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学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作者】 罗 文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强化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是学前幼儿教育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实践目标。实践中,我们应营造良好的语言运用氛围、激发他们兴趣,让他们有话敢说、想说和可说,从而在众多有效路径中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 学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有效路径

  抓住幼儿期这一人生中语言发展最为关键时期着力对其进行语言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发展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能力。这是我们幼儿教育实施多年来所获得的重要实践总结的成果。这是由于在这个阶段,促进语言开发,形成语言能力既是一个学习的目标,也是一个学习为生存发展极为相关的手段。为此,作为幼儿教学执教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拓宽教学途径,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语言时,学会和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在与周围的人互动中学习如何表现自己,从而真正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实践应用能力。
  一、创设氛围,使其敢说
  实践告诉我们,幼儿是很容易被恐吓的,他们说话的勇气来自于教师的亲切与和颜悦色,因为他们常是通过“看脸”来决定学习态度和方式的。只有当他们觉得教师关爱他,他才会乐其学。故而,欲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就必须创设良好语言交流氛围作为他们敢说的前提,让他们产生心理自由与安全,从而进入到语言交流中去,敢说话,敢表达。落实到实践中,我们有这样几项举措可以达到此效果:一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建构良好师幼关系;二是激发幼儿说的愿望,让他们在“我要说”的内驱不得不说。三是通过讲故事诱发他们表达需要。四是积极鼓励表扬敢于表达的儿童。五是微笑和肢体语言的运用。实践中只要我们做到了这几条,幼儿在参与中自然就会感觉到环境愉悦而敢于开口说话。
  二、激发兴趣,使其想说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喜爱、最乐于接受的一项认知世界的活动。所以,在语言培养中,我们可以把语言教学融入到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实施之中,使孩子在玩耍中发展自己的的交际语言。他们为了使自己与他们配合,自然就有“想说”的需求,以此为径去激发,他们才想说。要特别留意的是,我们所选用的游戏一定要以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为目标,既要遵循语言发展规律而科学融入,才能使儿童思维智能得到发展,又要起到激趣促主体形成的效果,使他们在参与中能够快乐地进行语言交际。例如:利用“神奇的口袋”游戏开展“这是……”的语言训练,就可让幼儿把从中摸出来的小球用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要求学生利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小球的颜色和喜爱情况。这样将游戏与语言表达就进行了很好地整合实施。又比如“逛商店”这个游戏应用于角色表达的训练中,需要他们扮演消费者充当营业员,同时要求他们用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这样的游戏认知在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热情和能力上起到了很好作用,实现了提效教学。
  三、创设情境,使其可说
  环境育人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更彰显了这一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这种能教化、促表达的环境创造则需要我们教师用心设计,只有经特定设计和开发的环境其使用的含义才能相当丰富,才能对儿童的语言刺激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进行言语教学的实施中我们应从创造语言的教学情境模仿环境出发,将教的目的与环境很好整合起来,这样就可丰富幼儿语言表达素材,提供语言载体。这样我们就给幼儿语言表达搭建了一个可以有表达对象的舞台,让他们可以在周围的语言材料的支持下进行语言练习实践。实践表明,一个好的语言教学环境能使儿童获得丰富的感知对象,可以为他们提供“可说”素材。另一方面,儿童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掌握不同的语言运用状况,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落实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建立“小型电视主播平台”而让幼儿扮演主持人进行节目模拟主持,或播报新闻或主持活动节目,当然也可以让他们站在这样的平台上给大家讲故事,讲述家庭趣闻等。通过这样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环境创设,就如同游戏般吸引着幼儿参与,而且胆大敢说,积极性高,他们说话的声音就很洪亮,而且表达出来的词语也大写。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常在课堂一角设置“语言角”,在那儿摆放各种玩具、木偶和指偶,让他们手持玩具一边做一边说,把玩玩具的体会表达出来,这样的实施既使他们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又加深了他们对其中的内容的了解,增加趣味性。
  四、灵活形式,使其会说
  除了教学中方法创新多样,还要搭建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说。在实际操作中,作为教师要经常采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的交替展开的平台实践来灵活实施形式,这种富有教学变化的组织形式和相应的语言沟通模式不仅使儿童获得了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的机会,也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各种交际情景和交际活动之间的带来的交际愉悦。比如在小组团体活动中要放开声音表达,重要信息还要多说一遍或改变音高来强调,在向小组团体表达自我意见时不仅要集中精力,还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建议。在聆听别人说话时要注意自己不能说。通过观察他人说话来理解别人说话之意和要求事项,提高聆听效果。这也是一项有效地促进幼儿会表达的教学实践。
  总之,抓住幼儿期这个关键期,就要不断拓展育人路径,丰富策略,让我们学前幼儿在语言表达上能真正大跨一步,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抓牢抓实,随着县级“五育合一”课改脚步跳动,更加努力地去探索、整合语言培养路径,使我们所教的幼儿通过语言获得与应用进一步发展认知,增强社会化适应能力,为以后参与生活实践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探究[J].读写算,2015年。
  [2]王静红,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探究[J].基础教育,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