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作者】 严 敏

【机构】 新疆和田市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落实课时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占据着重要战略地位。高中化学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科特点,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实施多样化教学方式,结合实践操作,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逐步发展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正确认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化学教学;核心素养;策略探讨

  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教师需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目标融入学科教学的多个位面,在教学中强调创新精神重要性、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实施创新启思教学活动,将创新思维厚植于学生内心,为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与发展注入活力。高中化学教师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开展有效的化学教学工作,明确自己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的职责,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维,还应当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得到良好发展。
  一、改革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落实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作为教师首先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能够自主的安排好自身的学习活动.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自然而然会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同时也知道应该如何去学,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而这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来说,至关重要.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尝试着去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通过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一个又一个小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展开学习.
  二、预设深度思考问题,夯实核心素养培养基础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提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占据主导地位,并未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导致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受限.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预设具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帮助其在质疑、分析、探究中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便于日后参加新高考,有效提高自身问题解决能力.
  三、以教材为索引,搭建化学理论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所学的知识具有体系性。教材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非常重视,基本上在每个章节中都有设计整理与提升活动,而教材设计事实上就是针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运用整理与提升这种方法形成对高中化学知识架构,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进而对化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对知识的整理与提升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形成对这门学科的基本认识,同时也能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这是未来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重视教材环节,以教材为索引,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化学理论知识框架,掌握归纳与总结的学习方法。
  四、设计独立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强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需尽可能开展以探究为主的化学实验活动,以此达到强化学生科学思维、激发其化学学习兴趣以及转变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目的.而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亦有不少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内容.对此,教师恰好可基于这些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去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参与探究性实验活动的愉悦感以及实验成功后的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五、立足化学基本规律,探究化学中的变与不变
  化学反应既是变化的,也是平衡的,变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变的是元素、原子,化学反应是一个不断变化与不断重新平衡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原子重组、能量转化、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等方面变化与平衡.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是化学反应本质的体现,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化学知识的角度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深化学生对于化学教学内容的理解,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化学主要是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一般会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变化观点进行化学本质规律的思考,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化学变化过程也是化学各物质重新平衡的过程,当达到平衡后,化学反应就停止了,但是有些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在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也达到平衡状态,当条件改变后,化学平衡会被打破,再次寻找新的平衡点,达到相应时间以后,就能呈现新的平衡状态。
  六、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推理素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素养,让学生能够基于所学知识完成假设、论证、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尤其是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实验就像是化学灵魂,没有了实验的化学教学,就宛如没有灵魂的躯壳,其教学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而且教师要明白,实验不只是解释定义和规律的工具,其在培养学生推理探究能力方面也不可忽视.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化学物质的基础知识入手,猜测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然后再通过实验去论证之前的猜测,最后再根据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创新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教育要求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新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评价的质量,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创新化学评价方式,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提高学生对化学教学的积极性。比如鼓励学生自评,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了解自身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学习方式,最终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也可以开展学生互评,在同桌间或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学生的互评可以充分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深化他们所学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及多元化的维度,需要教师充分认识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使学生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水平,最终达到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娜娜.高中化学解题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5):105-106.
  [2]袁玲君.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在教学中的培养分析[J].智力,2020(3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