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柳 栋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项目化学习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充分彰显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实践创造能力,使得整个课程教学更能够彰显新课程的理念与特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并真正成为学习的建构者,适应时代需要,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信息技术;项目化;策略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项目式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未知世界的探索有重大的意义。在实施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应该贯彻落实项目化学习模式。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项目任务,利用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完整学习流程引导学生学习,为他们营造更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保证他们能够在学习实践探究中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丰富知识解析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成他们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培育的目标。保证他们能够在完整的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并且还能够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素养。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述
  项目式学习是先给学生一个具体的项目,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参加这个项目的过程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实际上项目式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只是在这个过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一个方向。这种教学的手段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学生在整个过程都是要通过自己去操作,首先是对项目进行查阅资料,然后加以理解,通过自己设计的一个过程。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手段,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线,完美地符合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色,这种教学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学生非常大的帮助。
  二、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意义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并且以具体的现象和明确的主题为引领而开展的跨越学科界限的融合教学法,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学科之间有意义且有价值的联系,由此发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更强调学生的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理论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项目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直接呈现知识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之中发展项目式学习能力,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同时,项目式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在项目式问题和指引之下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发展逻辑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信息技术学习综合素养。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对策
  (一)重视项目任务的准备工作
  教师开展项目化教学时,应确保每个项目任务的学生均能参与其中。基于此,教师在准备项目任务时,应对项目学习主要方向和内容有全面认知。同时,教师需要对任务组的成员进行分工,经过民主讨论后,尊重小组组员建议,有序展开任务分工,进而为整个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提供铺垫。设定项目学习计划后,教师可组织组内成员自行认领自己擅长部分的任务,对任务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如果小组成员出现选择困难的问题,可让其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多人对同个步骤进行负责,最后进行任务总结,这能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信息技术的活动项目。
  (二)确定项目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现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项目任务的选题工作,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项目的主题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细则的设计,也将影响整个项目任务的探究过程是否具有科学性。所以教师就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及所教学的具体内容,筛选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主题。在尊重学生实际情况及兴趣爱好的前提下,确定最为合适的项目主题。并且在项目主题的选择及确定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要保证让学生参与其中,明确自己所要探究的点。在这一过程中紧扣核心素养的相关细则,明确学习目标,并结合学习目标尝试划分具体的任务内容,以此让整个项目主题的确定更为合理,更好地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
  (三)实施项目任务,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整个项目探究过程更为科学、合理,就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甚至可以通过制作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综合地应用本节知识及技巧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能够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多元化探究,最终达成他们的高质量发展。
  (四)尊重学习需求,构建项目式学习
  高中生有了自己的意识与判断能力,在学习方面也有自主的需求。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也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安排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积极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关注与鼓励。学生在这种高中信息技术模式下学习,自我探究性的学习机会将会更多,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的时,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赞赏与认可,教师要进行点评。
  (五)总结项目化学习经验
  教师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需要关注考核评估,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经验总结,对自身项目任务操作进行分析。教师应秉承新课改理念,不断丰富考核评估模式,如结合过程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站在不同角度科学评估整个项目,对项目化学习任务经验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并不断优化信息技术项目化学习,增强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自主操作能力。
  新课改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主动创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能够立足于新课标教学,将项目导学法与信息技术教学框架相互整合,通过这一方式丰富学生的体验,使之更深层次地把握知识要点。为充分发挥项目教学手段的价值,教师要认真解读相应的教学原则,也要对教学方法加以适当的创新,能够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框架,贯彻理实结合的思想,做好教学项目的设计引导,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成果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永利.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求知导刊,2022(14):35-37.
  [2]邹丽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讨[J].学周刊,2021(1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