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幼儿园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作者】 包小花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三峡启蒙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游戏材料的正确选择与投放成为广大幼儿教师所重点关注的方面。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需要重视游戏材料配备和使用的规范,明确游戏材料配备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科学的材料应用,促进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推动幼儿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材料投放;策略探讨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幼儿自主性游戏中低结构材料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需要进行科学规划,相应的幼儿游戏材料配备和使用也需要规范落实。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育需求创新发展游戏材料的使用方式,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并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1.游戏材料选择和投放存在的问题
  1.1材料投放单一,缺少挑战性
  部分教师认为木质积木就必须都是木质材料参与建构,其他材料就不投放,导致材料投放单一,幼儿缺少挑战性;有的建构区投放插塑,就单单投放一种,幼儿游戏的时候都没有可选择的余地;还有的建构区出现类似的建构材料过多,玩法单一,容易固定幼儿的思维,起不到以智启智的目的。
  1.2建构游戏的材料特色不足,材料老化
  除了如前所述的问题之外,在硬件上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班级建构游戏的材料特性不足,不能很好地与幼儿园办园理念等文化进行深度的结合,呈现出“似曾相识”的感觉;二是幼儿园班级建构游戏材料更新机制缺失,一经定型,即长期使用,缺乏迭代升级、破旧更换的机制支持,致使教师常常缺乏思考、一味执行,幼儿往往审美疲劳、兴趣减弱。
  2.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游戏材料配备与使用的优化策略
  2.1游戏材料层次性,尊重幼儿发展个体差异
  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教师要注意游戏材料的层次性,以尊重幼儿发展个体差异。层次性的游戏材料投放可以使幼儿有计划地选择游戏材料,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还可以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首先,幼儿教师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比如,在游戏“搭建城堡”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积木或乐高积木,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幼儿的需要。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更大的积木,让幼儿轻松地进行拼装;而对年龄较大的幼儿,则可以选择更多、更小的积木,让幼儿进行更为复杂的拼装。其次,幼儿教师也要顾及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差别。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的时候,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尽可能地让每个幼儿都满意。
  2.2游戏材料适中性,保证游戏活动均衡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满足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发展需要,以确保幼儿的多方面平衡发展。其中,适中性的游戏材料是保证幼儿活动均衡发展的关键。适中的游戏材料可以全方位地满足幼儿的需要,既不不会太过于简单,也不会太过于复杂。幼儿教师可以在活动区域投放适中性的游戏材料,如搭建积木、拼图、搭建铁路等。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思考,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空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满足了他们探索、学习和玩耍的欲望。这些材料适中,不仅可以让幼儿有足够的挑战性,还能让幼儿取得一定的成就感,提高自信心。此外,幼儿园活动材料的投放应该保证各种类型的游戏活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确保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2.3生活性投放,增加科学活动趣味性
  生活是孩子学习的源泉,幼儿科学领域学习也是如此。所以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组织实施中,教师还需要围绕幼儿生活,或是幼儿园的实际,充分利用好对应的资源,设计系列幼儿科学探究游戏学习活动,这样就会把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从神秘地带带到儿童生活中来,给他们一种熟悉的感触,一种愿意去探究的想法。当然要实现这一愿景,实现幼儿科学兴趣激发,教师还需要高度关注生活性材料投放,在幼小衔接的思考中较好地利用生活化素材来推动幼儿科学区域活动开展,助力幼儿科学学习效率提升,从而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活动兴趣。
  2.4开展混龄角色游戏,实现材料资源共享
  以某市某实验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开展了“百合小镇”游戏。在该游戏活动中,幼儿不分年纪,都可以参与。游戏活动场所则为操场以及教学楼大厅,幼儿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游戏材料投放以及情境创设工作。如此,在游戏活动区域内则包括了“露营区”以及“延平风味小吃店”等不同场所,能为幼儿自主游戏提供保障。虽然单一班级的游戏区会受到空间限制,但是整个幼儿园内的游戏区则具备多样性特点。游戏区内有着不同类型的游戏材料,能为全部班级的角色游戏活动提供游戏工具。通过上述游戏活动,一方面能使幼儿角色游戏活动场所得到大幅扩展,达到分享游戏材料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幼儿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因此,这种游戏活动应该被更多幼儿教师所采纳。
  2.5注重快乐的合作体验,提高幼儿的合作自觉性和稳定性
  在幼儿教育中,注重幼儿的快乐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合作游戏中。合作游戏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更是要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自觉性和稳定性。首先,教师要设计适合幼儿喜好和能力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幼儿园区域游戏对幼儿知识学习十分重要,重视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学工作,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方法进行改善与优化,能够加强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作用,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实现自我价值。当下,提高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学质量,细化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管理也得到了更多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认可。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各种策略促进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完善性,促进游戏活动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清纯.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21(13):100-101.
  [2]陈小龙.废旧材料在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2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