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作者】 刘露微

【机构】 四川天府新区永兴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美术学科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育人平台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既是新课标要求也是时代使然。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培养。
  【关键词】 小学美术;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对“文盲”的界定也会由传统的“目不识丁”过渡到“没有学会怎样学习”这个上面来。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到来和“E”时代的形成,信息横飞成为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知识周期变短,不学则不进。顺应这个时代需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成为这个知识爆炸时代培养合格建设者的使命要求。而这种时代赋予教育的重任自然就落在我们一线教师身上。而小学美术这门学科直接肩负“五育合一”课改使命,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自然应在学生能自学,具有良好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奠基。下面,我结合这几年新课改的实践谈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自学提供动力
  “美术课程标准”倡导更新学生方式,从传统以个为主的接受式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方式。而这三种方式,都是基于自学基础之上的,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在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其能有效参与学习提供动力。
  (一)鼓励学生努力发掘生活中的美。这是让学生看到美术学习实用性的有效方式,更是激发他们美术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重要路径。这种方法,也称生活化教学。实施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无处不在,很多美好的美学价值高的东西就在我们的身边。然而,我们很多学生缺乏发现这美的事物的慧眼,其知觉的选择性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对没有吸引力或不强的事物却很少主动去看一看。因此,我认为作为以观察为径的学术学习就非常有必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增强我要观察主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实践中,为了增强学生发掘美的能力我们就可以从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有观察方法和能力去捕捉、发掘生活中的美。并通过看谁具有发现美的慧眼等主题活动来增强学生观察积极性。教师也从中多鼓励,让他们从大量观察中获取美术创作所需要素材和灵感。
  (二)注重学生美术欣赏引导。降低学习难度,是增强自学信心的有效方法。在小学美术中,较难的内容就是欣赏,这对没有多少基础的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吃劲的。因此,加强学生美术欣赏和述评这方面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现行教材,每册美术教材都安排了大量的欣赏述评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综合性强,体验性的东西多。这对于来自农村这群美术素养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就显得较难了。为化解这个难题,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大屏呈现加教师引导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多观察和看文字补充说明,从而走进作品,领略到其内容。例如,在执教《五彩缤纷的生活》这课中,为了唤醒学生童年记忆,激发学生欣赏需求,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不同表达方式(年画、中国画和油画)的11幅作品呈现在学生视野中,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去了解古今中外儿童生活的绘画作品,从其内容中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儿童生活的差距,同时也让学生从作品表现方式中体会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合理引导,促进学生会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践行倡导中的一种方法,长期实施这种方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使之会探究学习。纵观现行教材,我们发现,新教材不仅有名家作品,优秀学生作品,还明显增添了“思考与讨论”“制作与方法”“评一评”三个环节,用好这三个环节,我们就可以合理引导,通过学生自己或小组探究、实践,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就有利于他们形成探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漂亮的包装纸》一课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元旦以礼物送人的情境创设进入新课,引导学生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礼品包装,鼓励学生合作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和制作方法进行作品制作。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绘画、拼贴和拓印的方法进行。一些小组为了使包装图案在颜色上、在大小上搭配更合理还相互讨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图案可大可小,数量可多可少,排列可采取横排、竖排、斜排,方式灵活但要有规律,摆放要和谐。实践证明,只有改变“传授者”的角色,把时间和空间充分留给学生,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焙养学生自学能力,使他们会探究学习。
  三、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体验学习愉悦
  人不激不奋。没有收获成功便没有较强的自信。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自学能力,就必须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自学勇气。实践告诉我们,当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了良好成绩时,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能够成功的,于是产生信心有动力生成。但学生看到自己成绩上升只能通过考试得分这个途径,但这个途径毕竟很少,又特别是美术学科,再加上“双减”政策的实施,只从这个途径来看自我成绩是否提升就显得没有机会了。其实,让学生看到自我进步的机会是很多的,针对美术学科就看学生欣赏时的语言表达和绘画作品的好坏等,就可以感受到学生是否有了成绩上的进步。这时执教者就可通过表扬、鼓励的路径告诉学生你的努力换来了进步。这同样可促进学生信心建立,让他们体验到自我努力获得成功的进步感。
  总之,美术学科作为素质教育奠基平台,就应在学生有较强自学能力培养上发挥作用。而我们一线教师,既要培养兴趣,又要创新策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赖海坚,美术教学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3年。
  [2]熊宁娜,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