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分层教学法在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实施
【作者】 李 瑾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雷峰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分层教学法在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实施就是要分层实施知识整理复习、分层组织建立错题集、分层设计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在建构知识网络图、做好析原因的基础上实现“跳一跳”。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复习课;分层教学法;有效实施
随着高质量推进教育实施呼声响起,一场空前的教育改革从中学开始一直蔓延到了小学。很多教师认为高效的教学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训练拓展这样的教学程式。而且,在这实施过程中执教者要充分担任组织和释疑角色而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式或合作式学习,并针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动力供给。在听了几节以复习占主要的的数学课后,我有了这样的发现,几堂虽然都是复习课,但也不能这样出奇的一致: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展示中都是侃侃而谈,不断地进行深度地训练拓展;中等成绩的学生却是勉强强强,练习拓展的题目也能快速完成。而差生的表现都是不知所措,有的还一头雾水。从这感受我就在想,复习课实际上就是让中后等学习成绩的学生再次与未消化好的知识进行“煮夹生饭”,好像优秀学生在其中也并没有受益。当然,这样而做的课堂是不会高效的,高效的课堂是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得到最大化的数学教育。那如何让班级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齐步飞”呢?分层教学法无疑是良策。下面,我谈谈复习课中有效实践分层教学法的一些有效做法。
一、分层实施知识整理复习,建构网络图
复习课教学的重要凭借就是“整理与复习”这一节内容,看似内容不多,但都是精华所在。在这内容的复习教学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整理与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能替代,更不能老师整理学生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要实行分层要求,鼓励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践行不同难度要求的整理内容,成绩好的优秀学生不仅要全面地了解有哪些知识点还要了解其发现、形成的过程,进一步进行迁移,使知识建构网络图;中等成绩的学生要进行查漏补缺,弄清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把握好,知识的生成不清楚,需要再温习和加强;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多知识都还没有理解和消化,需要的“补”太多,在整理复习时我们要求他们能将本单元中基本的概念和核心知识进行感知和理解就足够了,不要试图将其与优秀学生同日而语。
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组织学生进行自学之前,我们可根据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实际提出不同的复习任务,成绩优异的同学要求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自己脑海中的记忆进行整理,回忆整个章节所学的知识点,并进一步列出各知识点的层次关系和逻辑关联。中等层级的学生要求利用开卷列项的方式将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形成大纲式整理,同时要求他们进一步分析各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只要把知识点组织起来就可以了。让不同水平的同学清楚自己的复习任务和目标,根据自己的目标进行自我组织复习。这样就很好地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整理复习内容的教学中了。
二、分层组织建立错题集,做好析原因
对容易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进行梳排与整理,就是要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总结原因的不良习惯。而对于有学力差距的学生来说各遇到的易错点、易混点是不同的,尖子生的遇到的学习困难在于对所学的知识面的扩展和运用;中间成绩层次的学生所遇到的学习困难是在拓展、延伸应用中,象开放题目这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解决。而学困生除上述两类外,基础的知识运用也是困难的。所以,在组织实施整理复习教学时我们实施分层教学法应分层提要求,要求他们回顾本章节在学习时遇到的哪些困难和出现的哪些错误,将其建立成错题集,以便莫让自己重蹈覆辙。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析原因,从中挑出一些自己易犯的错误,杜微防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实际学力来选择容易出错的题目作为错题集的内容,并在错题旁边把致错原因用红色芯笔进行写明标注。当然,错题集的建立是为了应用,为了指导下一阶段不再犯同样错误,我们还要利用数学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回顾错题集,以强化认知,形成形象。
三、分层设计拓展练习题,实现“跳一跳”
在整理复习之后往往就是练习题目的接踵而至。这是进一步强化和拓展的有效实践。在拓展数学知识、归纳学习方法、解题能力、提高基础素养方面采取分层设计拓展练习题都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整理复习教学与新知讲授时的实践活动相比,更应从重基础到重技能的转变,在实施目标的达成上更应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使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都可以在现有数学实际基础上实现“跳一跳”。落实到课堂上,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学生的数学实际,为他们量身定做一套针对不同水平的习题集,并在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加强巡查和指导辅助,结合学生的实际增加开放性拓展实践;对于中等次学生在进行知识训练时要注重运用知识的练习题目;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知识本身进行训练,减少拓展延伸。这样有利于提升他们学习体验感受数学学习快乐。
因此,要使所有的学生在整理复习这样的复习课上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就必须优教优学,让学生成为主体。这才是我们老师所要追求目的的达成路径。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层教学理念采用实用的、可操作的方式进行数学复习,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落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图简单而一定要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来创新课堂,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学力范围上复习得更有效果,更有能力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雪梅,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J],黑河教育,2019年。
