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思
【作者】 杨 昭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要创新策略,加强兴趣培养方法研究与探思,广设途径,让学生走上英语乐学之路。本文探讨了巧妙导入新课、加强图文结合、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媒体直观等四种培养兴趣策略。
【关键词】 小学英语;兴趣;培养;策略
成功的教学在倡导学生主体理念的今天,绝不是强制,而是以趣为径促进学生主体欲望。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强劲动力。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兴趣培养上下力气,充分激发求知欲,让学生自觉成为“我要学”的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小学英语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就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将来系统学习英语奠定兴趣基础。这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新课标理念的实践要求。
一、巧妙导入新课以培养兴趣
古代孔子的“乐之者”理论充分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而在实践中,要让学生热爱英语,积极主动学好英语,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奇平意,巧妙导入就是一种良好激趣方法。教师要抓住新课教学前两三钟,紧扣学习内容去激发。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开放性的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利用音乐、图片、录像或实物导课,或一句巧妙的开场白,一个优雅的动作,一个悬念的设置,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巧妙的导课,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起求知欲。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
二、加强图文结合以培养兴趣
图文结合在英语教与学习中的作用也是直接广泛的,叶圣陶先生对此很是看重,他认为图文结合中的“图画不单是对文字的说明”,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拓展儿童的想象”。现行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个课都配有与该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是为了装点教材,更重要的是为了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形象生动的呈现出来,使教学活动更充满趣味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文对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对于插图的运用不可忽视。如教学cook collect milk pick water taster pull up时,教师可出示农场的插图,然后向学生介绍this is a beautiful farm,并问what can we do on this farm。通过插图,把学生引到了农场,并在情景对话中引出新单词教学,这样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创设教学情境以培养兴趣
课堂教学如果给学生精神上带来满足和快乐,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即使无人督促他们也能自学不辍”。实践也告诉我们当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认真地去学习,不再把英语学习当作是一件苦差使,而是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幸福。所以英语学科教学无不把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是就是诱发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诱发起学生探究兴趣。例如在教食物的词汇和“Do you want…..”句型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设计一个吃团圆饭的情境,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家庭,分派给他们一些食物的图片,让他们利用所学的句型询问自己小家庭成员喜好的食物并给他们夹菜。由于这样情境简单且具有趣味性,很多乐意做,也乐于学。自然兴趣大增。
四、运用媒体直观以培养兴趣
随着科技发展,特别是“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现,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福音,电子白板、智能电视等媒体直观设备入驻课堂,把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既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拓展学习方式,还能营造出新颖别致的教学氛围,使教与学更为和谐。我们知道,多媒体不仅提供视频、动画、音响等多种非文字语言素材,还能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创设出逼真的情境,使学习者犹如身临其境,心领神会,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village、hill、river、horse、hen、farm等词时我就把单词所表达的事物设计出一个课件,当屏幕上出现了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画面时,学生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了屏幕上,这时,我就相机教学what's___? ,It's__ 。反复几次学生不仅掌握了单词拼读,理解了词义,还练会了这个句型。情境不但具有情感性,还有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载体。
五、运用激励评价,巩固兴趣
成功体验带来的不仅是一股强大的情绪力量更是催发学生再努力学习的愿望。学生的自尊心使之希望展示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激励学生,巩固学生对英语课已有的兴趣。不吝啬一句轻轻的赞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赏识的动作。这样,成功的喜悦会化作一种动力,使学生增强自信,更爱老师,更爱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课。他们会感到老师的课堂趣味无穷。比如在课堂中我会对一个听课十分认真的学生说:“You listen to me very carefully, thank you。”(你听得真认真,谢谢你)然后,我会对其他孩子说:“Listen, she/he answers it so quickly and fluently。”(听,她/他回答的又快又流利)或者Look,she/he sits straight and listens carefully。(看,她/他坐的很端正并且认真听讲) Let’s learn from her/him(让我们向她/他学习)。这时其他学生就会自发地以该学生为榜样,立刻端正自己的坐姿,并且专注地听讲。这样既表扬了认真的学生,激发了兴趣,又达到了感染其他学生的良好教育效果。
总之,“知子者不及乐之者”。英语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泩在乐学境界成为“乐之者”,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英语教师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才能由“苦学”变为“乐学”,才能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在英语殿堂中飞翔,在知识海洋中遨游。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情境创设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2021年。
