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双减”下小学语文提效增质的策略探寻

【作者】 金红霞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真静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减”政策推进需要落实者在作业和课堂上两个方面大动创新文章。本文探讨了笔者在探寻教法、导学、学法过程中的注重讲练结合、运用信息化实施、融入生活作业等三方面的实践做法。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提效增质;策略

  “双减”政策落实中,提效增质实现教育高质量的关键在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落实者要不断地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或者不断创新或者优化重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做到因“班”而异优化“怎么教”,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效增质。实践证明,改善课堂育人品质,不但可以使每个同学都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投入和释放主体性,而且可以使每个同学都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与用实践,形成良好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互动的课堂氛围。但是这些效果不是“双减”政策来了就有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按“双减”政策要求去创新落实,也就是要在改变传统不良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新的教法、导法和学法,让学生成为主体并与教师共同建构高效课堂,进而获得提效增质。
  一、注重讲练结合,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巩固
  其实,最好的缓解学生课业压力的方法就是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全部都在课堂上消化,不给后面留有再练习机会的必要。学生走出教室就是课余,而不用再进行课业锻炼去巩固。作为语文教师要创新教法我认为在“双减”下首先就要作出这一改变,在课堂注重讲练结合助力学生新知内化。落实在教学中就是不仅要讲授今日所要学习的内容,还要留意学生在教室里的接纳状况,根据实际作出教学调整,确定知识量,而不能让学生一次就将所学的内容全部都高效掌握,正确的做法就是在“量体裁衣”中尽可能探寻到学尽所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感到学有兴趣的同时学习效果也是最优化的。这样他们的思法、学法无疑都是最有主体性支持的。但是,在这堂课没有记住或者没有深刻感知理解的内容,我们就不要有留到课后作业中去安排的想法,更不要有占学生课余生活时间的做法。经常这样想,这样实施,我们教师自然就会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去解决这些知识掌握和巩固方面的问题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教什么”和“怎么教”两大落实方式,并创新思考“教到哪个程度”的实施方法和时间把控,并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教法,让同学们在巩固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过程中加入相应的小题集,使他们能够在参与针对性强的训练中更好地熟悉和把握。实践证明,长期践行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师生间的交流质量,提高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实现提效增质效果。
  二、运用信息化实施,在优化直观感知中降低学习难度
  信息化实施教学是落实教育部倡导数字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做法。如今,“班班通”全面完成,我们乡村学校同样走上了信息化教学实施之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如何将这一先进设备的多功能充分发挥极致就成为我们在推进“双减”提效增质过程中的常思问题了。的确,信息化实施中的多媒体,其大量的交互集成在优化直观感知中没有与之敢比的优势了。即使小学语文课本上再抽象的知识,其都能在一定介质运用下使其变得生动可感,从而在形象感知中让学生学得知识学习不再难。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中关于爬山虎怎样爬的这一段内容时,作者虽写得形象,但学生感知是很有难度的,但我们利用信息化实施,学生在多媒体大屏上就可以清楚地感知其爬行的动作、方法。这样教学实施经过信息化辅助,提效增质的预期就这样轻易被实现了。
  三、融入生活作业,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为了实现教育高质量,过去人们总是以为“题海战术”是实现这一效果的直观路径。的确,该方法之所以得到一线教师这么多年来的认可就在于其在提分数的追求中无与伦比。即使在全面落实“双减”的今天,其市场占比也是不小的,学生作业量有增无减,即使有课后服务,很多学生仍然背上沉重的作业背囊行走家校之间,不仅量大,科目多,而且质差,多是反复训练的机械性作业。所以,在“双减”的背景下,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本人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教与学的实践展开方法,在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喜好的基础上融入生活化作业进行教学实施,尽可能地把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作业以生活化的作业方式出现在学生眼前,引导他们在作业实践中将日常的家庭生活与课堂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熟悉的情境中进行自己的所谓的“家庭作业”。与常规的家庭作业相比,更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新鲜和好玩,并且是在日常的学习中展开的。这样的作业生活性强,课堂上有利于生生交流,家庭里有利于亲子探讨。经常实施过样的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作业量,而且还利于他们学习动力的增强并收获到良好的作业体验,促进学习兴趣生成和提效增质的实现。
  总之,推进落实“双减”,更加保护了学生的权利,使他们不再是一个被动学习的机械。特别是在落实新课标学生是主体的过程中更利于使他们成为有个性张扬的人。虽然老师依然占据着课堂实施的主体地位,但老师已经从一种“独裁”的状态发生了思想转变,转变为“学法导者”,能够逐步思考怎样去教去导去引领学。在今天,我们可以在很多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有频度、有效果,特别是在为了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这一目标达成上,营造和谐、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便成了我们一线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从本质上促进了师生互动对话,实现了提效增质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凤霞,“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统整路径的新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21年。
  [2]范宇微,“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作业减负增效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J].新智慧,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