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增效减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
【作者】 周明丽
【机构】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窄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往往能给学生深刻的思想启迪。“增效减负”是我们永远的工作目标。因此,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喜好备课,调节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尽可能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学生轻松的学习。
【关键词】 中学语文;增效减负;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作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入手进行“增效减负”。
1. 构建出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基于新课改形势下,为了实现“增效减负”的教学课堂, 就要求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能获得足够的知识,并得到锻炼。为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班级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能保持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如:语文教师要保持用积极的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肯定学生的努力,不断激励他们。学生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教师不能一味的指责、批评学生。由于语文这一学科是比较开放的,所以对意识层面的理解有着很高的要求,亦或是没有掌握好知识点,也可能是在理解上,学生始终存在偏差。因此,需要教师对知识点做重新梳理,照顾好那些成绩不佳、理解力差的学生,必须要将这种差异带入到课程讲解过程中去考虑,同时也能使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能够给予正面的反馈。教师还要在课下和每一位学生分别进行有效交流,对学生多进行赞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必须要有耐心,任何一位学生都不能将其放弃。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对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为人师表,促进学生发展。
2. 优化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应该建立起以学生学练为主的能力教学模式,也就是在课堂结构上主要是学生的学与练,而不是教师的教授。教师必须要敢于从传统的角色走出去,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指导者、促进者,要多倾听学生的观点和陈述,并将培养人才素质作为教育的重点及视角,最终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此外,还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因此,要注重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会学习,少走弯路,提高自学的能力。正所谓“教就是为了不教”。以《童趣》这篇文章来说,起初学生刚接触时,觉得文言文是一大难题。为了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些,更便于朗诵,就应该帮助学生对课文的节奏进行划分。但是从长远看,为了学生能将其它的文言文读好,教师更应该教给学生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具体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能对句子的节奏进行独立的划分。
3.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要先备课,“吃透”教材,并预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作为教师明确的教学对象,也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知道课前怎样预习,该预习哪些内容。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测,从而掌握一手材料。可以有多种预习形式, 包括预习学案、口头等。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以学生的预习反馈结果为根据,对教学设计做再次调整。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应该先为学生创设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将其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发挥出来,可以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要想扎实的推进,就要遵循科学的过程,即由课内到课外、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和总结。在合作探究环节,加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研讨,来生成新的问题,进一步加深研究,促进各小组顺利完成学习目标。除此之外,还要学会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上网阅读或查找相关资料,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探究及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在讲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从愚公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进行讨论。同时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大胆提问,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可以对学生继续提问:为什么他们不搬家而是选择移山呢?愚公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然后让学生进行探讨,从而能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找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4. 教学理念更新,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将“教支配学”、“考统治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享有主动权。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加强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多学多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比较、分析所学知识,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在课堂中, 还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和练习,从而使学生能对知识有全面掌握。例如:在讲授《白兔和月亮》一课时,教师在课堂的最后可以让学生知识、方法、道理三方面来总结对这节课的收获。之后再让所有学生结合课文所学的内容,做课堂小练笔,谈谈自己所理解的人生态度是什么样的。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能提高能力。
5. 优化作业设计,扎实练习效果
为巩固拓展教学效果,作业就成了一个重要环节。布置的语文作业,首先,要重“质”减“量”, 在学完新课时后, 让学生自己对掌握不准的部分进行巩固,直至记住为止,如果全部理解掌握了,就可免去这些作业。但是要注意对学生所掌握的情况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反馈。其次,教师所布置的课前预习作业必须有针对性。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就能顺利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及课后作业。要求教师必须要围绕大纲的要求,针对本课的重难点来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作业设计以“四精四必”为原则,也就是精选、精练、精批、精评, 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学生及时反馈,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对其督促订正,使作业的反馈性、有效性得以增强。可以通过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 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教师要注意布置的语文作业习题不仅要精,还要保持重难点适当。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不做,所选择的习题必须是富于启发性和综合性的习题,真正起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语文课堂教学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积累、多思考,学会积累错题,并写出错误原因和改进的方法。长期坚持这些好习惯,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生英。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减负增效”[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01).
