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

【作者】 熊 莉

【机构】 四川省广安中学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就应把新课改先前获得的成果又反哺实践,继续推进。实践中,为了让有效教学实施得以实现我们可在注重氛围营造的基础上搭建合作学习平台和运用激励手段展开。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改;有效教学;实施

  随着“双主双优”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在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接下来的改革推进中,我们可以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这既是对新课改展开的回馈,又是其成果应用和指导的深入实践,实现课改目的。在这种看似循环往复的教学实践推进中,身为第一线老师的我们,每次推进都会受到思维的洗涤和理念更新的冲击。这也让我们了解了我们所从事的专业教育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怎样才能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好,达到高效施教高效育人呢?这是一个永远践行在路上的改革问题,身为一线老师唯有不断探索研教研学,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教学突破。以下,笔者就近几年来“双主双优”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让有效教学在和谐氛围中展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成为了一线教师教学追逐的常态目标,原因在于有效教学的达成必须要基于此的展开。成功教学离不开和谐氛围的支撑。这不仅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而亲其师乐其学是小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的重要前提。为此,在实施新课改革时,我们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通过各种方式来构建师生间的融洽互动,目的直指让有效教学在和谐氛围中展开而迎来教学成功。落实到实践中的方法有多种,老师带着笑容进入教室是实现师生之间进行友好互动的情感基础,因为其给学生的心理自由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生成环境。这种开放的师生互动能有效培养同学的自尊与自信,使他们有乐于学的愉悦感。故而有很强主体性,敢于大胆思考,敢于互动对话,这样他们就或获得更多参与对话与答疑的机会。这样,有了更多人脉的语文教学就可以在和谐氛围中走成教学成功了。
  二、搭建合作学习平台,让有效教学在共同探究中展开
  新课程标准在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上提倡“合作”“探究”。合作教学既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共同探究学习,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在新时期内形成协作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回顾目前在课堂上进行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班级里,老师会把一些同学分组;团团围着一圈,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没有实际的教育力。虽然我们很多教师想让同学们一起商量,这样可以让来检查课堂的领导或评委老师们有一个好的交代。然而这种点缀式的合作学习其效果是不尽人意的。有效的合作学习应在安排同学们进行集体讨论时,首先要让同学们围绕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主动去想去思考,实在没有办法再凭集体力量来合作探究,同样是先读教材再交流,最后在商议中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意见。比如《赠汪伦》课,有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个很有探讨意义的问题,我就以此为主题建立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第一个问题是“汪伦早不去,晚不去,却在李白所坐船只要离开的那一刻来送行?”“正常人都是悲伤的,汪伦怎么会乐呵呵地送李白?”有人说,李白与汪伦感情很好,李白怕汪伦得知他要离开,会很伤心,所以一言不发地离开了,汪伦得知后便过来送行。有人说:“踏歌送行也许是本地习俗。”我一听,就忍不住拍手称快。很明显,他们受到了合作探究这种自由学习环境的触动而思维大开,于是才有了这么富有创见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有效的,是成功教学。所以在接下的来优教优学中我会仍然将合作探究这种良好的教学方式运用在有效教学的展开中,使其为我们达成“双减”提效提质目标服务。
  三、运用激励评价手段,让有效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展开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双主双优”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重视“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双主”中的运用,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评估让他们主体性得到真正培养。由于人人都有被尊重和欣赏的需求,尤其是在小学生中可以更明显地体现出来。所以,在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展开中我们应采用奖励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其给我们带来的结果是十分显著的。但是目前的教学评价策略实施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在学生答问过程中老师不做任何导向和评价,直至学生答到了老师心理那个预期答案时老师再会给出一个“好”;二是老师虚假的评价大量存在。我们可以看到,特别是低段语文课堂上一些老师为夸奖学生时而做作很大,叫学生用手比划拍桌子,“啪、啪、啪”统一的评价表扬,毫无创意。如何才能提升老师对学生参与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我想首先要提升老师的素质和修养;二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爱,真诚地表扬;三是要学会使用一定的评估语言,使其灵活运用于课堂。过程中可以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帮助评估,如握手、拍肩、摸头等,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老师的微笑就像一朵永远盛开在他们心里的花朵。这些都是我们在激励评价时所不可缺少的方式和路径。实践证明,在教学展开中常有激励评价不仅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参与互动的动力,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主体作用开发学生潜力,让有效教学达成度最高。
  总之,“双主双优”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是一个边探索边实践边反思的过程。作为一线老师,要有这种意识和务实创新精神,才能使我们心中的预期常常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杜小满,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2019年。
  [2]陈艳丽,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