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晓娜
【机构】 新疆博州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时代在发展,学习和时事热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不是脱离现实单独存在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时事热点引入到地理课堂中来,让同学们感受到枯燥的书本知识和鲜活的时事热点是紧密结合的,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 时事热点;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时事热点顾名思义就是当前时间段里面,在不同国家不同位置发生的不同的事情,包括经济、政治、生活、社会等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关注。现有的高中地理教材没办法紧跟时事热点,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主动弥补教材的不足,将时事热点引入高中地理课堂,为枯燥的文化知识增添新鲜活力。合理运用时事热点材料,能够让高中地理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帮助学生活学活用,真正学到知识。
一、 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 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高中地理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地理的学习不仅仅是在教材和课堂上,时事热点材料是拓宽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引导学生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和生动丰富的时事热点材料进行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更多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高中地理课堂的知识点众多,学生没办法一一去尝试和接触,很多知识都是处在了解的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地理课程缺乏兴趣。如果结合时事热点,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让学生主动将地理课堂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然就提高了,而且还会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慢慢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获得质的提升。
二、 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 课前:主动关注并且搜集整理时事热点材料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学习,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有意识将课本知识和时事热点进行结合,可以主动搜集整理相关的时事热点材料。学生会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搜集相关的时事热点材料,上课之前,需要老师进行评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考纲考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心理状况等各方面情况将学生整理好的材料进行整合,然后挑选出最适合的时事热点材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首先,给同学们进行分组,要求同学们进行自学,找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因素和差异性因素,然后,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查找,联系时事热点材料,每组找1-2个热门的时事热点,然后小组内进行分析,看看时事热点材料和课内知识点是怎么有效结合的。A小组找到的时事热点是: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全线完工,2022年7月进行了试通车。理由是:这个时事热点材料体现了高原地区的环境整体性,包括日照时间长,气压低等因素,同时也包括了青藏高原的差异性,比如,铁路沿线有冻土、冰川等具体的差异性的环境。B小组找到的时事热点是:韩国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理由是:梨泰院作为依山而建的建筑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是发生事故的小巷位于斜坡上,而且也只有五米左右的宽度,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最后,上课时,要求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5分钟的演讲,汇报小组的成果。在听取汇报时候,老师和其他小组进行打分,选取最合适的时事热点材料进行分析讲解。
(二) 课中:讨论学习时事热点材料
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学生的理解能力强,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提高教学效率,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将时事热点材料和课内知识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有效整理和总结学生们整理好的时事热点材料,打造效率更高的课堂。同时,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效合理地安排课程,有意识地让学生分析和总结时事热点材料,培养学生用学到的课堂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教授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地质灾害》这课时,可以结合2022年9月5日发生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的6.8级的时事热点材料进行讲解,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本次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新闻报道,将本次地震的实际情况展示给大家;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注意分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绩情况,尽量让每一组的实力相当。分组后,让每组成员抽签讨论下列任务:地震成因(地理原因)、地震成因(人为原因)、地震危害、地震防治。最后,给每个小组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让小组各自选取代表回答问题,然后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整理和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点。
(三) 课后:运用时事热点材料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时事热点材料贯穿学生地理学习的始终,不管是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上的思考和学习,还是课后的实践活动,都需要结合时事热点材料进行。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以致用,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自学能力。另外,教师要意识到,课上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后,要让学生的目光也关注到课外实践上来,引导学生围绕时事热点材料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时,可以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材料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最热门的要数新冠疫情防控,防控涉及到要封小区,人口、地理、环境、经济、交通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自己的小区为调查对象,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小区的人口数量,观察小区周围的商铺运营情况,了解小区周围的交通情况等等。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时事热点材料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的美并且主动参与地理学习中来,同时,能够让学生把生活和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方法,完善自己的学习技巧。
参考文献:
[1]孙惠. 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研究[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2(5):2.
[2]万珍珍, 彭渤, 熊胜男. 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21, 000(010):89-90.
【关键词】 时事热点;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时事热点顾名思义就是当前时间段里面,在不同国家不同位置发生的不同的事情,包括经济、政治、生活、社会等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关注。现有的高中地理教材没办法紧跟时事热点,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主动弥补教材的不足,将时事热点引入高中地理课堂,为枯燥的文化知识增添新鲜活力。合理运用时事热点材料,能够让高中地理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帮助学生活学活用,真正学到知识。
一、 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 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高中地理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地理的学习不仅仅是在教材和课堂上,时事热点材料是拓宽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引导学生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和生动丰富的时事热点材料进行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更多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高中地理课堂的知识点众多,学生没办法一一去尝试和接触,很多知识都是处在了解的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地理课程缺乏兴趣。如果结合时事热点,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让学生主动将地理课堂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然就提高了,而且还会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慢慢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获得质的提升。
二、 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 课前:主动关注并且搜集整理时事热点材料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学习,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有意识将课本知识和时事热点进行结合,可以主动搜集整理相关的时事热点材料。学生会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搜集相关的时事热点材料,上课之前,需要老师进行评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考纲考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心理状况等各方面情况将学生整理好的材料进行整合,然后挑选出最适合的时事热点材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首先,给同学们进行分组,要求同学们进行自学,找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因素和差异性因素,然后,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查找,联系时事热点材料,每组找1-2个热门的时事热点,然后小组内进行分析,看看时事热点材料和课内知识点是怎么有效结合的。A小组找到的时事热点是: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全线完工,2022年7月进行了试通车。理由是:这个时事热点材料体现了高原地区的环境整体性,包括日照时间长,气压低等因素,同时也包括了青藏高原的差异性,比如,铁路沿线有冻土、冰川等具体的差异性的环境。B小组找到的时事热点是:韩国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理由是:梨泰院作为依山而建的建筑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是发生事故的小巷位于斜坡上,而且也只有五米左右的宽度,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最后,上课时,要求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5分钟的演讲,汇报小组的成果。在听取汇报时候,老师和其他小组进行打分,选取最合适的时事热点材料进行分析讲解。
(二) 课中:讨论学习时事热点材料
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学生的理解能力强,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提高教学效率,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将时事热点材料和课内知识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有效整理和总结学生们整理好的时事热点材料,打造效率更高的课堂。同时,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效合理地安排课程,有意识地让学生分析和总结时事热点材料,培养学生用学到的课堂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教授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地质灾害》这课时,可以结合2022年9月5日发生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的6.8级的时事热点材料进行讲解,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本次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新闻报道,将本次地震的实际情况展示给大家;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注意分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绩情况,尽量让每一组的实力相当。分组后,让每组成员抽签讨论下列任务:地震成因(地理原因)、地震成因(人为原因)、地震危害、地震防治。最后,给每个小组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让小组各自选取代表回答问题,然后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整理和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点。
(三) 课后:运用时事热点材料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时事热点材料贯穿学生地理学习的始终,不管是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上的思考和学习,还是课后的实践活动,都需要结合时事热点材料进行。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以致用,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自学能力。另外,教师要意识到,课上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后,要让学生的目光也关注到课外实践上来,引导学生围绕时事热点材料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时,可以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材料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最热门的要数新冠疫情防控,防控涉及到要封小区,人口、地理、环境、经济、交通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自己的小区为调查对象,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小区的人口数量,观察小区周围的商铺运营情况,了解小区周围的交通情况等等。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时事热点材料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的美并且主动参与地理学习中来,同时,能够让学生把生活和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方法,完善自己的学习技巧。
参考文献:
[1]孙惠. 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研究[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2(5):2.
[2]万珍珍, 彭渤, 熊胜男. 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21, 000(01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