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 缪素华

【机构】 浙江省龙港市第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关于作文部分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这是因为该阶段的小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以及写作水平,在刚接触写作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不适应的情况,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关注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增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一、小学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部分语文教师对于小学作文教学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只要通过练习的方式,就能够保证学生写作水平的增长。但是写作训练并不等同于写作水平,这使得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写作数量多,质量跟不上
  首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作文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大量训练的方式,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提升,但是这种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将数量等同于作文质量。
  不仅会导致学生时间的浪费,也会限制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关注学生语文成绩,而缺少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活跃和想象力锻炼的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作文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作文写作教学过于模式化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之所以难度较大,一方面来自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而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在教学方法不当的情况下,学生本身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自然对于写作的兴趣不高。并且该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难以保持注意力在写作过程中的长时间集中。并且在写作过程中会涉及到汉字以及语法的共同使用,要求学生能够融入自身的情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使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教师缺乏正确教学策略的应用,则会限制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表达,过于模式化的教学策略,只会限制学生关于写作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考虑到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的比例较大,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该部分教学质量的保障。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关注教学方式的变革之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保证日常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利用生活素材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应当强调对日常生活元素的运用,这是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将生活素材应用于写作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首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灵感,使用文字来倾注自身的内心感受。例如,可以组织小学生使用文字,对自己的日常生活点滴进行记录,这同样是良好的写作训练形式。在该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例如围绕主题进行写作,尽可能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记录,表达内心感受。运用生活化策略指导语文作文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支持。例如学校在组织校外活动之后,教师就可以使用校外活动的素材,让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对于小学生而言,通常对于自身的真实经历,能够描写的绘声绘色。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培养学生是用文字记录心情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爱上作文。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快速截取,并且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开展写作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实现高效作文课堂的构建,例如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的风景,实现事业的拓展,带领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感受到各种形式的美,在感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并给学生精神形成震撼,鼓励学生通过文字的方式对美景进行记录。例如,在以剪纸为主题的写作训练过程中,就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剪纸的具体过程,介绍剪纸的不同工序,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剪纸工艺的具体内容,如此一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才有良好的素材进行创作。可见,将多媒体应用于作文课堂十分有效,能够有效提高写作的效率。
  (三)为学生创造写作情境
  想象作文是最能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文体之一。想象作文往往需要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展开写作,以合理性、科学性为原则,大胆想象,恰当运用虚构、夸张、幻想等表现手法,描述出具体、生动、新颖的写作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建写作情境,并以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外在媒体,激发学生合理想象。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形象直观的课件,设置悬念,加之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和引人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很快进入想象的情境中。比如人教三年级的第六单元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未来的想象作文。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人们的生活会如何?小学生受思维模式的限制,难以系统直观地描述出主观表象。此时教师可以寻找某一方面小的切入口,帮助学生联系身边的衣食住行来展开写作。例如,我们开车出门经常遇到堵车、交通事故,汽油供应又那么紧张,能否展开想象,把汽车改良成可以在天上飞?现在经常地震,房子不抗震,一震就倒。我们能否展开想象,设计一种新型的房子,外形漂亮,材料不仅轻软,而且结实环保,还可以移动抗震的房子?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帮助学生解决无法找到切入点的问题,帮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来进行,并充分认识想象力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营造想象的氛围、提供想象的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开发想象潜能,进而提升学生想象力、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
  (四)利用阅读拓展文学视野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践证明,写作水平的高低,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自己多看书多背书。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从读中学会写,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提倡学生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文章要构思好,有自己的新意,才会更吸引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因为读书笔记是一种比较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名言名句都记录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变得丰富,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关于语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多观察,才能使写作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清锁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J]. 学周刊,2019(30).
  [2]王豪琴 .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J]. 小作家选刊,2020(8).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