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曹 萍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师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随之研究出诸多教学模式,思维导图便是其中之一。具体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心智图,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同一等级不同层级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隶属的方式呈现出来。将之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图式认知与信息提取之间的转化,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阅读知识体系,从而对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一、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授课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一)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效率不高
  对于英语学习,需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效率,语言学习是一个知识点非常细碎的东西,不像理科知识之间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就需要教师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过程拖沓和复杂,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英语阅读教学尤其如此,其中包含大量零散的知识点,对于文章中的每一个单词、短语、甚至语法,都可以围绕它们进行教学延伸,这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教学功底,同时也应该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否则将会造成课堂低效化。
  (二)课堂学习氛围淡薄,学生没有全身心投入
  英语课堂实质上是一个很注重课堂气氛教学过程,因为在授课的全方面都需要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互动,一旦失去这些学习上的交流,英语课堂将会变得死气沉沉,不利于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更不利于在知识中进行课外延伸。阅读过程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只有如此才能够沿着英语阅读过程对于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式等进行理解。因此,氛围不好的课堂阅读难以提升教学水平,也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学习乐趣。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个舶来品,英文又称the mind map,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进行学习和记忆的知识点分布方式。它以图文结合形式,在分布图上利用分支将知识点之间关系描绘的层次分明,简单明了,使人一看就能明白每个点之间的关系,极大地适应了人们的思维逻辑。思维导图就是建立在顺应人思维的基础上,给人以明晰的层级串联,使人不但能够在图中获得更多信息量,还能够快速地形成深刻记忆。将其应用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解读和划分课本内容,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迅速掌握所学课文或整个学科单元内容。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自主学习动力、进行教学创新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前应用,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
  课前预习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流程和环节。这一环节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提前感知知识,让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信息的搜集与整理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听讲。而面对冗长、繁琐的英语篇章,学生往往思路混乱,不如从何下手展开阅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阅读,将文章的主题和大致框架借助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充分激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增强对新课内容的感知和理解,为后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打好基础。
  例如,以“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课中的“An interesting Job”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预习,利用导图将课文的主题和框架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明确文章思路的前提下更好进行阅读训练。导图以“Job”为中心,将Joe具体的工作、工作的内容、工作的用途和工作中遇到的烦恼等内容作为分支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如此,便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后续课堂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地进展下去。
  (二)教学中应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
  在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同样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阅读。在明确阅讀步骤和思路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完成导图的绘制,或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内容展开探索,并通过设问的形式帮助学生捕捉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方向性和目的性的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得到全面改进和提升。
  例如,以“Why do you like pandas?”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课文以“Let’s Save the Elephants”为主题,介绍了大象的生存现状等相关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关于课文的思维导图,即引导学生首先找出文章的主题、大致内容,并通过设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完善导图细节内容的绘制。教师可以围绕文章内容提出如下问题,如What can elephants do? What’s the situation are the elephants facing now? Why do people kill elephants?等等,让学生围绕这些方面对文章展开深入阅读并完成导图的绘制。之后,教师还可针对文章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应该怎样做等等。如此,便增强了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了学生文章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升,使阅读教学效果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
  (三)教学后应用,提升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
  思维导图在课后环节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完成阅读教学后给学生设置复述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以复述或是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借助思维导图绘制理清表达的思路,让学生围绕导图框架进行陈述或是书面表达式的写作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吸收与内化工作,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例如,同样以“Why do you like pandas”一课中的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在完成课文内容的讲解后,让学生根据所罗列的内容对文章内容展开叙述,或是让学生以“How to protect the animals in danger?”为主题进行写作,并利用导图的形式罗列出写作的要点,如Why are some animals in danger? What do people do to them? What should we do?等等,让学生以此为指导进行写作,运用所学知识将自我想法完整、流畅地表达出来。如此,便做好了课后复习与巩固工作,强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了解和认识,促进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思维导图高效运用于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英娟.摭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21):89.
  [2]金顺芳.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训练中的运用[J].才智,2019(30):120.
  [3]李娟.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宁夏教育,2019(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