[2] 张婷。浅谈如何在新课程下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09).
【关键词】 中学语文;增效减负;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作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入手进行“增效减负”。
1. 构建出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基于新课改形势下,为了实现“增效减负”的教学课堂, 就要求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能获得足够的知识,并得到锻炼。为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班级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能保持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如:语文教师要保持用积极的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肯定学生的努力,不断激励他们。学生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教师不能一味的指责、批评学生。由于语文这一学科是比较开放的,所以对意识层面的理解有着很高的要求,亦或是没有掌握好知识点,也可能是在理解上,学生始终存在偏差。因此,需要教师对知识点做重新梳理,照顾好那些成绩不佳、理解力差的学生,必须要将这种差异带入到课程讲解过程中去考虑,同时也能使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能够给予正面的反馈。教师还要在课下和每一位学生分别进行有效交流,对学生多进行赞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必须要有耐心,任何一位学生都不能将其放弃。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对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为人师表,促进学生发展。
2. 优化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应该建立起以学生学练为主的能力教学模式,也就是在课堂结构上主要是学生的学与练,而不是教师的教授。教师必须要敢于从传统的角色走出去,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指导者、促进者,要多倾听学生的观点和陈述,并将培养人才素质作为教育的重点及视角,最终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此外,还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因此,要注重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会学习,少走弯路,提高自学的能力。正所谓“教就是为了不教”。以《童趣》这篇文章来说,起初学生刚接触时,觉得文言文是一大难题。为了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些,更便于朗诵,就应该帮助学生对课文的节奏进行划分。但是从长远看,为了学生能将其它的文言文读好,教师更应该教给学生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具体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能对句子的节奏进行独立的划分。
3.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要先备课,“吃透”教材,并预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作为教师明确的教学对象,也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知道课前怎样预习,该预习哪些内容。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测,从而掌握一手材料。可以有多种预习形式, 包括预习学案、口头等。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以学生的预习反馈结果为根据,对教学设计做再次调整。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应该先为学生创设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将其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发挥出来,可以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要想扎实的推进,就要遵循科学的过程,即由课内到课外、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和总结。在合作探究环节,加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研讨,来生成新的问题,进一步加深研究,促进各小组顺利完成学习目标。除此之外,还要学会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上网阅读或查找相关资料,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探究及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在讲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从愚公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进行讨论。同时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大胆提问,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可以对学生继续提问:为什么他们不搬家而是选择移山呢?愚公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然后让学生进行探讨,从而能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找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4. 教学理念更新,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将“教支配学”、“考统治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享有主动权。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加强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多学多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比较、分析所学知识,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在课堂中, 还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和练习,从而使学生能对知识有全面掌握。例如:在讲授《白兔和月亮》一课时,教师在课堂的最后可以让学生知识、方法、道理三方面来总结对这节课的收获。之后再让所有学生结合课文所学的内容,做课堂小练笔,谈谈自己所理解的人生态度是什么样的。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能提高能力。
5. 优化作业设计,扎实练习效果
为巩固拓展教学效果,作业就成了一个重要环节。布置的语文作业,首先,要重“质”减“量”, 在学完新课时后, 让学生自己对掌握不准的部分进行巩固,直至记住为止,如果全部理解掌握了,就可免去这些作业。但是要注意对学生所掌握的情况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反馈。其次,教师所布置的课前预习作业必须有针对性。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就能顺利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及课后作业。要求教师必须要围绕大纲的要求,针对本课的重难点来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作业设计以“四精四必”为原则,也就是精选、精练、精批、精评, 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学生及时反馈,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对其督促订正,使作业的反馈性、有效性得以增强。可以通过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 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教师要注意布置的语文作业习题不仅要精,还要保持重难点适当。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不做,所选择的习题必须是富于启发性和综合性的习题,真正起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语文课堂教学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积累、多思考,学会积累错题,并写出错误原因和改进的方法。长期坚持这些好习惯,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生英。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减负增效”[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01).
[2] 张婷。浅谈如何在新课程下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