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 吴 竹
【机构】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方面,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教育方式逐渐完善,也正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个别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造成了他们不正确的三观。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放在了学生们必须重视的位置。近些年,核心素养这个词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也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大多不服管教,但是这个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在我国的教育方面,一直很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科书中传递的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力量,不论是小时候背诵的《三字经》还是《道德经》,都在教育我们如何做一个积极的人,你的未来可以不成功,但品性不能差,这是民族的传承,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原则。
一 、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对知识的认知,但也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认知,也包含着情感和道德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他们的个人自主能动性的培养大有裨益,能够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帮助他们提高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遇事不慌,沉心静气的目的,磨练学生的心性。然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达成的,这是一个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过程。只有加强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让他们用正确的眼光看待问题,并且督促学生学会独立,才能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们要突破原本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去,体会学习的乐趣,建立他们优良品德的基础,以至于未来成为社会的人才。所以,初中阶段把核心素养的概念融入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来,是所有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 课程构建现状
初中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帮助,同时,有利于形成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然而,目前这门课程仍然存在缺陷。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够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导致学生为了完成考试科目,从而忽略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接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讲授的知识过于复杂,因为老师和学生都对这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导致老师没有用心教授这门课程,只是一味地讲述那些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脱离了学生所能理解的范畴、脱离了现实,导致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比如,在我初中时期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由于老师完全地跟着课本读,一味地照本宣科,我们所听到的都是大段大段的理论知识,复杂难懂,没有任何延伸或者稍作解释,导致我们的成绩很不理想,以至于最后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最后,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不够完善,课堂上,老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则是被动学习,枯燥乏味的课堂知识,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消极怠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没有丝毫益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正是因为老师改变了之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创建出高效率课堂,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 重视对培养核心素养,并且培养自身专业素养,对老师或者学生来说都相当重要。处在最有活力时期的初中生,他们心性不足够成熟稳重,也不具有成熟的三观,所以老师的引导,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合理运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因为要教育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老师就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老师不但要有正确的发展理念,还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自觉提高自己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在不断学习中进步,积极汲取新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提升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初中生的年纪,正是有激情、有热血的年纪,要想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老师们就要树立榜样,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带动学生,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老师们要时刻铭记自己为人师表,不能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举止应当得当,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培养他们自身的核心素养。正是因为初中生正三观不够成熟,老师更应该做好带头作用。
比如,初中的时候学校明令禁止:不准在学校抽烟!校领导非常重视这一点,因为初中生年纪还小,由于好奇大人抽烟,觉得好玩才开始尝试,直到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在学校禁止抽烟,说抽烟多不好,他们不以为然,因为对身体伤害他们的眼睛看不到,但在学校的严令禁止下他们抽烟的次数明显少了,偶尔还是会偷偷的抽一次。这些少年本来对这一条规定就很不服气,打扫卫生时看到了过道上散落的烟头顿时控制不住自己了,学生不可能那么明目张胆的抽烟,所以这些烟头只可能是校领导或老师抽的,他们心生不满,不是说学校禁止抽烟吗?为什么这些老师可以抽!老师都不以身作则,就不要想着约束他们。很多学生这样想,因此,由于老师处事不当,造成学生心生怨气,总想着跟老师作对,怎么都不想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了。所以,老师的言行举止带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学生们应该都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老师只负责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要想从中学到知识,还需要通过课余时间自行学习。因为,无论是哪一门课程,都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学的扎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下构建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能够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有帮助。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对培养核心素养十分重要。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未来的潮流趋势与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密切相关,因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要求,也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学生只有道德品质优良,才能立足于社会,核心素养这种教学理念是受到大众认同的,如果融入到教学中,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探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 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64.
[2] 余盛良.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 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中国教育发展战 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 张国纲.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 构建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71.
[4] 俞美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 究[J].考试周刊,2017(89).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大多不服管教,但是这个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在我国的教育方面,一直很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科书中传递的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力量,不论是小时候背诵的《三字经》还是《道德经》,都在教育我们如何做一个积极的人,你的未来可以不成功,但品性不能差,这是民族的传承,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原则。
一 、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对知识的认知,但也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认知,也包含着情感和道德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他们的个人自主能动性的培养大有裨益,能够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帮助他们提高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遇事不慌,沉心静气的目的,磨练学生的心性。然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达成的,这是一个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过程。只有加强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让他们用正确的眼光看待问题,并且督促学生学会独立,才能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们要突破原本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去,体会学习的乐趣,建立他们优良品德的基础,以至于未来成为社会的人才。所以,初中阶段把核心素养的概念融入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来,是所有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 课程构建现状
初中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帮助,同时,有利于形成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然而,目前这门课程仍然存在缺陷。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够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导致学生为了完成考试科目,从而忽略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接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讲授的知识过于复杂,因为老师和学生都对这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导致老师没有用心教授这门课程,只是一味地讲述那些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脱离了学生所能理解的范畴、脱离了现实,导致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比如,在我初中时期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由于老师完全地跟着课本读,一味地照本宣科,我们所听到的都是大段大段的理论知识,复杂难懂,没有任何延伸或者稍作解释,导致我们的成绩很不理想,以至于最后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最后,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不够完善,课堂上,老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则是被动学习,枯燥乏味的课堂知识,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消极怠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没有丝毫益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正是因为老师改变了之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创建出高效率课堂,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 重视对培养核心素养,并且培养自身专业素养,对老师或者学生来说都相当重要。处在最有活力时期的初中生,他们心性不足够成熟稳重,也不具有成熟的三观,所以老师的引导,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合理运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因为要教育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老师就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老师不但要有正确的发展理念,还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自觉提高自己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在不断学习中进步,积极汲取新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提升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初中生的年纪,正是有激情、有热血的年纪,要想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老师们就要树立榜样,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带动学生,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老师们要时刻铭记自己为人师表,不能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举止应当得当,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培养他们自身的核心素养。正是因为初中生正三观不够成熟,老师更应该做好带头作用。
比如,初中的时候学校明令禁止:不准在学校抽烟!校领导非常重视这一点,因为初中生年纪还小,由于好奇大人抽烟,觉得好玩才开始尝试,直到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在学校禁止抽烟,说抽烟多不好,他们不以为然,因为对身体伤害他们的眼睛看不到,但在学校的严令禁止下他们抽烟的次数明显少了,偶尔还是会偷偷的抽一次。这些少年本来对这一条规定就很不服气,打扫卫生时看到了过道上散落的烟头顿时控制不住自己了,学生不可能那么明目张胆的抽烟,所以这些烟头只可能是校领导或老师抽的,他们心生不满,不是说学校禁止抽烟吗?为什么这些老师可以抽!老师都不以身作则,就不要想着约束他们。很多学生这样想,因此,由于老师处事不当,造成学生心生怨气,总想着跟老师作对,怎么都不想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了。所以,老师的言行举止带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学生们应该都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老师只负责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要想从中学到知识,还需要通过课余时间自行学习。因为,无论是哪一门课程,都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学的扎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下构建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能够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有帮助。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对培养核心素养十分重要。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未来的潮流趋势与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密切相关,因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要求,也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学生只有道德品质优良,才能立足于社会,核心素养这种教学理念是受到大众认同的,如果融入到教学中,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探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 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64.
[2] 余盛良.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 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中国教育发展战 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 张国纲.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 构建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71.
[4] 俞美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 究[J].考试周刊,20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