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作者】 严红梅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长乐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文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学生学会语文更能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本文以初中语文为载体,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对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只注重讲授语文基础知识,而语文学习又有诸多项目,词组、阅读、写作等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被迫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无法有效的发挥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意义。高效课堂,就是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教师、学生、教材资源等课堂构成要素有机整合,在单位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效果和效率最大化,这是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和目标,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在这方面不断探索。
  一、多媒体初中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语文课程相较于小学语文的课文在难度上有了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设计,以积极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打造生动的语文课堂。构建科技现代的语文课堂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音乐、视频、动画等艺术形式的引入参与到教学的导入、开展、总结等流程,语文课程需要改变单一的守旧课堂模式,采用视听结合、绘声绘色的授课方式,将初中语文课堂打造得活灵活现。多媒体的初中语文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将复杂的问题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的参与性更高,直观的授课形式会让学生在快乐的、轻松的氛围中不断进行。
  例如,在讲解《“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一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多媒体初中语文课堂。笔者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将课程合理导入。笔者为学生展示了跳水运动员的精彩瞬间的图片,整齐的队形,漂亮的姿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还为学生播放了一个视频,视频中的跳水运动员以精湛的技术完成看一整套的动作,声音小,动作到位且整齐,姑娘们的花般笑容让学生为之赞叹,幻灯片显示吕伟跳水背景,展示课文标题。创设了这个教学情景,学生就可以进一步的开展本节课的学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精心做好备课,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教师在知晓每个学生语文学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每节课的教材内容,明确它在本单元、本课中的地位以及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然后认真研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教辅资料,抓住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问题,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恰当取舍、整合,以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兴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例如在讲《中国石拱桥》这节课时,在了解学生掌握的说明文特点和常用方法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掌握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和文章的说明顺序,笔者精心准备。课堂上采用教师细心点拨,学生自读、反思、互议等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将学生难学的说明文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评价和辩论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以及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引用、比较、摹状貌等说明方法了如指掌,融会贯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全备学生,深备教材,细备教法,准备学法,教必得法,行必高效的最佳见证。
  三、尊重和关爱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由于现在的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思想活跃,观察能力、逻辑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较快,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求知动态,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高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善问乐答,善于提出疑难问题,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想法,切实地反映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的感情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沸腾、流动,让课堂学习内容始终触及他们的精神世界。教师真正成为令学生渴求知识的促进者、引路人,学生确实成为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主人,高效地发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首先提出唐雎为何不辱使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秦王的骄横、不讲理和唐雎不畏强暴的凛然正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课堂上师导生议,各抒己见。教师还特请学生自提诸如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等问题,学生互相讨论,探究最佳答案。在师生民主平等、小组合作互动互议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轻松、愉快地体味了唐雎为国为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无畏精神,认清了秦王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丑恶嘴脸,深切体会到自己遇挫出策、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设教学情境,有效开展课程导入
  对初中生来说,语文学习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对语文学习不在存有敬畏之心,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初中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都比较强烈,语文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在创设的情境中感染初中生,以此来激发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在如诗如画的教学情境中,开展课程导入。比如说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这是老舍写的一篇有关于描绘济南冬天景色的散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描绘文章的主要景物,领悟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帮助学生掌握比喻以及拟人的修辞方法。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先用PPT展示祖国其他各地的冬天,比如说三亚的冬天、哈尔滨的冬天、西藏的冬天等,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多样美,然后在展示出济南冬天的各种景观,还可以通过一小段的视频展现出济南冬天的动态美,以此来引导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语文课堂调动了初中上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再次恢复了语文课堂学习的新鲜感,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注重教后反思,实现教学相长
  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最优化,课后反思是必需的,它不仅使本节课成功的教学策略得以继承,而且吸取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当然在课后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寻求最佳策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例如在讲完《智取生辰纲》一课后,可以认真询问学生:“杨志谨慎小心、心思细腻、粗暴蛮横的性格特点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反衬了什么?白胜的沉着冷静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是什么?故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如此,知晓自己教学目的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实际收获的多少,吸取教学成功的长处,改进教学过程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