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丁 文

【机构】 四川省安岳县石羊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以多媒体为核心成员的“班班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激趣、创设情境,还能化抽象为直观使教学重难点知识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感知信息,有利于实现教的优化和学的效果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班班通”;课堂教学;运用

  曾经,我们对信息技术接触少,应用整合能力更是缺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课堂教学的日益普及,尤其是“班班通”进课堂被广泛用于学校教学活动中后,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时代也随着运用深度的增大而渐渐被取代。
  “班班通”这套教学用信息化设备,对于我们现在的教学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陌生”设备。但我们大多只需要它的功能优势,至于构造和原理之类的我们没有必要用力气去了解。在这几年实践中,它丰富了我们教师教学的方法,增多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强了信息获取能力,激发了学生处理信息、融合信息的实践兴趣。与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是从“班班通”进课堂开始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何发挥这样先进的为教育教学量身打造的科技新产品的功能优势助力提效增质,则应成为我们每个一线教育人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理应追求。在这几年实践中,“班班通”运用更坚信了我们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信念。
  一、运用“班班通”优教实施,将数学知识由抽象化为直现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要学好这样的知识必须有对应的抽象思维。然而小学生却刚好相反,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教学就要化解这一矛盾,而且还要担当起既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的培养重任。运用“班班通”能将数学中的抽象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动态展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内容,这样便于学生真正掌握并能灵活学习。例如,对于直线的特征的形象描述,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无限延长”这一意义的。教学时,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来化抽象,通过动画,使直线越过黑板边、穿过教室门、来到小河边,越过大千世界,不断地延不断地长。在这样动画刺激下学生就会感受到直线长得没有尽头。经过这样的直观,抽象变形象,学生自然就在思维的帮助下理解了直线的特征。而且还能培养想象发展思维,在举一反三中使思维得到更加有效地培养。
  二、运用“班班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安装“班班通”后,随着数字化教育的深入,许多教师都喜欢上了多媒体在教学上运用的实践。原因就在于学生能被很好地吸引到课堂上来。特别多媒体具有操作上的灵活性,可随时控制微课视频的播放进程,或定格、慢放、快放、重复等处理,能使学生视野获得最大限度的刺激。再加上图像的精美悦眼,色彩的多样夺目,以及音效的配合,能迅速占领学生好奇心的至高点,增强激趣效果。如在“图形的旋转”的教学实践中,就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优势,将多种教材上讲到的旋转现象呈现在学生视野中,可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旋转方式。这样教学,既增加了课堂生动感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纯口讲”不可能具有的氛围和效果。
  三、运用“班班通”优教实施,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书本上知识,还要作知识的广度掘,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知识,以拓展学生认知视野。而“班班通”设备不仅内设了强大自建库,集成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链接到互联网,使网上的资源可以如同流水一样渗进课堂,也可以象在自家取物信手拈来。如在教学“闰年”中,为了能让学生弄清“四年一闰”的真正原因我们就可在互联网去下载相关动画资源。实践中我找到了一个名为“闰年的来历”的微课资源:该视频中红红的太阳、蓝蓝的月球和灰色的地球都在音乐的陪衬下有规律地运转着,通过镜头的推拉将学生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中,拟真的画面很快使学生投入其中,去探寻“四年一闰”的真正原因。又如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我们可将学习背景设置在正方形、椭圆和圆的比较中展开。这样地教学,不但能激趣,还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运用“班班通”优教实施,便于教师查找教育资源
  为了让学生乐学数学并提高他们学习效果,我们在讨论“班班通”在教学中的科学运用收获教学效果时还要研究其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的帮助作用。因为“班班通”设备还是一台与互联网适时保持通信的一个重要计算机终端,我们可以在其上面进行教学设计,查找资源,进一步丰富信息,为课堂增添更多知识的宽度。例如,税率、打折等百分数生活运用的问题我们就可让学生自主去查找学习资源,让他们去感受数学在现实中的实用性和随处可见的普遍性。又如在教学设计“比的运用”时,为了使其与分数、百分率进行互化我在其自建资源库中找到了很多很好的问题解决题目,教学时我直接调用,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既便捷又不费时,给我们课堂容量的充实提供了很好的资源辅助。
  总之,“班班通”好处多,作用大。一向不喜欢多媒体教学的我现在已爱不释手了。特别是经过“国培”——再提升后后我已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方法,且到了没有“班班通”就无法教学的地步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会将这种工具与数学教学更加有效整合。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用心运用多媒体这个教育定制工具才能快速化解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助力学科教学育人。当然,事物的两面性其也是逃不过的,只有科学而适时、恰当而精准,才能使其化功能优势于优教增质的实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才能在我们精心运用“班班通”设备优教增质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文春兰,班班通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6年。
  [2]李钟勤,合理运用“班班通”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锦绣,2019年。