[2]孙莉平,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J],读写算,2018年。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复习课;分层教学法;有效实施
随着高质量推进教育实施呼声响起,一场空前的教育改革从中学开始一直蔓延到了小学。很多教师认为高效的教学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训练拓展这样的教学程式。而且,在这实施过程中执教者要充分担任组织和释疑角色而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式或合作式学习,并针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动力供给。在听了几节以复习占主要的的数学课后,我有了这样的发现,几堂虽然都是复习课,但也不能这样出奇的一致: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展示中都是侃侃而谈,不断地进行深度地训练拓展;中等成绩的学生却是勉强强强,练习拓展的题目也能快速完成。而差生的表现都是不知所措,有的还一头雾水。从这感受我就在想,复习课实际上就是让中后等学习成绩的学生再次与未消化好的知识进行“煮夹生饭”,好像优秀学生在其中也并没有受益。当然,这样而做的课堂是不会高效的,高效的课堂是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得到最大化的数学教育。那如何让班级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齐步飞”呢?分层教学法无疑是良策。下面,我谈谈复习课中有效实践分层教学法的一些有效做法。
一、分层实施知识整理复习,建构网络图
复习课教学的重要凭借就是“整理与复习”这一节内容,看似内容不多,但都是精华所在。在这内容的复习教学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整理与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能替代,更不能老师整理学生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要实行分层要求,鼓励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践行不同难度要求的整理内容,成绩好的优秀学生不仅要全面地了解有哪些知识点还要了解其发现、形成的过程,进一步进行迁移,使知识建构网络图;中等成绩的学生要进行查漏补缺,弄清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把握好,知识的生成不清楚,需要再温习和加强;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多知识都还没有理解和消化,需要的“补”太多,在整理复习时我们要求他们能将本单元中基本的概念和核心知识进行感知和理解就足够了,不要试图将其与优秀学生同日而语。
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组织学生进行自学之前,我们可根据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实际提出不同的复习任务,成绩优异的同学要求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自己脑海中的记忆进行整理,回忆整个章节所学的知识点,并进一步列出各知识点的层次关系和逻辑关联。中等层级的学生要求利用开卷列项的方式将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形成大纲式整理,同时要求他们进一步分析各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只要把知识点组织起来就可以了。让不同水平的同学清楚自己的复习任务和目标,根据自己的目标进行自我组织复习。这样就很好地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整理复习内容的教学中了。
二、分层组织建立错题集,做好析原因
对容易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进行梳排与整理,就是要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总结原因的不良习惯。而对于有学力差距的学生来说各遇到的易错点、易混点是不同的,尖子生的遇到的学习困难在于对所学的知识面的扩展和运用;中间成绩层次的学生所遇到的学习困难是在拓展、延伸应用中,象开放题目这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解决。而学困生除上述两类外,基础的知识运用也是困难的。所以,在组织实施整理复习教学时我们实施分层教学法应分层提要求,要求他们回顾本章节在学习时遇到的哪些困难和出现的哪些错误,将其建立成错题集,以便莫让自己重蹈覆辙。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析原因,从中挑出一些自己易犯的错误,杜微防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实际学力来选择容易出错的题目作为错题集的内容,并在错题旁边把致错原因用红色芯笔进行写明标注。当然,错题集的建立是为了应用,为了指导下一阶段不再犯同样错误,我们还要利用数学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回顾错题集,以强化认知,形成形象。
三、分层设计拓展练习题,实现“跳一跳”
在整理复习之后往往就是练习题目的接踵而至。这是进一步强化和拓展的有效实践。在拓展数学知识、归纳学习方法、解题能力、提高基础素养方面采取分层设计拓展练习题都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整理复习教学与新知讲授时的实践活动相比,更应从重基础到重技能的转变,在实施目标的达成上更应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使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都可以在现有数学实际基础上实现“跳一跳”。落实到课堂上,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学生的数学实际,为他们量身定做一套针对不同水平的习题集,并在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加强巡查和指导辅助,结合学生的实际增加开放性拓展实践;对于中等次学生在进行知识训练时要注重运用知识的练习题目;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知识本身进行训练,减少拓展延伸。这样有利于提升他们学习体验感受数学学习快乐。
因此,要使所有的学生在整理复习这样的复习课上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就必须优教优学,让学生成为主体。这才是我们老师所要追求目的的达成路径。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层教学理念采用实用的、可操作的方式进行数学复习,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落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图简单而一定要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来创新课堂,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学力范围上复习得更有效果,更有能力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雪梅,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J],黑河教育,2019年。
[2]孙莉平,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J],读写算,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