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智慧课堂在初中数学提质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贺玉娇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智慧课堂作为一种科技提效提质手段与初中数学结缘整合,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化抽象为直观,还能提高知识教学容量,在发展数学素养的同时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当然,这些作用的实现也需要我们在运用智慧课堂过程中增强注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提质教学;运用

  随着践行教育信息化2.0政策的力度加大,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慧课堂走进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初中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平台与智慧课堂整合也是由来已久,也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由于这种全方位的多媒体技术功能强劲、作用多、针对性学情检测和资源推送能为学生更精准提效提质带来了诸多好处。但这需要我们科学设计、合理运用才能起到帮助我们教学取得高效育人的效果。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智慧课堂在初中数学提质教学中的运用。
  一、智慧课堂在数学提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实践作用
  在智慧课堂与数学提质教学的追求实践中,我们可借助智慧教育实施中的重要硬件和软件功能支持,把教材视频化、图文化、动态化实施,既拓宽了教学手段又丰富了视听资源,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教与学的人文环境。与传统教学相比其效果明显。
  (一)能有效激趣增强主体动机。按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推理我认为最好的老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使他们主体性变得有热情。在智慧课堂运用中我们可通过学生喜爱的声音、图像和动画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创造出与学生心理特征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效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浓厚渴望和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当一个人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就会不遗余力地学习数学,走上“我要学”之路。比如,在教学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我们就可借助智慧课堂的优势优化导入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眼球。在智慧课堂大屏图文并茂的视听情境中学生倍感亲切,兴趣大增,学习动机一下子变强烈起来,主体性上来了。
  (二)能化抽象为直观。智慧课堂作为一种直观化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是它进课堂在提效提质中的其重要作用的直接体现,也是传统手段在降低知识难度过程中不可比拟的优势所在。我们知道,初中数学与小学学段的数学相比其抽象性明显增强,这种抽象性是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重要原因。正由如此,初中数学运用智慧课堂教学才有了更多市场。又特别是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更使学生感到是难上之难。对于这样的内容获得很多学生只有靠强化记忆才能掌握概念的基本内涵。初三代数中“函数”这个概念的教学如果没有智慧课堂作为化抽象手段的辅助学生就很难理解到“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但在智慧课堂大屏呈现中就可以直观地把这种对应关系实现数形结合,过程中我们可采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解析式y=x+1中y与x二者的对应关系,通过三峡大坝蓄水视频播放让学生在观看中把表示水位的y和表示时间的x就建立起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样的实施不仅激了趣促进了学生自豪感的生成,同时又使我们的学生对函数概念有了透彻理解实现了优教优学。
  (三)能增大课堂教学知识容量。使用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媒体搜集资料充分备课以扩大课堂内容容量,设计合理的知识层次。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我让学生在网上搜寻“勾股定理”的历史与著名的“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然后我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整理证明方法并分类进行。通过互联网与各种媒体资料的查询与搜集,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的学习能力。
  二、智慧课堂在数学提质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一)教师始终要发挥主导作用。智慧课堂的运用不仅要增加教学的信息量还要有创新的实施方法,更要反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要认识到在课堂上学生就是不容质疑的主体,老师的领导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实践者,始终不能因为智慧课堂工具的优越性就替代了老师的主导性。在全面践行“双主双优”课改背景下我们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人,又是知识发生和发展的传播员和引领人。在追求提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用“人机对话”来代替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不然,就是把智慧课堂变成了教学机械,把老师变成了打字员。这种课堂教学的结构形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发展的创新品质有很大的不利作用,教学应避免。
  (二)手段运用应科学实用。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手段的运用应做到科学合理,该用则用,不能因为功能强时时都打开,成为刺激学生感官的抢抓点。要实现提质,智慧课堂的运用既要精心设计又要做到适时切入和点到为此,让好钢的作用就要发挥到关键点上。这样才能优教提质。
  提质的数学教学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推进这种新的形势。在全面推进智慧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在更新理念的同时要更新信息技术能力,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工作中积极践行数字化教学,尽最大力气优教优学,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能在提质过程中真正帮助学生发展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光民,论智慧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9年。
  [2]许强继,智慧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