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作者】 加马力·麦麦提

【机构】 新疆和田市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团队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团队合作学习的优势,又能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分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兼顾不同学生在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而有效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探讨

  分层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增强课堂趣味。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分层教学能够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数学教学也应如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思路,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积极开展分组分层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分组分层教学不仅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且能够改善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切实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概述
  在高中教育阶段,所有课程教学大多以班级授课的方式呈现,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相同班级不同学生个体的知识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开展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并不是对学生单一地划分学习等级,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立足于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根据实际表现和综合技能合理地划分等级,让学生组成相应的学习小组。以此作为基础,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合理的教学。经过相关的实践研究表明,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中可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有效地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实现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价值。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一)做到分组分层备课
  备课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需注重备课这一环节。备课是为教学所做的准备工作,可以在备课环节中反映出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备课的思路和结构就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为了真正体现分组分层教学理念,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课本的内容了如指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绝不能将一种备课内容,用于多种层次的教学当中,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备课内容,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延伸;应与不同层级的学生的需求相结合,在学生对教材内容有良好把握的前提下,为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按照学生的需要来备课,提升备课的针对性。
  (二)遵循分层教学理念,合理创建教学情景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分层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在分层教学中的配合度,教师需要以分层教学理念为基础,合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建,并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推动分层教学的实施。小组的人员搭配也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情况,尽可能保持每个小组综合实力的平均,这样才能够便于分层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设置阶梯型的教学问题和任务,然后再安排每个小组在组内先进行解答分析。由于教学问题和任务的难度是从低到难依次提出的,这就兼顾了小组内不同等级学生的情况,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问题和任务的解答和完成中做出贡献,提升自身的能力。
  (三)因材施教,优化分层练习设计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综合性,学生从理解、分析、消化、吸收到完全掌握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在团队合作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分层数学作业,把握数学作业的难度分层,不能难易混搭,甚至本末倒置,先难后易。不合理的分层作业会导致学生找不到方向,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因此,在设计课后练习时,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提升,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练习中逐步提升,打好基础,从而增强解题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四)合理设置课后作业难度梯度,有序推动分层教学开展
  课后作业作为高中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为了确保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课后作业设置中,也需要合理进行难度梯度的设定,全面落实分层教学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对各层级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再进行课后习题难度的确定。比如学生关于知识的掌握较差,这需要重点围绕知识强化记忆和巩固入手来设置相应的作业;已经熟练掌握知识的学生,则需要重点围绕知识点的延伸和复杂应用入手,进行习题作业的设置,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五)优化评价体系,构建综合性评价标准
  分层教学的核心在于从学生的差异性入手来展开各类教学活动,所以在教学评价中也需要遵循学生的差异性,对原有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完善,构建出综合性的评价标准。首先需要将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一方面需要通过量化指标来评估学生的成绩,比如考试成绩、日常作业完成情况等;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性成果来展开评价,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将通过两种方法获得的评价结果进行整合,就得到了对学生的最科学评判。这种综合性的评分能够全面覆盖和反映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找出自身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改进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利用分层教学可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有效的分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评价。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雷智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14-215.
  [2]彭慧燕.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9(31):38.
  [3]吴秋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