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课应“动”而“灵” ——灵动课堂理念引导下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探索
【作者】 李世贵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铁克其乡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灵动课堂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课堂应当是富有灵气和生机活力的课堂。为了落实好体育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体育课加强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者对于灵动课堂有了更多的追求与打算。本文将从“动”与“灵”两方面出发,深度探讨灵动课堂的落实方案,打造健康课堂环境。
【关键词】 应“动”而“灵”、灵动课堂、小学体育
体育课是一门学生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在各大中小学教育中始终保持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体育课最重要的就是要动起来,即“运动”,运动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健康,身体各方面乃至心理都能够得到锻炼和加强。在大环境引导下,教育者们应当充分贯彻灵动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
一、学生为主,重视运动
体育课作为一门户外进行的集体性的教育实践课程,对于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手段有着较高的要求。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是锻炼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中适当放松身心,拥有愉悦的好心情,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体育课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身方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各方面状态,更好地将教育手段落实到位。首先,在刚开始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要灌输给学生安全运动的理念,保证学生在运用训练中不受伤。再者,上体育课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运动起来,包括课前的准备活动,一系列舒筋活血的热身运动,以及正式的一些锻炼。这也运动都应当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标准,确保学生们在进行的过程中不受伤,并且充分得到身心锻炼。重视锻炼的过程,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运动起来。教育者们必须有较强的集体带动能力和学生亲和力。比如在课前或者课中休息阶段多多的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们平常的运动习惯以及基本的身体素质状况,从而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对症下药进行教育。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之后,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要多多鼓励学生运动起来,不要偷懒或者是怕累怕吃苦。一节体育课,只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运动,课堂氛围才会变得融洽,教学的效果也更加能够体现出来。总而言之,体育课要全程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状态,一切以学生为主。要让学生迅速适应体育课的上课模式,适应运动强度由弱到强的过程,主动参与到运动中,让运动放松自己的身心,活跃自己的大脑。只有主动自愿参与到体育课各项活动中,各方面素质才能得到充分培养和提高。
二、灵动理念,注入生机
运动给课堂注入了生机,使课堂充满了灵气,这是灵动课堂理念最直观,也最易懂的一种解释。各大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育者们纷纷启动开发新的有趣又充满参与性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丰富课堂内容,创新课堂思维,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而进行游戏是最快速也最有效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运动起来的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们都喜欢参与,并且乐趣与运动兼顾的小游戏。例如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击鼓传花这一类大家耳熟能详,又清楚规则的游戏,或者像两人三足,篮球接力等考验团队成员之间默契的小游戏。这些游戏都充分考虑了灵动课堂的理念,让学生们能够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喜爱上运动。其中,有一个游戏叫做“动作接龙”,即老师在游戏开始之前,可以先教学生们一些规定的动作,这些动作对于锻炼学生的身体各部位力量,柔韧度,或者是灵活程度都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们在进行充分的学习达到熟练的程度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游戏。大家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圈,由其中一个同学做出规定动作中的一个,顺时针的后一个人不仅需要做出前一个人所做的动作,还要自行添加一个与前一个动作不同的动作,以此类推,不断地将这一个动作链扩大,直到最后一个学生无法完成此动作算游戏结束。这一游戏充分考验了学生们对动作的记忆程度,也考验了学生的记忆和运动能力,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同时,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一整个团体一定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课堂具备灵动的要求,为课堂注入了生机。
三、提高质量,培养素质
进行身体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确保课堂的质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有用的东西,提高他们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了提高体育课的课堂质量,体育老师在上课之前应当认真备课,将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以及要进行的教学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堂体育课应当包括准备活动,热身运动,对一些动作的理论讲解,核心的锻炼,适当的休息以及最终的自由活动时间。老师对于堂课的流程应当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学生们在每一堂课上都得到成分的学习与锻炼。不仅如此,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育者们对于学生进行的每一个动作环节都应当要求他们做到规范和标准。一个体育动作中往往都包含着很大的学问,对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有帮助,怎样做才能真正起到效果。如果一个动作长期错误,不但对一个人的身体起不到帮助,久而久之还会导致畸形,对人造成一定的危害。上体育课虽然是放松学生们身心的一段时间,但是大家还是应当认真对待,将每一个步骤都落实到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只有这样,体育课才可以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培养学生素质。在长期体育锻炼的坚持下,运动成了学生们的习惯,在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学习方面的压力也会得到适度缓解。在体育课上动起来,不仅是身体,也可以是大脑,让运动促进灵动,贯彻灵动课堂理念。
结束语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实施,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更加游刃有余,而学生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愿意跟随老师的步伐运动起来,真正做到让运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热爱并且坚持身体锻炼。在这样一个充满灵气与活力的环境中,体育课才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素质教育才得以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黄晓莺. 让课堂应“动”而“灵”——灵动课堂理念引导下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探索[J]. 体育画报,2021(4):109-110.