[2]王文秀,论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J].河北教育,2019年。
【关键词】 小学英语;兴趣;培养;策略
成功的教学在倡导学生主体理念的今天,绝不是强制,而是以趣为径促进学生主体欲望。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强劲动力。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兴趣培养上下力气,充分激发求知欲,让学生自觉成为“我要学”的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小学英语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就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将来系统学习英语奠定兴趣基础。这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新课标理念的实践要求。
一、巧妙导入新课以培养兴趣
古代孔子的“乐之者”理论充分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而在实践中,要让学生热爱英语,积极主动学好英语,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奇平意,巧妙导入就是一种良好激趣方法。教师要抓住新课教学前两三钟,紧扣学习内容去激发。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开放性的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利用音乐、图片、录像或实物导课,或一句巧妙的开场白,一个优雅的动作,一个悬念的设置,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巧妙的导课,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起求知欲。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
二、加强图文结合以培养兴趣
图文结合在英语教与学习中的作用也是直接广泛的,叶圣陶先生对此很是看重,他认为图文结合中的“图画不单是对文字的说明”,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拓展儿童的想象”。现行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个课都配有与该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是为了装点教材,更重要的是为了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形象生动的呈现出来,使教学活动更充满趣味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文对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对于插图的运用不可忽视。如教学cook collect milk pick water taster pull up时,教师可出示农场的插图,然后向学生介绍this is a beautiful farm,并问what can we do on this farm。通过插图,把学生引到了农场,并在情景对话中引出新单词教学,这样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创设教学情境以培养兴趣
课堂教学如果给学生精神上带来满足和快乐,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即使无人督促他们也能自学不辍”。实践也告诉我们当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认真地去学习,不再把英语学习当作是一件苦差使,而是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幸福。所以英语学科教学无不把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是就是诱发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诱发起学生探究兴趣。例如在教食物的词汇和“Do you want…..”句型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设计一个吃团圆饭的情境,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家庭,分派给他们一些食物的图片,让他们利用所学的句型询问自己小家庭成员喜好的食物并给他们夹菜。由于这样情境简单且具有趣味性,很多乐意做,也乐于学。自然兴趣大增。
四、运用媒体直观以培养兴趣
随着科技发展,特别是“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现,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福音,电子白板、智能电视等媒体直观设备入驻课堂,把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既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拓展学习方式,还能营造出新颖别致的教学氛围,使教与学更为和谐。我们知道,多媒体不仅提供视频、动画、音响等多种非文字语言素材,还能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创设出逼真的情境,使学习者犹如身临其境,心领神会,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village、hill、river、horse、hen、farm等词时我就把单词所表达的事物设计出一个课件,当屏幕上出现了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画面时,学生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了屏幕上,这时,我就相机教学what's___? ,It's__ 。反复几次学生不仅掌握了单词拼读,理解了词义,还练会了这个句型。情境不但具有情感性,还有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载体。
五、运用激励评价,巩固兴趣
成功体验带来的不仅是一股强大的情绪力量更是催发学生再努力学习的愿望。学生的自尊心使之希望展示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激励学生,巩固学生对英语课已有的兴趣。不吝啬一句轻轻的赞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赏识的动作。这样,成功的喜悦会化作一种动力,使学生增强自信,更爱老师,更爱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课。他们会感到老师的课堂趣味无穷。比如在课堂中我会对一个听课十分认真的学生说:“You listen to me very carefully, thank you。”(你听得真认真,谢谢你)然后,我会对其他孩子说:“Listen, she/he answers it so quickly and fluently。”(听,她/他回答的又快又流利)或者Look,she/he sits straight and listens carefully。(看,她/他坐的很端正并且认真听讲) Let’s learn from her/him(让我们向她/他学习)。这时其他学生就会自发地以该学生为榜样,立刻端正自己的坐姿,并且专注地听讲。这样既表扬了认真的学生,激发了兴趣,又达到了感染其他学生的良好教育效果。
总之,“知子者不及乐之者”。英语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泩在乐学境界成为“乐之者”,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英语教师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才能由“苦学”变为“乐学”,才能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在英语殿堂中飞翔,在知识海洋中遨游。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情境创设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2021年。
[2]王文秀,论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J].河北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