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 如孜汗·玛木提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九中学教育集团上户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超越其它学科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时新课标的核心内容,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在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拓展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从小学科学这一主题出发,阐述了科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教育的演变大致可分为格致、博物、理科、自然、常识、科学几个阶段。当前教科书内容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相吻合,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了科学知识观念。因此,要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入手,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期能够完美的契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合理整合科学教材内容
  教师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引导者,其自身素质的优劣,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教师的工作就像一条江河,必须有众多的涓涓细流汇聚,方能使它连绵不绝、川流不息。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素材的积累,平时工作中所累积的素材愈多,在课堂上就愈能灵活地使用素材。老师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开阔视野,加强对相关的科技和文化的了解,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素养。教师还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地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始终与时代发展站在一起。当教师的职业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可以将生活中的素材和教学内容进行组合,为学生创建一个熟悉的、亲切感十足的科学学习环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们可以在网上搜索有关的教学资料,从中吸取他们的优点,并找出适合班级学情的教学方法加以变通应用。其次,教师还可以聆听优秀教师们的授课心得,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优秀教师进行思想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找到教学突破点。例如,学习“观察一棵植物”这节课时,这一单元都围绕植物展开,为了让学生更立体的了解植物的构成、生长过程,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至于以何种植物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课堂设计,教师可以通过资料搜索或者找到最具代表性、操作性强的植物作为教学道具,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有效时间利用率。
  2、改变教学观念,强化科学教育重视度
  首先,科学要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一样作为单独的学科进行学习、检测。如果一门学科和成绩挂钩,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和教师对学科的重视程度。其次,要确保科学课程有稳定且充足的教学时间,增加相应的实验课程,让学生有时间巩固科学基础知识、有机会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再次,在学校里,要建立相应的师资队伍,则可以让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与科学有关的知识,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中。最后,学校要加大对学校科研物资的投入,使科研仪器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把它们堆在教室角落。只有以上几点同时开展才能让科学教育这台机器正常、高效的运转起来,提升科学教学质量。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展开教学设计,将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作为科学教学的核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和观点表达,让他们在进行大量的交流后,理解科学原理。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创新课堂模式,多媒体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教学成本,还可以在不降低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减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风险。
  比如,在学习“光”这一单元时,教师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课程开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对光的认识,然后通过“光的作用”“光的传播”“光的产生”等各方面启发性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则认真聆听他们的答案,并根据他们的解答及时调整课堂的节奏,以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学生的回答与科学课程无关时,那么教师应该及时的将话题来回来,以保证讨论内容始终与本课的教学目的相一致。在讲解“光线的传播方向”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示范,让学生对实验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去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失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最后,教师可以以学生们的实验结果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自己的实验经验。
  4、优化激励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积累一些生活经验,这促使他们拥有想要展现自我的个人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估。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使学生对科学课程学习产生好感,并能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通过激励评估,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敢于说、愿意说、善于说,从而活跃课堂氛围。
  比如,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做出这样积极的评价:“你的答案很好,教师也很满意你的答案”、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给予及时的鼓励:“你的科学实验很好,值得其他同学学习”、在学生按时高质的完成作业之后教师可以写下这样的评语:“你的功课做的很好”、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这样激励他:“教师知道你能做到,你一向都很勇敢”、“不愧是班上最聪明的学生,这一点很好。”教师要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正面的表扬,使他们在科学课上得到充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使他们对科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教育中,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校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授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出适合学生需要的素质教学目标,使他们真正的喜欢上了科学。通过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全方位的综合管理,使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发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7):16.
  [2]王丹.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5(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