内涵,也掌握了阅读的规律。
  如,在进行《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生字、生词,然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然后再对寓言故事的情节进行较为简单的比较,并以思维导图形式梳理呈现。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主人公的傻行为和坏结果,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深刻寓意。而在进行中高年级的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和理解,然后通过逐次递进和层层推进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而全面地进行阅读分析,从而使学生能有所整合、有所联结、有所比对、有所建构。
  群文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的,群文阅读的文章各具特色,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要在不断的实施、学习与创新中去完善群文阅读,让阅读不再困扰每个活泼可爱的学生,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他们喜爱的一部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阅读感兴趣的同时学好语文,让语文阅读真正成为他们人生的精神食粮,成为指他们前行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