[2]吴骐争. 构建富有灵动的小学体育课堂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17(98):130-131.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98.117.
【关键词】 应“动”而“灵”、灵动课堂、小学体育
体育课是一门学生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在各大中小学教育中始终保持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体育课最重要的就是要动起来,即“运动”,运动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健康,身体各方面乃至心理都能够得到锻炼和加强。在大环境引导下,教育者们应当充分贯彻灵动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
一、学生为主,重视运动
体育课作为一门户外进行的集体性的教育实践课程,对于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手段有着较高的要求。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是锻炼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中适当放松身心,拥有愉悦的好心情,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体育课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身方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各方面状态,更好地将教育手段落实到位。首先,在刚开始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要灌输给学生安全运动的理念,保证学生在运用训练中不受伤。再者,上体育课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运动起来,包括课前的准备活动,一系列舒筋活血的热身运动,以及正式的一些锻炼。这也运动都应当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标准,确保学生们在进行的过程中不受伤,并且充分得到身心锻炼。重视锻炼的过程,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运动起来。教育者们必须有较强的集体带动能力和学生亲和力。比如在课前或者课中休息阶段多多的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们平常的运动习惯以及基本的身体素质状况,从而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对症下药进行教育。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之后,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要多多鼓励学生运动起来,不要偷懒或者是怕累怕吃苦。一节体育课,只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运动,课堂氛围才会变得融洽,教学的效果也更加能够体现出来。总而言之,体育课要全程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状态,一切以学生为主。要让学生迅速适应体育课的上课模式,适应运动强度由弱到强的过程,主动参与到运动中,让运动放松自己的身心,活跃自己的大脑。只有主动自愿参与到体育课各项活动中,各方面素质才能得到充分培养和提高。
二、灵动理念,注入生机
运动给课堂注入了生机,使课堂充满了灵气,这是灵动课堂理念最直观,也最易懂的一种解释。各大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育者们纷纷启动开发新的有趣又充满参与性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丰富课堂内容,创新课堂思维,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而进行游戏是最快速也最有效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运动起来的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们都喜欢参与,并且乐趣与运动兼顾的小游戏。例如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击鼓传花这一类大家耳熟能详,又清楚规则的游戏,或者像两人三足,篮球接力等考验团队成员之间默契的小游戏。这些游戏都充分考虑了灵动课堂的理念,让学生们能够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喜爱上运动。其中,有一个游戏叫做“动作接龙”,即老师在游戏开始之前,可以先教学生们一些规定的动作,这些动作对于锻炼学生的身体各部位力量,柔韧度,或者是灵活程度都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们在进行充分的学习达到熟练的程度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游戏。大家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圈,由其中一个同学做出规定动作中的一个,顺时针的后一个人不仅需要做出前一个人所做的动作,还要自行添加一个与前一个动作不同的动作,以此类推,不断地将这一个动作链扩大,直到最后一个学生无法完成此动作算游戏结束。这一游戏充分考验了学生们对动作的记忆程度,也考验了学生的记忆和运动能力,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同时,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一整个团体一定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课堂具备灵动的要求,为课堂注入了生机。
三、提高质量,培养素质
进行身体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确保课堂的质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有用的东西,提高他们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了提高体育课的课堂质量,体育老师在上课之前应当认真备课,将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以及要进行的教学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堂体育课应当包括准备活动,热身运动,对一些动作的理论讲解,核心的锻炼,适当的休息以及最终的自由活动时间。老师对于堂课的流程应当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学生们在每一堂课上都得到成分的学习与锻炼。不仅如此,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育者们对于学生进行的每一个动作环节都应当要求他们做到规范和标准。一个体育动作中往往都包含着很大的学问,对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有帮助,怎样做才能真正起到效果。如果一个动作长期错误,不但对一个人的身体起不到帮助,久而久之还会导致畸形,对人造成一定的危害。上体育课虽然是放松学生们身心的一段时间,但是大家还是应当认真对待,将每一个步骤都落实到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只有这样,体育课才可以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培养学生素质。在长期体育锻炼的坚持下,运动成了学生们的习惯,在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学习方面的压力也会得到适度缓解。在体育课上动起来,不仅是身体,也可以是大脑,让运动促进灵动,贯彻灵动课堂理念。
结束语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实施,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更加游刃有余,而学生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愿意跟随老师的步伐运动起来,真正做到让运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热爱并且坚持身体锻炼。在这样一个充满灵气与活力的环境中,体育课才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素质教育才得以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黄晓莺. 让课堂应“动”而“灵”——灵动课堂理念引导下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探索[J]. 体育画报,2021(4):109-110.
[2]吴骐争. 构建富有灵动的小学体育课堂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17(98):130-131.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9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